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不适合旅居的10个原因(高敏感I人版)
结束了巴厘岛的旅行,意外的是这趟行程没有想象中的“高能量”和“修养身心”,在中途就让我产生了想离开的情绪。这背后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上:最近事情比较多,不在旅游状态。
客观上:雨季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让出行体验大打折扣。作为高敏感I人,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蚊虫多我可以接受,但是蚂蚁多我不能忍,动不动爬上身,看见蚂蚁就觉得浑身痒。
第二,整个巴厘岛给我一种在自然景观之上人造一个网红度假村的感觉。很多知名自然景点都被旅游业承包了,商业化严重。
第三,物价不便宜。我知道也有便宜的区域,但是要仔细找。日常随便去一家店,常常有种还在上海消费的错觉,在这里是享受不到“货币套利”的。甚至有次一碗米饭收了我13rmb🥲
第四,割裂感。泰国也欧美人多,但是很多餐厅和街边小店本地人也消费得起,但是在巴厘岛,这样的地方只有外国人。本地人做服务业更多一些,大部分人对你的礼貌热情,让我感觉因为我是“消费者”,“钱袋子”。
第五,交通不便。一个小岛能有堵车现象,也是难得。摩托车多了以后,一来吵,二来走在路上很没安全感,三来摩托尾气吸多了不舒服。我对声音和气味都敏感的人,每天走在路上小心翼翼。想去个感兴趣的地方一搜一个小时起步,瞬间不想去了。

第六,街道太脏了(特别下雨天)。我不是一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但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精致店铺外,其他地方都脏乎乎的,再加上热带地区叠加蚂蚁蚊虫多,感觉自己每天都脏脏的。

第七,没有喜欢的社区文化。这里的社区主要就是欧美数字游民为主了吧,当然也有一些亚洲无业游民➕裸辞博主们,还有搞瑜伽疗愈身心灵的。在泰国还能交到聊得来的泰国朋友,但是在巴厘岛,好像挺难交到本地朋友的?
第八,对身心灵无感。很努力去尝试体验了,没感受到什么能量场(可能我本身对这些东西持怀疑态度)。


第九,文娱活动少。这边的娱乐活动以户外运动健身和party、social、瑜伽为主。我喜欢的市集活动、Jazz music和各种文艺活动少了很多(对比之下,清迈的文艺活动丰富太多)。
第十,对比其他东南亚的海滩,巴厘岛的海滩感觉很一般(优点是适合冲浪),尤其雨季真的很脏。





以上仅代表个人感受,如果你很喜欢巴厘岛,那很棒,说明这个地方跟你气场合。Peace❤️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