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攝影器材】LEICA CL小傳

何補齋
·
·
IPFS
·
關於Leica CL這部七0年代相機的個人化介紹,看門道也可以,看熱鬧也可以。文章蠻長,但不想讀的就跳掉,也是不錯的事呢!

前言 

   數位影像當道,忽忽也二、三十年。專業攝影師,一定要投入最新器材;隨手拍攝影家,實在沒有比手機更方便的了。銀塩、彩色正負片,除了極少數的藝術堅持外,已經變成一種懷舊的興趣。

    想昔時吾人尚自備暗房一室,安瑟.亞當斯爺爺的「zone system」理論倒背如流,沖片放相,親力親為。而今安在哉?

    舊時王謝堂前燕,驚起飛散,天涯盡頭,竟有些無處為家了。

    只是玩攝影這件事,若有真心投入,難免都要走一遭器材的天堂路。斤斤計較於成相、發色、銳利度、散景、邊角失光、變形等等等等,隨時在心中換算著與新台幣的相對價值。

    總會有人出來說這麼一句:「還是一次到頂比較省錢。」而算來我這半百老翁已過盡千帆,大概有資格再補一句:「其實過程也是很珍貴的。」

   數位化是影像器材歷史的斷裂 。今日,你不會見到有人去尋往日三百萬畫素的機皇或什麼銘機。但在底片時代,三、五十年的相機鏡頭 ,都有人特意去尋。是故,人與相機的纒綿,畢竟是老時代的殊勝風景。

    吾嘗見一挪威人寫其與Nikon S3相機的生死愛戀。說起當年的那一天,他漫步倫敦街頭,在一家小小的相機鋪中,看到這一台只緣書上見之的Nikon S3,突然間有一種一見鍾情、前世今生的感覺。可是老闆不賣,他就賴在那裡,從早上坐到傍晚。所以,有了之後的三十多年,成其一篇相機的介紹文。

     相機如此多驕,原來器材的文章也可以這樣寫。

    多年多年之前,還在追逐聖杯LEICA的路途上,曾經購入LEICA CL這部老相機,竟也東施效顰的寫過一篇小文。後來發現兩岸相機論壇均有轉載引用(未必有註明出處就是了)。然而,在LEICA M6入手之後,CL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了。

    徒留《LEICA CL小傳 》一篇,明日黃花,亦堪一記耳。

本文

若要為一部相機寫一個小傳,要從那邊開頭呢?又為了什麼我要寫這個小傳呢?想想,實在找不出一個頭緒和理由。或許LEICA CL是我第一台LEICA相機的這種因緣,可以成就這一篇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的技術文本。

LEICA CL,顧名思義,有二種說法:一說CL指的是Compact Leica的意思;另一說則認為是Compact & Lightweight的縮寫,無論如何,LEICA CL體型嬌小而輕便的形象,觀其名即可得知。她的長120mm、高77mm、深32mm,重365g,比起LEICA M6(長138mm、高77mm、深38mm、重560g)的體型,真的更為輕便,更適合作為一部隨身機,可以隨手塞在任何包包甚至大衣口袋中,而不會造成明顯的負擔。

特殊的測光機械結構

LEICA CL出生於西元1973年,早她兩年面世的是LEICA M5,M5是LEICA第一台配置有TTL(Through The Lens)測光表的相機,她的測光機構是將測光體連在一根桿子上(英文稱之為Flag,長相的確有點像「旗子」),扳動過片桿時桿子降下來,將測光體置於快門之前,進行測光,按下快門時桿子先彈起來,再打開快門曝光。

    這個測光體是一個直徑約7mm的圓形配置,也就是說當光線通過鏡頭,相機就針對照射在這直徑7mm的圓形測光體上的受光量進行測光,是真正的「點」測光,因為那一個「點」就明明白白的擺在快門簾前(也就是底片前)進行測光。這個「點測光」換算起來約為底片片幅面積的7%,以40mm鏡頭而言,也大約就是觀景窗中疊影對焦區域的面積。雖然,和現代相機點測光的「點」比較起來,M5這實體的點實在是大了不少。

    M5這項特殊的測光機構,為LEICA CL所繼受。據我所知,採取這種方式測光的相機,也就只有這兩台。

這種測光方式是一種很直接的想法,把測光體擺在底片前測光,好像再準確也不過了!不過,這樣的測光方式並沒有造成潮流。我想,一方面是這個放下、彈起的機構,在製造上要做得精密、可供長期反覆使用、不易損壞的話,成本可能不低,不是每家廠商都負擔的起。另一方面,在單眼相機(SLR)的機械結構上,有反光鏡的設計,通過鏡頭的光線會反射到相機上方軍艦部裡的五稜鏡,所以只要將測光體放在這個反光的路徑上,一樣可以達到測光的效果,完美的解決測光體擋在快門前的困擾。

    單眼相機這種通用設計,測光體的位置會很接近五稜鏡,也就是離觀景窗很近,所以由觀景窗射入的光線,也會被測光體所接收,而影響到測光的準確性。我們平常攝影時眼睛都靠著觀景窗,可以遮住觀景窗不使漏光,所以影響不大;但如果相機上了腳架要長時間曝光,就要使用觀景窗的遮罩,以免造成測光失誤。當然,測光的技術日新月異,像OLYMPUS OM系列有些相機的反光鏡是可透光的,測光體藏在反光鏡之後;PENTAX LX則是反光鏡彈起後再測快門簾的受光量,號稱單眼相機界最準確的測光等等,都是當時膾炙人口的創意。

至於LEICA 相機在M6之後的測光方式,是在快門簾面向鏡頭的一面,塗上一個灰白色的圓圈(相當於中央重點測光),光線通過鏡頭之後,照射在這個灰白色的圓圈上,反射光再由上方的測光表接收,加以測光。這麼做的好處是,如果有強烈的光線直射鏡頭時,像LEICA CL的直接接收,或是一般單眼相機反光鏡鏡面的反射接收,都可能因為直射的光線太強而擾亂了整體背景值測光的準確性,造成曝光不足。簡言之,就是測光體以其測到的直射強光作曝光指示,但實際上整個畫面根本沒有那麼亮,如果照這樣子拍,就會曝光不足。而M6的灰白反射光,可以將直射鏡頭的光轉成散射光,測光體接收此散射光後,可以測得到較為正確的曝光值。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我們如果直視探照燈的光束,會覺得亮得睜不開眼睛,旁邊什麼都看不清楚;但如果探照燈的光打在灰白色的牆上,眼睛則不會覺得刺眼,週邊整體景物也會看得較清楚。

這也是為何有人說,LEICA M6沒有種種繁複炫技的「矩陣測光」、「三D測光」等等,但在專家眼中,測光仍然「比較準」的原因之一。

    關於LEICA的這一點光榮,LEICA CL惜不與焉!

身世之謎

LEICA CL是LEICA公司和MINOLTA公司合作,由LEICA設計,MINOLTA生產的一部相機。

    LEICA公司當年的如意算盤,是打算以M5接收傳統高階消費市場;平價的CL進攻大眾市場,以期擴大LEICA的市場占有率。這個決策事後證明完全失敗,CL不但沒有引吸大眾投向LEICA,反而讓傳統花大錢買LEICA的用家,放棄昂貴巨大又醜陋的M5(以當時的審美觀而言),轉買平價的CL。

    所以LEICA公司自製的M5銷路慘淡,虧損連連;而賣出CL的利潤卻被代工的MINOLTA公司吃掉大半。因此,LEICA公司體認到,她們的相機只有金字塔頂層的消費者買的起,所以只能維持一項產品流通市面。當她們有二樣近似的產品同時上市時,低價產品必然吃掉高價產品的銷售量。

     於是乎,LEICA公司停止了M5(1975年)和CL(1976年)的生產,回歸到單一產品路線,並回頭生產沒有測光系統的M4相機。我們可以說,CL之所以只有短短三年的生產期,並不是因為她本身有什麼缺點,也不是有更好的新產品要推出,而是因為她搶了自家人M5的風采。雖然LEICA公司至今仍然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CL作為一部平價版的LEICA相機,她最大的缺點就是功能比不上正常版的LEICA M系列相機。簡單來說,LEICA相機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堅固耐用的機械結構,明亮的觀景窗,準確的對焦機構和安靜的快門,這些特質CL都有,但在程度上都不如M機。CL機身也是非常堅固,觀景窗也是非常明亮。只要不跟M機相比,你會發現她已經是夠好了!

連動測距對焦機構(RF)

至於對焦機構,可能要費一番唇舌解釋。簡單來說,所謂連動測距相機(RANGE FINDER CAMERA,簡稱RF),她的對焦方式是利用三角函數的原理來測量對焦的距離,她有一個觀景窗(VIEW FINDER,簡稱VF,或稱取景窗)和一個測距窗(RF),兩個窗之間的距離稱之為基線,是三角型的底邊,而由這兩個窗看出去對著被攝體(即欲對焦之點),會得到兩個角度,就是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夾角。利用簡單的三角函數,就可以用底邊和二個夾角求出三角形的高,也就是對焦的距離。而利用這個原理所製造出來的機械對焦結構,對於精度的要求極高,就是LEICA的獨門專長。

     依照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基線越長,即VF和RF離的越遠,可用以計算的三角形底邊就越長。而且,由VF、RF往外看被攝體的角度就越偏離直角,因此對焦的精密度極限也就會提昇。

    如果從VF和RF往外看到被攝體的角度都是直角,表示該被攝體在無限遠,所以兩條視線平行,沒有夾角可言。而無限遠這個概念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而是當被攝體距離相機太遠,超過一定的距離之後,機械結構無法判讀出些微的角度差異,而直接判定為直角時,超過該距離以後之景物均判定為無限遠,這就是RF對焦精密度的極限。

除了基線之外,VF的放大倍率,也會牽涉到對焦的精密度。當VF的放大倍率為1時,我們可以得到完整的對焦成果。這個時候你用眼睛看到的景物有多大,透過VF看到也是一樣大,好像只是隔著平光的玻璃一樣。但是為了攝影取景上的方便,VF通常會提供比較廣闊的視野,也就是說,VF的放大倍率通常小於1。換言之,你透過VF看出去的景物,會比用肉眼看來的小一些,幾乎所有的相機都是這樣的設計。因此,景物既然縮小了,對焦的精密度自然也跟著縮小。因為所謂手動對焦,就是用肉眼來對焦,東西變小了,當然比較看不清楚。故而,基線長度乘以放大倍率,就是所謂「有效基線」,也是表彰一個連動測距機構對焦準確度極限的重要參考數據。

說了這麼多,CL的對焦功力到底和M系列相機差多少呢?

    M3、M2、M1、M4、M5、M4-P的基線長均為68.5mm,其中M3的放大倍率高達0.91,有效基線長達62.3mm,可以說是對焦最準的LEICA相機。M6之後,基線長為69.25mm,放大倍率有三種,分別是 0.58、0.72、0.85,有效基線分別是40.17mm、49.86mm、58.86mm,對焦也是非常的準確。而CL呢?基線長為31.5mm,放大倍率為0.6,因此有效基線長為18.9mm。相比之下,真的和M機差的多,對焦準確度的極限不到M機的一半。以此而言,M機那麼貴,還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只要不用焦距太長,光圈太大的鏡頭,CL的對焦仍然是可以信賴的。以我所使用的SUMMICRON 50/2的標準鏡頭而言,全開光圈的對焦依然準確。而依網路資料,在CL接上以下的鏡頭會出現對焦失誤:50/1、75/1.4、 90/2、90/2.8、135/4…。但仍有用家表示在CL上使用90/2或90/2.8時,對焦仍然準確,可能每個人天生的視力有所差異吧!

    但要注意的是,同樣的鏡頭,在M6和CL上可對焦的範圍也許會不同。比如說我的SUMMICRON 50/2標準鏡頭,裝在M6上,從0.7m到無限遠均可準確對焦;但裝在CL上,則僅能從1m到無限遠準確對焦,在0.7m到1m之間的近距離攝影,是難以對焦的。

在對焦機構的最後補充是,LEICA CL的有效基線雖然是那麼的短,但是她仍然是屬於「實像式」的連動測距機構,而非「虛像式」的連動測距機構。(所謂的實像、虛像,就是我們小時候物理課本上,那個畫著透鏡與蠟燭的那一課。)

    操作上來說,從CL觀景窗中看到的連動測距框,她的邊緣是很清楚的,沒對到焦時,框中的影像是左右分離的,對到焦時,框中的影像則重疊在一起,故稱「疊影對焦」。實像式的疊影對焦,除了框中景物重疊外,框內框外的景物有平整的切痕,所以可以利用對焦框的上邊或下邊,就景物中垂直的線條,進行類似單眼相機裂相對焦屏的裂相對焦功能。

     據研究,人眼利用裂相對焦(景物中的一條線,沒對到焦時是斷的,對到焦時是連在一起的)的準確度,為疊影對焦準確度的五倍。所以說,CL雖然在對焦上不如老大哥M機,但比起同時代只有虛像式疊影對焦的日製RF機(即測距框的邊緣是模糊的,無法在框邊提供類似裂相的效果,只有疊影對焦的功能),還是要強上許多了!

快門

CL採用LEICA自豪的布簾式快門,不過由於機體太小了,因此只能採用縱走式的布簾快門,與一般 LEICA M機所採用橫走式的布簾快門不同。依我個人的感覺,M機橫走式的快門在手持時比較穩定,CL的縱走式快門則比較有震動的可能。這和我們手持相機的習慣有關,通常我們是以右手握住相機的右側,橫走式快門的左右震動剛好被右手所抵消,縱走式快門的上下震動則不易被右手緩衝;但若你同時以左手托著相機的下方,亦可提高穩定度。不過這種震動感覺的差異是很輕微的,大部分的狀態下應該可以略過不提。而且,自從我加裝SOFTRELEASE之後,手感上獲得很大的改善。

CL的快門轉盤並不在機頂,而是在機身正面左上方,剛好突出於機頂一點點,轉動十分的方便,最高快門1/1000秒,最低快門1/2秒,並有B快門的設定,閃燈同步為1/60秒。和現代相機相比,1/1000秒的最高快門可能有點遜,但用到更高快門的機會事實上並不多。而且,為了保持快門的穩定與靜肅性,LEICA所有的RF相機都沒有高於1/1000秒的快門。

觀景窗

CL觀景窗的框線有三種,40mm、50mm、90mm,至於整個觀景窗的範圍大約為35mm。使用時40mm、50mm的框線始終存在,90mm的框線在裝上鏡頭後自動出現。

    和M機不同的是,CL的框線沒有手調的功能,只能在裝上鏡頭後自動顯示。框線於觀景窗中的顯示,十分的清楚,和M機並無不同。此外,CL在觀景窗的上方顯示快門值,LEICA的RF相機中,只有M5、CL、M7有顯示快門值的功能;右方則以指針的方式顯示曝光值,當指針指在中間時,表示曝光和測光表是一致的,至於指針指上下偏轉到底,約各為測光值三格的差距。但就指針偏離中央而未到上下極限時,到底是差幾格,並沒有標示以資區分。這是可惜的地方,可能要用熟了之後才可以抓得準吧!

底片室及電池

CL裝底片的方式和M機不同,但差不多麻煩。裝底片時,CL的背蓋連底必需要拆下來(就像MINOX 35系列的相機一樣),然後有一塊底片壓板要掀起來,裝上底片後,將壓板壓好,再把背蓋連底蓋鎖回去就完成了。這樣的設計理念一如M機,Leica公司堅持,就算相機摔壞了,底片也絕對不會從相機內彈出來而曝光毀損。

CL是一部全手動的相機,只有測光表需要電力,而其使用的625水銀電池(1.35v)目前因環保法令之故,很難買。代用的鹼性電池625U(1.5V),電壓不對,會影響測光表的準確性。市面上有售電池轉接器MR-9可使用,但限制搭配SR44的「銀電池」使用,不能搭配LR44的鹼性電池使用。SR44電池,市面亦不多見,價格也是LR44的數倍之多。此外,CL裝電池的地方真是設計上的一大敗筆,電池盒在捲片機構的下方,你必需將背蓋整個拆開才能裝電池,也就是說,萬一你照到一半沒電了,你也只能硬著頭皮拍完,或者先回片,才能打開背蓋換電池。我實在沒有看過比這個更烏龍的設計。

   關於這種老相機的電池問題,在底片之中古時代,有很多五花八門的解決方法。比方有人說,可以將鹼性電池625U(1.5V)的中間挖掉,再焊上蕭特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再接上LR44,就可以得到對的電壓。這種功夫在下甚為佩服,可惜自己做不來。還有人表示可在醫療器材行購買助聽器使用的za675電池代用,電壓為1.4V。亦有推薦德國製的Varta V80H鎳氫電池,可充電循環使用,輸出電壓是1.2V。

CL其餘的規格說明如下:ASA值設定:26-1600。有熱靴及PC閃燈接點。背帶扣環在相機的左側,直掛式,上扣環在機體上,下扣環在背蓋上。以這種體型的相機,直掛式背帶比橫掛式背帶更為理想。而背帶裝上後,拆下背蓋時可有背帶相連,不易遺失,不像M機的底蓋常有掉落的情形發生,是一個優點。但背帶扣環在相機左側,實在不佳,因為一般人多以右手持相機,帶子最好在右側,才方便纏繞於右手上,以作為相機被撞落時的安全保護。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帶子位於右側,當你脖子上掛著相機,要直接拿起來拍時,又會造成拿取的不便。因此,這個問題真是見人見智吧!

相機族譜

最後,敘述一下CL的族譜,這也是LEICA這種嚴謹的大廠,才能提供的收藏樂趣。CL總共掛三種牌子,LEICA CL是嫡子,日本國內版這個庶子稱為LEITZ-MINOLTA CL,在LEICA決定停產CL之後,MINOLTA公司又繼續生產了一些,這個遺腹子則稱為MINOLTA CL。三者其實是一樣的相機,只是掛牌不同。不過,也只有嫡子LEICA CL可以列入LEICA公司的生產流水號。

    詳情如下,1973-1974上市的CL機身編號自1300001-1335000共三萬五千台, 1974(2.25)-1975上市的CL機身編號自1395001-1410000共一萬五千台,1975-1976上市的CL機身編號自 1425001-1440000共一萬五千台,總計共生產了六萬五千台。至於庶子和遺腹子據統計約生產二萬台左右。據網路上不具名的說法,CL在內部設計上曾有六次變更改進,因此後期的相機也許比前期的相機更加穩定。至於在二手市場的價格上,相同品相的相機,嫡子的身價高於庶子及遺腹子,這可以說是品牌的附加價值,不過如果只是要用的話,倒不必如此計較,畢竟三台相機的設計和生產都是一樣的。以上的資料,可供作CL愛好者的參考。

後記

    2017年11月,LEICA公司推出了數位時代的LEICA CL,2400萬畫素,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長相和1973年的CL,沒有一點相像之處。只是把往日盛名拿來當作新時代的賣點,並沒有感動到我。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而當底片拍攝已經不再是習慣,就連LEICA M6也在防潮箱裡暗度光陰十數年。

   今夕何夕,揮一揮衣袖。小文一篇當作念想的餘暉,或也不枉當時明月,曾照彩雲歸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何補齋竊思平生所學,何補於國計民生?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