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主义,和文科专业的式微
我又来引用 Paul Graham 了。他的新文章振聋发聩,明明白白地梳理了「觉醒主义」(Wokeness)的源流,以及如何防范其死灰复燃。
因为原文较长,特摘几点分享:
「觉醒主义」的前身,是始于1980年代的「政治正确」思潮。问题是,女性主义、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远早于此,为什么要等到80年代才开始搞政治正确呢?Graham 认为,80年代是这样一个时间点,当1960年代的左翼激进青年读完博士、进入文科院系并拿到终身教职时,手持学术权柄的他们,始有机会推进自己年轻时代的政治理念。
任何历史时期的任何社会,都存在特定比例的 “prigs”(卫道士)。他们天然追求道德纯洁性,并强加于其他社会成员、侵害个人自由,此事古难全。然而1980年代的美国卫道士们,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议题。先前得心应手的宗教纯洁、性纯洁等,在当时早已失去土壤,所以亟须新的道德标杆。卫道士浓度超高的文科院系,开始把目光移到「社会正义」上,大做文章。
作为全球激进左翼旗帜的马克思主义,随着苏联解体而渐失合法性。马克思主义核心的「劳资对抗」阶级斗争理论,在80年代以后左翼运动中,被替换为「WASP 白男 vs. 女性/有色人种」的对立。这无疑是一张安全牌,因为不再拥抱「劳资对抗」,从而获得大企业、高校、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左翼势力在体制内部的滋长,甚至是被鼓励的。也正因为新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决裂,把美国工人阶级一边倒推向了川普那一边,可以说,「觉醒主义」和「川普主义」是共生的一体两面。
「政治正确」在1990年代日渐式微,再到2010年代兴起的「觉醒主义」,中间发生了什么?Graham 认为媒介生态,或者说广告投放模式的蜕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经的印刷媒体,职业操守不谈,即便出于利益考量也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罪任何一派民众,才会让广告商投放的利益最大化。而社交媒体时代完全颠倒了:你需要尽可能剑走偏锋、语出惊人,才有点击量,有广告收入,以及更重要的,获得算法上帝的垂青。作为「政治正确」加强版的「觉醒主义」在此生态中应运而生,原本处在社会边缘的激进分子、卫道士们轻松找到彼此,利用青睐偏激内容的算法网络,抱团外放自己的主张。
因为主流机构跟风拥抱觉醒主义,其组织内部新创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确保人事、公关、产品等环节都符合政治正确。这些岗位存在的意义,与觉醒文化的存亡息息相关,毕竟,你雇人捉虫,不管有虫没虫,他一定会找出虫来。同理,公务员不会支持精简机构,职业革命家不会让天下太平,否则要你干嘛?
觉醒主义最擅长凭空制造新的「行为不端」,占领道德高地的同时、获得裁判执法权。碎片信息时代,任谁都无法追上新的潮流,所以当普通人听闻新的社交/言语禁忌,第一反应不是去质疑它,而是赶快跟上队伍,划清界限以求自保。Graham 认为这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没什么两样。上层发动者是真心关切弱势群体的利益、并寻求现实的改善吗?大部分底层参与者,除了发推加话题标签、网暴并 cancel 异端之外,有为弱势群体真正做了什么吗?所有风向变幻,不过是巩固权力的花招罢了。
2020年到达顶峰后,觉醒文化开始遭遇普遍反感和抵制。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等顶尖学府明确声明,捍卫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价值。既然「卫道士」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都有固定比例存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Graham 建议,不妨把任何「激进的道德表演」(用来统称类似于觉醒文化的社会运动)当作宗教来对待,毕竟它们有着诸多共性:都有人背负原罪(WASP 白男、都有严苛的行为准则和仪式、都有类似神的、不可亵渎的至上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文革的毛、觉醒主义的LGBTQ+ 和少数族裔)。主流社会是如何令宗教和言论自由并存的,我们就该如何对待觉醒主义。觉醒主义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其诉求,「多元、平等、包容」当然是值得追求的社会价值,就像宗教教义也并不都是过时的观念,而是说,它们不该为社会规定正统,然后噤声任何质疑、压迫异端。这本身就和它们的理念背道而驰。
-
以上所言,无非常识而已。
而当社会精英云集的高校,特别是人文社科院系,开始不讲常识讲立场的时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文科专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日渐式微,在我看来是无比正常的事。一旦被激进左翼运动绑架,便会沿着自我强化的动力轨迹走向极端、走向自毁、并开始下一轮循环。
本轮循环始于「68学运」一代。他们一方面极其浪漫自由,性毒品摇滚乐吃到饱;一方面又有着宗教般的理念虔诚和组织行动力。此种精神分裂,便是今日觉醒主义者高举「多元、平等、包容」大旗、行专制主义之实的滥觞。
人文学科是天然滞后的。文科最有价值的时代,往往发生在技术大爆炸、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广义的文化艺术更是如此。而此时此刻的我们,身处战后和平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中间,远未尘埃落定,换句话说,还没轮到文科登场呢。
就算人工智能,也只是 1980 年代托夫勒所言「第三次浪潮」的涟漪,变革尚在进行,与其急着盖棺定论、总结规律、反思人性,不如先让子弹飞一会。我在七年前的书评里说过,「关于人工智能的书没必要再读了」,今天看来这个论断依然奏效。
-
附:下面这条音频是我把 Graham 文章链接发给 NotebookLM 之后,由 AI 生成的一段对谈,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
李源
202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