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技巧:破除妨礙,持續進步,保持動力

陶樂思
·
·
IPFS
·

前言

這次分享的技巧並不是全部出自自創。有些是閱讀生產力相關書籍的所學。這些技巧看似指事微小行為,但都是我親自實踐過覺得非常可行且有幫助的。

若果大家讀了上一篇關於自學體質的文章,發現自己的學習體質好像並不優良。文宗說的壞體質自己好像有一些,好的體質好像不太夠,我可以保證不用擔心。因為若果掌握了這些微小的學習技巧,令自己不斷進步,就會在心理上形成正向迴圈,長遠也能改善學習體質。

以下分享的技巧粗略地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破除妨礙。第二部份則是在學習路上持續進步,以及保持源源不絕的內在原動力。

踢開完美主義絆腳石

完美主義很多時是阻礙前進,甚至阻止人開始行動的元兇。它往往在我們產生開始行動的起心動念時,就會跳出來,以很高大上的目標,以及完美的專家形象令我們打消開始行動的念頭。例如若果我們想學習成為一名播客,完美主義就會以做播客就要做得好像電台主持那麼專業的高大上目標,以及某位成就非凡的電台主持形象,恐嚇得我們寸步都不敢行。但想深一層,一個連步都未起的人,與一個已經走得很遠的人比較又是否公允呢?剛起步的新手,即便最基本的技巧都未能掌握,不是再正常不過嗎?按照完美主義的邏輯,所有新手都不會完美不會專業,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該做了。但若果什麼都不做,又怎會變成專業呢?

要應對謬誤百出的完美主義邏輯,有以下兩個技巧:了

破解完美主義技巧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本來就不完美。事實上世上也沒人完美。正因為我不完美,才需要採取行動學習。不是嗎?」當一開始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向完美主義思想提出反問,便能更有效破解完美主義對我們產生的恐嚇與束縛。事實上,所有知識與技能,都要透過日積月累的學習,不斷試錯的行動才會越來越好。我很同意作家瓦基在他的《只工作不上班》一舒中所說:「不是要很利害才開始。而是當我們開始了,才會變得利害。」

破解完美主義技巧二:把宏大目標拆小,使它們成為切實可行,能帶領我們最終達成目標的小目標。以上文做播客的例子。對新手而言,若把成為專業播客的大目標策小,變成對著麥克風不會害怕;能自然流暢地說完講稿。可能一開始時只是要求減少因緊張或忘記講稿而產生的無意義象聲詞。到能順暢說完講稿,再去練習抑揚頓挫。然後再去學習後製技巧。以上一個個拆小的目標,有助我們慢慢成為專業的播客。只要我們持續地行動,日積月累的進步,最終達到專業播客水平也是很有機會的。

在學習路上走得順暢且有動力的技巧

以下分享五個技巧,能幫助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持續進步。且能培養源源不絕的內在原動力,在學習路上不斷續航。

技巧一,碎片時間與完整時間交替運用。對在職人士而言,平日上班大部分時間都屬於公司。留給自己的只有一些通勤或者工作時小休的碎片時間。到了週末假日,才會有完整時間可用。倘若能交替運用碎片和完整時間,那麼我們就能做到每天學習。不會因學習的間隔時間過長而遺忘。以學習外語為例,我曾經看過一集YouTube節目,教人在每天五分鐘的咖啡時間裡背一個外語單字。這種簡單的學習形式是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到了週末假日,能抽出一至兩小時的完整時間,我們便能從事比較複雜,需要更多思考的學習,例如找一些外文文章、歌曲,或者細查字典,了解平日背過的單字在創作與生活上如何運用。這樣,我們每天都沒有停止學習外語,也能加快學習進度。

技巧二,記一本時間帳,從而找出能用作學習的時間。很多理財書籍和部落格,都會建議讀者養成記帳習慣。這樣有助自己檢視把金錢用在那些地方。有那些花銷可以省下來。對待時間也應像對待金錢一樣。我們不妨可以嘗試用一至兩星期時間,每天從起床到睡覺,依照時間先後記下所有做過的事情。過了一兩星期後覆盆自己的時間記帳,就能知道自己有那些時間用在對自己沒價值、沒幫助的地方,這些時間就是可以省下來用作學習的時間。

技巧三,擴闊對學習的眼光。學習不只一種方法。其實「學習」這個詞彙也很容易造成誤導。令人以為要學懂了才去實習。但有些領域並非先學後習。對這些領域,可能是「習學」而不是「學習」。習學是邊做邊學。做得熟了,也會漸漸學懂背後原理。學用電腦軟件是其中一個習學的例子。記得多年前,我見過一名初學電腦文字處理的學員,她學電腦的方法,是從f1到f12逐個菜單打開,想記下所有指令。但裡面的大部分指令其實在日常文字處理工作上,根本就用不到。她試圖弄明白這些菜單的意思,但因為大部分指令沒人用過,也沒人能解釋給她聽。結果她用了大半天時間死記那些自己不明白的指令,弄得金睛火眼卻徒勞無功。我想,若她能從文字處理常用的指令入手,透過實際操作加深印象。到操作熟悉以後再就文字處理的其他需要學用新指令,可能效果會更好。這個學員的問題,就是看不見學習方式的多樣,於是只能抱著自己認為唯一的方法了。反之,若認識到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能視乎所學領域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了。

技巧四,掌握學習的自主性。試想,若果我們選擇學一樣東西,是因為它能賺很多錢,或者在朋友圈子裡看起來走得很前而受到讚賞,這種態度是把自主性完全交給外在世界。沒有自主性就好像乘搭一架無人駕駛的汽車,任由它帶着自己橫衝直撞。完全倚賴外在動機的壞處,就是這些外在因素自己不能控制。今天能賺很多錢的知識,明天就不一定能賺到錢;今天被人看作走得前的知識,明天或許變得老套。若為了賺錢才學一樣東西;為了被人讚賞才學一樣東西,很可能當這些因素消失,就會失去動力,半途而廢。反之,若清楚認識學會某樣知識對自己以致在幫助他人方面能夠產生的價值,認識到這些知識符合自己的興趣與熱情,然後自主選擇去學,這種內在動機便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即使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辛苦,也會甘之如飴。

技巧五,分享所學。在這而提倡分享,並不是要唱高調當偉人。而是了解到教學相長的效應,能深化學習。當我們需要把自己所學以講解或書寫形式與他人分享,使未接觸過這項知識的人,憑著我們的講解或書寫都能明白,我們必須動用更深層的心智工具,例如用自己的語言複述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場景結合等。這些都有助深化我們學到的知識。此外,當其他人聽了我們的講解或看了我們的書寫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們會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我們了解自己是否學得透徹的最佳回饋與參考。

結語,為自己創造有利於學習的正向迴圈

很多人聽見學習,會不自覺地感到恐懼。認為這是很辛苦的差事,遙不可及的慢慢長路。這時候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習慣養成的書籍,例如《習慣紅利》,從中找到啟發。我們可以從微小習慣入手,例如替自己如何運用時間記帳,運用碎片時間做簡單的學習,給自己一些撰寫學習筆記的小任務等。這些微小習慣能幫助我們慢慢培養學習技巧。當我們能越來越純屬地運用學習技巧,我們的學習進度也將會越來越顯而易見。這又會推動我們養成更多有利於學習的習慣。這種正向迴圈,會使學習變得輕鬆,學習目標也變得能夠達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的過程變得快樂和充滿滿足感。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養成有利於學習的體質,終身學習,與時並進。最後祝願大家在學習路上找到自信、快樂與滿足。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陶樂思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暢玩一人公司》對創作型創業者的五個啟發

閱讀從0開始的獲利模式》,在創造個人生涯上的五個得着

我的十年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