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am Ch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比系統和課程更重要的事

Lam Chan
·
·
我知道封面圖片中所展示的片段都很瑣碎,就是生活而已,不會有什麼成績表、獎狀、認證、表現或成果,諸如此類可以拿出來給人看的東西,要相信孩子在當中學習了、成長了,在我們這些習慣了要得到認可,習慣了要有所表現的大人看來,實在難以相信。

主流學校開課的日期臨近,最近這段日子,總是聽到有人問我類似這樣的問題:

「開學了,你兒子開始 homeschooling ,怎麼樣?你打算怎樣教他?用什麼課程?是不是每天規定一段學習的時間?」

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不如把他兒子也送到我家中,讓我一起教。

首先,既然離開了學校體制,就沒有開學和放假的分別,整個生活都是學習。第二,既然學校不適合他,我再將學校的那一套搬回家裏, 那是換湯不換藥,不會什麼有好處。

「是要訓練孩子們適應學校系統教學和考核模式,還是要讓他們按自己的模式學習?如果是後者,我要怎麼做?」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後期的教學工作中迴響,如今我要做的正是後者,因此,我不會有任何課程,也不會要他坐下來聽我教他。人在生活中總會探索有興趣的事情,孩子們更加是箇中能手,我就隨著他自己想要做的事作為導向,看起來就是沒有系統 ,但我相信在生活中不同的場景,按他不同的需要和興趣,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他漸漸成長,並且學會一些知識和技能,了解自己更多,也塑造了性情和態度。 沒有課程和大人的過度干預,好處是他才會有機會真誠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是只為了應付我們對他的要求。

我知道封面圖片中所展示的片段都很瑣碎,就是生活而已,不會有什麼成績表、獎狀、認證、表現或成果,諸如此類可以拿出來給人看的東西,要相信孩子在當中學習了、成長了,在我們這些習慣了要得到認可,習慣了要有所表現的大人看來,實在難以相信。信任是很激進的。

除此之外,尋常的生活,不但不會有什麼亮麗的東西可以展示,有時甚至看起來不怎麼令人欽羨,而這些非常微妙的事情也不是社交媒體可以清楚展示的,因為在生活當中,孩子的成長是那麼迅速、微妙,也變化萬千,必須面對和處理許多狀況, 不過,我其實漸漸不太喜歡用「處理」這個詞語,或許說「回應」會比較恰當,因為「處理」只是做事,「回應」卻是對人, 用詞確實會影響我的態度。

例如兒子不用去學校之後,他可以睡到自然醒,也能夠正常地吃飯,本來我是覺得非常欣慰,但隨著他進入青春期,他似乎非常享受深夜無人干擾的時間,繼續他的網上活動,越來越遲就寢,然後第二天當然是越來越遲起床,有時甚至睡到中午,這一類習慣都是一般家長難以接受的, 總是想要透過說教或干預、控制的方式去改變他,我怎樣才能夠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礙,重新審視自己的固有觀念?

維護他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正正是 unschooling 的核心信念之一, 因為只有透過自己做決定和安排,他才真正感到被信任,並且也只有這樣,他才有機會透過實踐學會如何做合適的決定,「孩子是透過做決定來學會怎樣做好的決定,而不是透過服從指示。」(“The way kids learn to make good decisions is by making decisions, not by following instructions.” ——Alfie Kohn)而這樣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有「混亂」,但這就是探索的歷程和成長的過程啊!離開學校體制讓這個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的過程能夠有空間去發生,這個成長經驗不是比糾纏於幾點睡覺更重要嗎?

同時, 正如香港瑟谷教育的@Michell 曾經對我說過,其實家長如果有疑惑 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疑惑會讓我們 更用心去觀察孩子,所以當我觀察他,發現他很享受洗澡之後窩在睡房裏做各種他當時想做的事:在Discord跟網友聊天、繼續寫他那好像永遠寫不完的故事、在YouTube上搜尋他有興趣的主題(而這是不斷變化的)、看小說……但不是每次只做一件事,而是好幾件事交替著,他彷彿是要用盡每一分每一秒,也窮盡他的精力,去體驗所有他此刻想到要做的事, 大人也許覺得:需要這樣耗盡自己嗎?然而,對比他去學校的時候,那種彷如 被困在籠裏,或像喪屍般無意識地遊走( 這些比喻都是他告訴我的), 如今這種急不及待的探索,不是有活力得多嗎?

另一方面,尊重他的自由之時,我也跟他協商,讓大家都能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侵害別人的自由,簡單來說就是他可以決定自己的作息時間,但又必須考慮到會否為共同生活的人帶來不便,而需要作出調節和安排,事實上,幾點睡覺幾點起床並沒有對與錯,反而顧及其他人的需要,透過協商,彼此尊重,卻是真正的德行。

因此,我沒有「課程」要教,但要不斷觀察和回應他成長中的需要, 用正面的眼光看正在成長中的他(我們大人實在太容易看年輕人不順眼了), 學習以信任和喜樂代替恐懼與擔憂。

( 原稿寫於2021年8月27日 )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