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行.波蘭】旅行在歷史開始與結束之間的日常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從布拉格乘過夜火車到波蘭Krakow,在清晨五點半差點過站時幸好趕及下車。我走進老城區 (Old Town) ,被清冷的風吹醒。緯度比香港更北的這裏此時天已全亮,但街上不多人。建築物不像布拉格的美得像童話世界般霸道,反而帶點平實。
圖片來源:虛詞・無形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阿海

從布拉格乘過夜火車到波蘭Krakow,在清晨五點半差點過站時幸好趕及下車。我走進老城區 (Old Town) ,被清冷的風吹醒。緯度比香港更北的這裏此時天已全亮,但街上不多人。建築物不像布拉格的美得像童話世界般霸道,反而帶點平實。街上路口傳來一股尿騷味,令人懷疑是否晚上會否有許多醉酒的人。鮮橙色的垃圾車走在廣場上清潔,也有姨姨在打掃住宅門前的街道。在公園的草地與長椅中偶見四五人圍着站或坐着,手拿啤酒等飲料,神色認真地在談甚麼。

「必須讓路給⋯⋯那些幾乎甚麼都不知道的人」在火車上讀着這句的我,是真的甚麼都不知道的人,月前帶着書本《黑色的歌》來到了歐洲旅遊。對辛波絲卡的生平認識不深這次碰巧路經波蘭,就在出發前兩日匆匆在序言書室買了詩集,成為歐遊的隨身讀物。

旅行者踏進與自身居住地的氣候、日照、建築、文化全然不同的土地,憑着想像力黏合着片薄的歷史知識和眼前景象,行走於街道上有如在歷史維度中進行一場不按時序、意外發現接連的時光旅行,迷失與驚喜交錯,拼貼兼玩着歷史故事解謎遊戲。

碎石磚砌合的路下埋藏着的是數千年的文化積存。Rynek Underground 是老城區內地下考古遺址,中世紀經貿路徑其中一個墟市集中地,展出着匠人工藝行業,如盔甲、鑰匙、刀具、皮革。吸引我注意的是一本類似繪本,紀錄了工匠專注工作和檔口的樣子,有垂眼疲倦,也有堅忍有神的眼睛和笑容。那些熟悉的神情令活在現代且同樣勞碌的我會心微笑。

另一天我深入地底百多米的維利奇卡鹽礦中,走了八十多層樓梯,代代人們挖掘地下如螞蟻築巢,得到天然資源供平民所需而無需外購。我從沒想像到人們甚至會建造鹽礦教堂 (St. Kinga's Chapel),裏面放滿鹽礦製成的浮雕和名畫,從不見天日的至深至黑,虔誠地仰望、侍奉最高的神。雖然鹽礦從1996年起不再使用,但每天進餐時嘗到的鹹味總會帶我回想到礦工開鑿、使馬匹運轉木箱棒,將鹽運上地面發賣的過程。

而在那些記載在史書之上幾乎令人屏息的血腥時期,人們在城內城外來來回回地度過多少寒暑。走訪奧斯威辛集中營,頭皮發麻地感受着空氣中腥臭和侷促。那些年間一群人想着精密計劃,追趕屠殺着—另一群人想方設法地逃跑,整代人在生死存留間奔波勞累。

戰事開始又結束,日常生活和時間渡過如同灰塵持續地積厚在土地直至淹沒,隱藏着舊日生活的細節種種,掃平土地讓人踏在之上,或「叼根草,望着雲朵發呆」。在回宿路上我買了個蘋果甜派和喝啤酒花酒,看着從地底車站湧上來的放工人潮,緩緩呼吸,沉澱著看一二戰歷史時的窒息奄悶感。轉角到廣場上見一群烏克蘭人舉國旗、聲援在不遠處延漫的家國戰火。戰爭和暴力從不止息,一直與日常並軌而行。

家人曾問我:「明明在旅行,為甚麼弄得這次旅程如此沉重?」大概目及的事物,總能追溯延伸更廣遠的時空、有更多故事可聽,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厚重闊廣,無法忽略。例如街上的騷臭味我後來才發現是來自圍繞廣場小街的馬車,是那些馬隨地撒尿留下的。廣場上的這種氣味,隱約扣連起現代的旅遊體驗和以往的交通甚至戰爭工具。

波蘭向來盛產蘋果和莓,用酥皮裹起蘋果或紅莓醬烤焗,灑上糖霜就成麵包烘焙店中可口的甜點。我咬着手中甜派,心念着甜品的魔法真的歷久不衰。旅程中想像過去的種種可能,如同想像未來之種種同樣留白而豐盈,而同時只有當下的日常體驗讓我接起世界的歷史時間,盡量真切地感受身邊的一切。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