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進展 生物製劑與物理、職能治療雙管齊下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圖/石孟潔醫師提供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特別是關節滑膜,導致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時可能會引起關節變形及功能障礙。
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通常呈對稱性,如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常同時出現左右對稱的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會影響關節,還可能伴隨其他系統性的症狀,如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可能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與鞏膜炎。許多患者在長期使用止痛藥後,忽略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直到症狀惡化才就診,這時往往已造成關節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早期診斷與治療的必要性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無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這些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她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效果有限,停藥後疼痛立即復發。到醫院就診後,她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且手指關節已變形。透過生物製劑治療,她的疼痛逐漸緩解,生活品質也有所提升。
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診斷標準,評估項目包括受侵犯的關節數、抽血檢查、急性發炎指數和症狀持續時間。若總計分數超過6分,即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會結合血液檢測(如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及影像檢查(如超音波和X光)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的程度。
治療選擇與輔助療法
石孟潔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目標是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短期內通常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和疼痛,並搭配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來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患者效果有限,且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導致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和白內障。因此,現今的生物製劑和標靶藥物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生物製劑和標靶藥物有針劑和口服兩種形式,對於常忘記服藥、傳統治療無效或副作用無法忍受的患者是一大福音。尤其是女性患者,包括孕婦,亦有適合的用藥選擇,因此患者不應擅自停藥,需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健康管理與生活建議
石孟潔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慎重選擇保健品,過度攝取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先諮詢醫師。生活習慣方面,應避免壓力過大、戒菸戒酒,這能適度降低身體發炎。規律運動則有助於增強關節功能和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如果出現對稱性關節發炎腫痛及僵硬狀況,請儘早就診,以避免關節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