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阻礙高山,是要告訴我們需要成長改變去攀越:《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讀書心得。
本書吸引我的原因?
整排書架上,這本書名標題吸引了我!作者將人生中的困境比喻為高山,而那座高山正是自己,當遇到不順心的問題,總是抱怨著外在因素、社會環境、他人問題,這些都是自己不可控,還不如仔細思考自己,是為了什麼而選擇這樣的情境,自己能控掌控改變的因素有哪些?本書作者是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在網路上撰寫療癒與覺醒的文章,並刊載於《富比士雜誌》、《USA Today 》等各大媒體。幫助人們改寫自己的自我敘說,激發潛能。本書在探討我們為什麼會「自我破壞」?什麼時候會產生破壞?要如何停止?透過深度的心理挖掘更過程中,來攀越過「困住自己的那座山」。
什麼是自我破壞?
自我破壞是指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慾望的衝突。內心明知渴望往更好情景推動,卻某種原因依然困在原地。自我破壞是一種出自潛意識的因應機制。不是出自有意識的決定,而源自於:
渴望目標卻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而拒絕有意識滿足核心需求。
不理性恐懼。因為沈浸真實恐懼太過恐懼,而將感受投射在不可能發生的問題上。
產生負面的聯想,反映出受到的限制性信念。
對未知事物的抗拒。
自我否定,指責他人或任何事物上。
"谷底往往是療癒的起點,不是突然看到光明,不是那些最糟糕的日子魔法般頓悟,也不是有人把我們從自身的瘋狂拯救出來。是因為唯有在那個時候,多數人才會想:「我再也不想要經歷這樣的感受了。」" p.25
本書給我的啟發:
1. 潛意識透過行為,來跟你溝通。
作者建議解決方法,並非如何控制不要自我破壞,首要是找出並理解產生自我破壞的原因。透過解讀負面情緒,不只了解自己有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更能看見更深層的東西。像是利用憤怒帶來轉變動力。在嫉妒中,看見想要的事物。在後悔中,激勵自己有哪些事物,是今後想要經歷的。釋放掉想改變對方的想法,看見對方真實的樣貌。
2. 透過持續性的微轉變。
我們常常等待著,忽然地驚天動地轉變,或是結果沒有獲得巨大改善而否定自己。極端行為不能帶來持久而深入的改變,轉變是透過緩慢的過程,慢慢重新塑造自己的習慣。原先假設或觀念瓦解後又帶來新的解釋,透過累積每次微小改變,帶來持續性的動力。就像是疫情期間衛福部透過「滾動式調整」,面對不確定性多變狀態,不斷廣納各方意見、持續討論修正方針。
3. 釋放過去經驗,打造全新未來。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自己對它的看法,進而改變現在的狀態。書中提出「內在小孩療癒」的方法:試著想像一下,透過未來理想的自己,傳授年輕時心碎的自己,在身旁陪伴並給予指引,試問如果是強大的自己,又會如何應對此時的問題呢?那些不適合的人事物,終究不會停留在生命中。
結語
本書以「自我破壞」為主軸,有很多篇幅是陳述不同問題情景及對應的解決方案和指引。可以分次小節閱讀,反思自己過往經驗。像是有次失業就二元論的成功與失敗,自我否定的認為,沒有工作就是失敗者的思維。沒有去安慰自我反而更脫離客觀。
作者在書末提到,當我們走到生命臨終時,回頭看那些山的真面目,其實都是一個個的禮物,讓我們成長的機會。那些痛苦不是有意地傷害,而是內心深處要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錯的,我們有能力做得更好,讓我們去改變前往的路徑。在這攀越的路徑中學習與成長,而這就是山的意義。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終結自我破壞,實現自我控制
THE MOUNTAIN IS YOU
作者: Brianna Wiest
譯者: 朱浩一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4/07/01
ISBN:9789861798905
EISBN:9789861798912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