兩中學畢業生就「髮禁」校規入稟訴訟 細看亞洲如何開放學生儀容規例

G點電視
·
·
IPFS
·
去年7月,林澤駿就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髮禁」校規向平機會投訴,指校方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接納申訴後,以現有資料未能顯示學校違反《性別歧視條例》為由,終止調查。本月15日,林澤駿與另一名遭受「髮禁」的當事人黃永熙分別入稟區域法院,就兩人學校的「髮禁」要求作出民事訴訟,控告校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
製圖:Mo

撰文:Kris
文字編輯:Claudia

去年7月,林澤駿就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髮禁」校規向平機會投訴,指校方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接納申訴後,以現有資料未能顯示學校違反《性別歧視條例》為由,終止調查。本月15日,林澤駿與另一名遭受「髮禁」的當事人黃永熙分別入稟區域法院,就兩人學校的「髮禁」要求作出民事訴訟,控告校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

兩學生控告學校「髮禁」規例 或面臨破產危機

林澤駿與黃永熙分別畢業於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及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二人自今年3月開始申請法律援助,惟至今仍未獲批,因此兩人是次訴訟,並未有律師代表,連入稟狀亦是由他倆執筆。林澤駿指,若二人敗訴,最壞情況將面臨破產,促請法援署儘快審批。

林澤駿(左)、黃永熙(右)於區域法院外見記者。二人申請將合併於下年1月29日進行聆訊。(圖片來源:獨立媒體)

因長髮被學校懲處 林、黃二人引發情緒問題

林澤駿於入稟狀提出,他在校期間多次因髮型而受到校方差別對待,包括在早會上因頭髮過長而被校方請至食物部門外示衆;被駐校社工通知不剪去長髮則不能上課;更收到訓導主任明確告知:「若再不剪頭髮,將會以每天一個缺點處分,甚至停學。」其入稟狀亦提到,林患有「性別不安」,但即使校方知悉其情況仍要求林遵從有關規定。林最終於壓力之下被迫剪去頭髮,亦因此出現情緒問題。

另一申索人黃永熙本身患有自閉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校方亦知悉其情況,卻仍以其留長髮違反校規為由,拒絕讓黃在課室上課,只安排其於醫療室上課。黃又被禁止參與其他校内活動,因而大部分時間均與其他學生分隔,令黃永熙情緒受困擾,更導致其病況惡化。

透過是次民事訴訟,二人要求法庭宣告校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同時要求校方就曾強迫學生剪髮及因長髮而對二人作出的懲處行爲道歉和賠償,並撤銷所有因留長髮而違反校規之懲處以及警告記錄。

(圖片來源:獨立媒體)

亞洲學校踏出一大步 建構自由、平等校園

實際上,男生應該蓄短髮這個觀念與藍色應該代表男性一樣過時、守舊,更體現出事件中學校性別定型的陳舊規定。縱觀相對保守的亞洲地區,近年開始亦逐漸解放在校學生的服飾、髮型規定,力求保障學生的基本人權。

台灣早於2005年就由中央教育部主張「學生個人髮式屬於基本人權範圍」,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髮型上課。後於2016年再次修改《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條列,當中明文規定學校「除為防止危害學生安全或防止疾病傳染所必要者外,學校不得限制學生髮式,或據以處罰,以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並教導及鼓勵學生學習自主管理。」台灣對於學生髮型規定是進程式的變化,從一開始的主張,無明細條文,至硬性規定學校不得以髮型作爲懲罰學生之依據,一步步地解除學校對學生髮型的控制權,讓學生自己髮型自己作主。

泰國學生多年來受限於嚴苛的服裝儀容制度,男學生需剪軍隊式平頭;女學生則需要剪鮑伯頭(Bob Hair),如不遵從,大部分學生都要被迫剪去頭髮,或由老師親自動手剪去學生的頭髮。於是,泰國2020年發起的「壞學生運動」(Bad Student‘s Movement),其中一項訴求便是要求政府徹底改革教育制度。泰國政府因學生的強烈訴求,於2022年由泰國教育部部長宣佈,學校可以自行與學生和家長制定服裝儀容規定,並且不得因服裝儀容對學生進行懲罰。雖然泰國的服裝儀容規定仍然由學校控制,但家長和學生同時可以參與制度的制定。未來泰國學生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而幸運的是,泰國對學生的服裝儀容規定,已經踏出開放的第一步。

日本學生過往亦受到嚴厲的服裝儀容規例限制,如規定女學生的内衣顔色,頭髮必須為黑色等。2017年,大阪一名女學生便就髮色問題向學校提出訴訟,指學校無視其天生棕髮的事實,強迫其將頭髮染黑,導致其頭皮及髮質受損,最終該名女學生得到33萬日圓的賠償。有鑒於這些規定陳舊過時,2022年東京都教育委員會正式廢除學生必須留黑色頭髮、特殊髮型限制、内衣顔色及圖案限制、以及禁足懲罰等規定。這些規定被廢除後,部分東京的學校也開始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穿著褲或裙上課,這些改變大力地破除了校園中的性別定型,並協助建構起性別友善、中立的校園環境。

關於「髮禁」事件的反思

大家年青的時候,曾有過某些堅持嗎?也有過願意為自己的目標而放棄一些事物的時刻嗎?說到底,爲何兩位年青人甘願冒著破產的風險,仍然毅然決定挑戰學校,期望改變校園不合理的規例?這不但是因爲他們重視自己的性別表達自由,更希望往後莘莘學子,也能不被校規所限,擁有自由的性別表達權利。學校,一個原意是陪伴學生成長的地方,在學生自殺率不斷攀升的今日,是否值得爲了頭髮的長短,而無視學生的精神健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G點電視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