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我的(不)完美人生 · 第七天

七日書Day7:我的不完美人生

leeannetour
·
(修改过)
·
IPFS

寫一個以往的你絕對意想不到的生活上的決定,卻讓如今的你擁有更多重新想像跟定義生活的力量。這個決定可以是居住地、生活上的大小習慣、決定等等。

我們家有家族遺傳糖尿病跟小腦萎縮,我外公不到60歲就提早退休,不能走路。

我媽30多歲就發現有糖尿病,所以我從很小開始就隱約意識到照顧我媽是我未來的事,尤其我是老大,爸爸因為是軍人常常不在家,媽媽有甚麼事都叫我。所以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壓力,再加上我媽情緒控制很差,每次叫我做總是大呼小叫,會用嫌棄的語氣,只要我回嘴,也許只是想把事情問清楚,她就會跟我辯駁,所以在家族中(我媽這邊很愛家族聚會,又都命令我們一定要參加),大家都會覺得是我有問題,即使我指出是我媽先開始的,大家也還是會說:你不能讓你媽一下嗎?

所以我從小的願望就是離家越遠越好,長大後在國外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最後在幾年前決定要回台灣,當時最大的壓力是:逃了這麼久,終於還是要回來面對媽媽。甚至在回台灣前想好了一整套未來計畫來應付照顧媽媽的硬需求。

首先先跟我弟、我妹討論照顧媽媽他們的想法,因為我不在台灣的時候,都是他們照顧的,他們希望維持現狀,又建議我去找爸爸(爸媽離婚),結果爸爸二話不說就收留了我,到處找工作的結果還是跟爸爸住(我想這應該是老天也安排的),跟我爸住的優點是:因為我媽不願意見我爸,我也正好圖個清靜。

但是因為我媽家族很愛聚會,我又在台灣就會把我叫去,每次去都會被氣得要死,後來終於鼓起勇氣找了藉口不出席,然後發現並沒怎樣(以前我太乖了,媽媽又很兇,我都認為媽媽的命令就次聖旨,不得違令),所以不再出席家庭聚會,而是私下單獨去探望家族成員,反而氣氛都很融洽。

媽媽身體不好,但是她獨居,因為某些理由,她拒絕搬去跟我妹住,每次生病住院,我們就得去陪她住院,頭一次是因為我覺得平時都是我妹在照顧她,剛好在換工作,有時間就分擔一下妹妹的辛勞。結果後來我媽幾乎每年都去住一次院,因為實在太常換工作了,剛好都在換工作的空檔,於是陪媽媽住院就成了我的事,而且中間我媽因為忘了她在煮東西就出門,還把廚房燒了,我們認為媽媽不適合再獨居,去年送她去機構(因為她之前都表示情願去機構也不要請外勞),不到二個月就吵著要回架,又是用命令的方式,我弟只好把她接回家,但是今年住院時,大家發現真的不能再讓她獨居了,她又不願意去機構,就請外勞吧。

在請外勞之前,她就跟我抱怨過請外勞要花太多錢,她不願意。所以真正請了外勞後,她仍然會故意挑外勞的毛病想要外勞離開,我們當然不會同意,重點是她要去住院時,誰能夠請那麼多假去陪她?她心疼錢,但是沒好好算如果住院,花的錢更多。

現在外勞會三餐煮給她吃,幫她打胰島素(她眼睛不好,其實我們一直都很懷疑她打得不正確),會把家裡整理乾淨。但是她都覺得可以自己來,不用花請外勞。但是我們都認為外勞很好把她照顧好了,我們不用一天到晚擔心哪天又接到電話她不知道怎麼了。

另外我也找了很多活動,讓外勞可以推輪椅帶她去參加,不用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以往我去看她都是回家一趟,聽她抱怨外勞,就匆忙找藉口逃跑。現在都安排出遊行程,直接跟她約在外面,外勞推著她,我恰巧也邀請住在附近的朋友,大家一起出門逛逛,雖然實際上也沒真的玩到甚麼,因為老人家體力不行,也沒辦法出門一整天。但是其實有出門走走,吃吃東西,拍拍照,她跟外勞就很開心了!

我一直以來的壓力,最近才真的好像頂在頭上的一顆大石頭拿下來了。不再覺得回去看媽媽是一件不得不做的苦差事。

前年到去年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治療乳癌,最近看到一位醫生說,[乳癌]的成因就是一面抱怨一面做,我就覺得:對、對、對、根本就是在說我,我都覺得我是不得不處理我媽的很多事,但是很煩很討厭很沒耐心。常常看FB社群中,照顧者都會抱怨:被照顧者不同意...,所以也沒辦法。不、不、不,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讓被照顧者[接受]你的辦法,就是你的本事,沒有必要賠上自己的人生。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