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徐毛毛:“你问,我就会说”
以下文章来源于BIE别的 ,作者BIE别的


Alexwood
▼
徐毛毛开始画乳房了。
她曾经特别不理解这件事,“干嘛要这么做?好好的不行吗?” 女人非得要画自己的生殖器官才艺术吗?
中性打扮的她个子高高站姿垮垮,散发着 “乳房跟我没什么关系” 的气息。但这是一个假象,徐毛毛跟自己乳房的关系很好,对它们 “挺满意”,“因为我觉得我就是靠胸来让别人承认我是个女孩的”。
很难想象,看起来温吞害羞的徐毛毛有一阵子总跟人打架,就是因为讨厌被认成男孩。25、26岁左右的时候,她跟交往了多年的女朋友的关系走到了尾声。女朋友可能要跟别的男孩好了,这让徐毛毛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感到困惑和焦虑。
她并不想做个男人,她也接受自己的身体,但她觉得别人不接受,世界总在跟她作对。每次在街上被人多看两眼,被评价 “不男不女”,她就会愤怒地骂回去,有一次骂了一个当地地痞,对方叫来一群人,把她打了一顿。
她觉得那段时间是 “有病了”,无法排解的焦虑、不安、无助,以一点就炸的暴烈姿态寻求出口。爱情对谁来说都难,但有些爱情更难获得祝福:你得到的倒不一定是诅咒,而是别人根本看不见你,也不想看见。
她是那个时候开始画斑马的。斑马的条纹有种暴露和隐藏的双重性,就像想被看到又爱隐藏的自己。
徐毛毛至今还是不喜欢被认错性别,也还是执着于帅气的打扮。她现在住在北五环的一个居民小区,邻居的奶奶很和善,就是经常以为徐毛毛是个男孩子,尤其是她带口罩出门的时候。徐毛毛现在不会打架,更不会骂老人,只是在心里默默不开心一下。

说回乳房。
她曾经不喜欢那些乳房的画,只是因为它们太直接了,“含蓄一些的东西更有力量。” 她解释道。
“所以你画画的时候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 我问。
“对,藏得有时候自己都找不见了。”
但她也有一些挺直白的创作,就像情绪极度压抑的时期她也上街砸过电话亭。2012年,她33岁,迎来了又一个情绪低谷,因为和第二任女友分手了,后劲很大那种。她画了一个人,背部被无数怪物的触手撑裂,可见的痛苦和恐怖。她说那就是她那时每天走在街上的感觉。
难得,她不但把自己画进去了,还画得那么大。
似乎只有这些时候,隐藏和暴露才会暂时失衡,徐毛毛才会在创作里现身,命令 —— 而不是躲闪着观者的视线:
“看到我!”

触角和蛇,是她后来的固定元素 “大管子” 的前身。从克苏鲁形态的生物体演变成无机又端正的大管子,似乎这就是徐毛毛收拾自己情绪怪物的过程。从一时失态的暴露中退出,恢复得体,重新低调,不打扰别人,然后用自己的柔软内在,咀嚼消化重重叠叠的情感钉子。像一个吞了石头的蚌壳,这才是现代性的 “人样”。

徐毛毛:“这张画很大,来自我一个奇怪的梦。后面密密麻麻都是管子,情绪特别焦虑,无法缓解的感觉。牛甩着舌头也很疯狂。车里的人撞上了牛。而画的名字是前任女朋友某次劈腿的日期。”
现代性的人类,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失去哀悼。如果一段失去不被好好哀悼,忧郁和悲伤将永远无法散去。但是当你的感情体验,没有配置异性恋视为理所当然的世俗认同、法律保障、未来想象,你可能连哀悼的资格都不够。
作为大部分人眼中的一种 “失序” 或 “异常”,有些爱情顶多只是被允许存在,它的失去似乎也就不具分量,无足轻重。而哀悼的前提是一样事物首先 “有”,然后失去,那么若本就是 “无”,或者被视为 “无”,那失去者该如何哀悼?
所以这位失去者失去的除了爱情,还有 “失去” 本身 —— 做一个 “失去者” 的资格,哀悼的资格。
徐毛毛后来半年什么都没画出来,她感到有些无以为继。

2013年开始,她开始画一些尖锐的三角锥体,长长短短,因为周围世界尖锐得让人无所适从。然后又画一些巨大的方块,在巨大旷野中的巨大方块,因为内心感觉 “很堵”。她说那是向抽象转变的别扭时期,她想表达一些大的东西,一种虚无,及其内部密密麻麻的焦虑,想用画画来宣泄生活带来的崩塌感,但画出来只觉得空洞。

到了2017年,她终于 “圆” 回来了。让人喘不过气的密集几何图形消失了,以前的一些线条柔和色彩鲜明的元素重新出现。徐毛毛说,“可能还是圆更适合我”。
也可能是,她又找回了她的隐藏性,毕竟那是她掌握得最好的语言。
对她来说隐藏是一种常态。已经分不清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还是从小培养的惯性,“我和别人不太一样” 这点察觉渗透在生活的边边角角,除了跟伴侣共同生活的私人空间内。
“采访你的人,就没人问过你的情感状态吗?” 我觉得如果要了解一个人,知道 ta 爱什么样的人,这很重要。
“没有,可能觉得是隐私,大家只是问创作和画画。” 她说。
“那你觉得你的性少数身份和情感,跟创作有关系吗?”
“有些是有的,但没人问,我就不说了。”
“你希望有人问吗?”
“不知道。但如果问了,我就会说。”

2019年,徐毛毛开始画乳房。这年她40岁。社交上的苦手和笨拙让她有点绝望,有点茫然,她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是不是太 “独” 了。社恐人格是不是给自己的 “艺术圈” 发展造成了什么阻碍?以为做好自己的就行了,错了吗?
她连自己的个展开幕都会问画廊的人,“我能不能不去?” 明知道答案会是什么。
“挺难的,挺累的。” 徐毛毛叹气。
当你得带着某种面具面对别人,社交这件事当然变得毫无灵魂,很难自如,而且消耗颇大,因为只是一种表演而已。
而且徐毛毛还特别在意在社交时维护一个 “美好的气氛”,比如,就算不喜欢自己早期的作品被定义为 “新卡通”,但她在采访里也从来不说,怕尴尬。当然,她也不会说喜欢,所以就只是沉默......
众所周知,徐毛毛是一个 “采访杀手”。

不过现在,有一些东西不同了。比如她开始画乳房。
怎么开始的她也不知道,本来只是想画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可能脑子还没想好,手就开始画了。”
然后她画了很多的乳房:《休息的乳房》、《下垂的乳房》、《不均衡的乳房》、《肆无忌惮的乳房》、《遇到危险的乳房》、《一边融化一边喷火的乳房》、《被干扰的双-乳》、《被干扰的一只乳房》、《喷火的绿乳房》、《一对乳房风中摇曳》、《一只乳房也没关系》、《逃跑的一只乳房》,等等等。


她发现乳房是大管子的一种变形,但是跟管子的焦虑感相反,乳房的情绪是肆无忌惮,是洒脱随意。
这些特别的 “大管子” 是不是徐毛毛通向外部世界的一些企图?曾经她觉得很 “堵”,现在 “通” 了?
过完40岁的徐毛毛决定,自己也做不了别人,社交可以再练练,实在学不会就算了。她还是更相信耕耘,坚持直觉在森林里乱走,依然没有地图。但她现在的确 “更愿意被看到了。”

徐毛毛:“这是2020年转变画的第一张,觉得后来同系列的很难再超越。”
2020年的疫情期间对她是挺好的创作阶段,好不容易停下来的外部世界 “终于跟我同步了”。她完成了从具象过渡抽象,从三维回到二维,从繁复归为简约的转型,也重新呈现出曾经顽皮和戏谑的气质,但更宽厚,更沉着。
画的确看起来不一样,但隐藏性还在。迂回的表达,对明确性的逃避,是她性格里很内核的东西。一切永远都不够准确,或者说,一旦足够准确,就该扔掉换个玩法了。十几年间徐毛毛虽然一直在自己 “玩”,风格却变了很多次。
所以她其实一点都不觉得孤独。她跟自己玩得很好。
“局外人的心态” 对徐毛毛来说是几乎是一种本能,让她能 “观察事物和捕捉其中不会轻易流露出来的东西”。但这个 “局外人” 对她观察但不属于的世界又很长情。
今年春节的时候,她十几年来一直做画框买画材的店关门了。因为疫情以来客源减少,老板阿姨最终没法承受房租决定关店。徐毛毛觉得很伤心,很失落,因为 “这些年人来来去去,在北京陪我最长时间的其实是那个阿姨”。她一路上忍不住想到很多伤感的事,那些想留下但不断失去的东西。
然后她回到了家,她交往七年的女朋友会在五点半下班到家。她会先准备晚饭,然后是女朋友第二天的午饭。吃完饭她们会一起看个电影,或者分别画画、弹琴、做拼图。女朋友也是乌鲁木齐人,她们两个家庭已经揉到了一起,没法分割。“完全的信任”、“稳健”,天蝎座的徐毛毛这么形容现在的亲密关系状态。
有了家的徐毛毛,觉得安全,也想要更多。她尝试着和世界发生更多的连接,也想看看当自己摘下面具,这个世界能不能也对她伸出手来。
徐毛毛个展《你问,我就会说》正在十点睡觉·山木(北京坊空间)展出,
展期延长至7月18日,策展人李旸(Alexwood)。
以下是部分开幕现场照片:











// 作者:Alexwood
// 编辑:赵四,Alexwood
// 排版:赵四,素鸡
//头图:徐毛毛作品
//照片提供:十点睡觉
BIE别的女孩致力于呈现一切女性视角的探索,支持女性/酷儿艺术家创作,为所有女性主义创作者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一起书写 HERstory。
我们相信智识,推崇创造,鼓励质疑,以独立的思考、先锋的态度与多元的性别观点,为每一位别的女孩带来灵感、智慧与勇气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IE别的女孩
BIE GIRLS is a sub-community of BIE Biede that covers gender-related content, aiming to explore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Topics in this community range from self-grow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 cognition, all the way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rt. We believe in wisdom, advocate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question reality. We work to bring inspiration, wisdom and courage to every BIE girl via independent thinking, a pioneering attitude and diversified views on gender.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