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課程|邊緣與認同: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生產
課程描述
華語語系研究主要關注處於中國性(Chineseness)與中國性邊緣的文化生產,故此本課程將把視角聚焦於這些處於中國性邊緣的作家、文學和電影。我們將探討這些被中國中心主義所忽視、掩蓋、遺忘、排斥的他者及其身分認同。本課程將從華語語系和後殖民的視角,重新審視這些來自香港、台灣、新馬、華美的文學與文化生產。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經歷了長期的西方和非西方權力的殖民,在後冷戰時期又快速地捲入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話語體系之中,儘管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也以華語為主,但其關注的問題和歷史經驗由與中國本土截然不同。因此,我們將結合當代批判理論,文學批評,後殖民理論和華語語系研究,重新回顧當代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中有關身分認同的種種議題。
課程裡將會討論《亞細亞的孤兒》、《古都》、《我城》、《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地圖集》、<安汶假期>、《美國女孩》、《初戀紅豆冰》、《辣死你媽2.0》以及哈金、嚴歌苓等作家的作品
講師:詭譎子
比利時魯汶大學 文化研究MA
譯者,青年批評家,性別酷兒,跨國少數
文化批判平台「表徵與擬像」主編
文化學術類播客「例外狀態」主播
研究方向:文化研究,華語語系研究,後殖民理論,法國理論,批判理論,酷兒理論,華語文學,跨國少數,東亞現代性
課程大綱
(7/25 – 8/18)
每週一、週四
7/25 第一節 在理論的邊緣:後結構、後殖民、與華語語系
1. 討論與疏理華語語系理論與後結構主義和後殖民主義之間的理論關聯。
2. 華語語系研究作為具有東亞視角的跨太平洋表述與當代批評理論之間的關係。
3. 台港文學簡史與理論的「在地化」。
7/28 第二節 在語言的邊緣:「他者」的單語主義,code-switch,與失語的南方
1. 探討如何結構語言的本質主義迷思?
2. 從解構主義、認知語言學、馬華文學的角度來結構母語霸權。
3. 探討語言與身分認同之間的關係。
8/1 第三節 在帝國的邊緣:帝國間性下的認同糾葛
1. 主要探討主體在帝國邊緣的認同困境,分別選擇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後解嚴時期台灣文學、冷戰時期的香港文學和前九七香港文學進行對照閱讀。
8/4 第四節 在時間的邊緣:後移民寫作,哀悼與憂鬱、與時空錯亂
1. 主要討論在時間邊緣的認同困境,基於王德威「後移民」書寫的理論框架,以時間為線索來討論認同的可能與不可能。
8/8第五節 在離散的邊緣:離散與反離散之間
1. 如何看待華語語系研究中離散與反離散之間的爭論?在地化的問題究竟是否可能,這也許並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需要進入在地的語境中來具體的分析。
2. 認同的兩種模式:離散與反離散
8/11 第六節 在性別的邊緣:華語語系酷兒書寫
1. 主要討論和疏理華語語系台灣文學和華語語系中國文學中的酷兒書寫。
2. 介紹幾種華語語系酷兒文學批評的理論框架。
8/15 第七節 在族裔的邊緣:華語語系少數民族與原住民書寫、華語語系少數文學
1. 主要討論華語語系少數民族文學和原住民文學,作為華語語系少數文學(minor literature),重新發現和反思在地知識與批判漢族中心主義。
8/18 第八節 在文化的邊緣:華語語系跨国文學、留学生文学、與「離家」的現代性
1. 探討華語語系文學中的跨國主義,討論跨國主義如何作為一種抵抗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實踐形式。
注意事項
每次課程時間為兩小時,前3/4課程為講座,後1/4則是討論課
本次課程的主要形式是線上課程(Google meet 需要科學上網)
本次課程為不允許錄音
本次課程內容絕不允許外傳
本次課程為付費課程,付費後即可入群
閱讀材料將在課程開始前一週在群內發布
費用
課程收費199元 (包括閱讀材料的費用)付款後加小助手微信即可入群
小助手:加小助手時請註明課程入群(邊緣與認同),並出示付款證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