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人間世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海外華人都是「藍」?

人間世
·
·
首先說結論:「事情是複雜的、感受也是複雜的。」

隔着屏幕、新聞、報紙所報道的事情,往往是複雜事件的片面。海外華人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術題目。甚麼「尋找他鄉的故事」、「向世界出發」、「華人移民史」,是很多十年的電視節目。海外的華人,亦已經在外地繁衍多代,落地生根。

近年香港再次掀起移民潮,準確而言,二戰後香港每一次的移民潮,原因都是同一個。香港社會的紛爭,亦逐漸帶去外地,「黃」、「藍」之爭,也好像在外地上演。

近兩年的出入境數字,紅色為淨流出,藍色為淨流入,來源:https://webb-site.com/dbpub/hkpax.asp

很多網上的評論,都會說外地的華人多數是「藍」。這裏不說甚麼藍藍黃黃的定義,也不說他們對香港的看法。只想交代一下外國華人社羣的複雜多元,導致他們對於政局看法的多元複雜。

這些多元複雜不限於一個族群,而是即使在一個個人身上,都會有此感受。


我們可以用很多分類方法,嘗試將這些海外華人分類:

所處國家、前往該國家的時代、族羣語言、族羣規模、族羣與本國的關係、族羣的社經地位。

縱然上面的項目很多,但是這些移民,對於移居外地,都有一個共同的初心:找尋一個更好的生活。

換言之,他們離鄉別井時,他們認爲外國,比中國要好。

而經過數年、十年、數十年的移民日子後,他們有些人在異鄉落葉生根,有些人在這個地方混得很好,有些人卻經歷了很多困難。他們也慢慢看透他們曾經認爲是天堂的外國,究竟是怎樣的回事。

同樣的,他們亦對中國的印象慢慢模糊化。他們對中國的瞭解,就慢慢地限制於他們那個年代的經歷,今天的新聞、朋友、中國的親人朋友、其他移居民衆的道聽途說。

故此,他們瞭解的中國,是混雜了「移民前的印象」和「近年的資訊」。


那麼,「移民前對中國的印象」,是甚麼?多數離不開:一窮二白、落後貧窮、貪污頻仍、政治黑暗。若非這些原因,他們都不會離開故國,前往他鄉。

而關於中國的「近年資訊」,卻很龐雜,這關係了這些移民羣體吸收了甚麼資料。只不過,有些大概的資料,是錯不了的:

中文傳媒多數是講中國發展先進。外文傳媒不少講中國發展好,也有不少講中國仍然帶有大量問題。他們生活中 Made in China 的產品數量越見越多。中國商家在外國越來越多。中國移民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移民的中國民眾彷彿有用不完的金錢。關於中國的新聞越多越多。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差。

那麼,身處這些複雜狀態中的海外華人,對於中國的想法,亦會變得非常混雜。

許悼雲的《我者與他者》講述了中國古代長期透過「我——他」分野,來建立中國文明的實體:

「我─他」關係除具身份問題的意義外,也涵蓋多個範疇,包括:中國─其他國族、中原─其他族群、中央政權─地方社會、社會上層─平民、文化正統─新興信仰等。

根據同樣的思路,在海外華人心中,「中國」,亦是由「我者」和「他者」中間遊弋。

「中國」究竟是海外華人的「我者」,還是「他者」。這與「中國」本身沒有關係,與個人自身在外國的際遇經歷有更大的關係。


而移民港人(或者講廣東話的移民羣體)對「中國」的感受,會更加複雜。

早幾代移居海外的華人羣體,主要是廣東人,乃至是香港人。他們在外國建立了龐大的移民社羣,最典型例子,就是溫哥華的列治文,以及多倫多的萬錦市。這些地方,簡直是小香港,行走在內,廣東話比英語更加通行。

只不過,近年中國的移民、留學生數量簡直是災難性地多,如此導致原本居住在那些地區的廣東話移民羣體比溝淡。在街上經常聽到北話,書寫簡體字,穿着名牌、講述翹舌音,一到埗就買到大屋名車。

整個場景其實也讓前數代白手興家的廣府移民感覺不是味兒,甚至有被威脅的感覺。

這些複雜的情感,甚至會傳落去下一代,在外國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雖然不少已經融入愛國生活,懂得閱讀、書寫漢字的人寥寥可數,但是不少卻對他們不曾存在過的中國,產生複雜的情感。

移居的民眾都曾有一些一手經歷,知道「中國」(曾經)如何,但是新一代卻產生一種虛幻的感情,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

很多人評論為何去到外國還對中國有感情。人走就茶涼啦!

不如理解為,去到外國的天空下,你作為一個移民,能夠有這個自由產生你想要的感受。這個自由不是人人可以獲得的。要珍惜。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