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多‧雷尼 (Guido Reni):《屠殺無辜》

Anders
·
·
IPFS
·
在《賢士朝拜》和《逃亡埃及》裡,賢士在希律王面前打聽耶穌的降生之地,並答應會告訴他嬰兒的下落。 但是,賢士因神托夢而保守了秘密。 西律王覺得被賢士愚弄,勃然大怒,派人將伯利恆城裡及周圍領地的兩歲以下的男孩斬盡殺絕。 於是,人們在拉瑪聽見尖叫聲、哭聲和哀嚎聲 : 拉結為她死去的孩子而哭泣。 但約瑟一家已經逃往埃及。
圭多‧雷尼 (Guido Reni),《屠殺無辜》,1611, 布上油畫, 268 x 170 cm, 義大利博洛尼亞國家美術館

此畫雖然沒有被列為最悲慘的作品,但在當時也被視為宗教畫作裡的大作。 它是為博洛尼亞聖多明尼克教堂(San Domenico de Bologne)而作,現藏於同一城市的國家美術館。

圭多·雷尼(1575-1642)是巴洛克美學的代表者,他想再現人類的瘋狂,於是將母愛的偉大和屠殺孩子的罪行對峙。 畫面不誇張、不造作,構圖的嚴謹讓所有畫面人物都顯得焦灼不安。 而我們在欣賞此畫時,卻無法感受殘酷的屠殺,相反,會有一種欣賞戲劇的感覺。 於是,我們和畫面中的殺戮產生了距離。 所以,圭多·雷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歷史深處的屠殺本身,我們也聽不到人物受難而恐懼的喊叫,更難以捉摸上帝的意願。

作品整體來說很和諧,我們可以至下而上地欣賞它。 地面上,第一時間死去的孩童已經無法挽救 ; 畫面的中央是盲目的屠殺 ; 天上是變成神的小小殉難者。 不同的殘忍情節強烈刺激著我們的眼睛: 畫面中央兩位母親正竭力保護著孩子,而冷酷的劊子手將匕首刺向可憐的孩子; 另一位母親在無力地禱告,她的眼睛仰望著無動於衷的天空。 整個畫面安排嚴謹而周密而不混亂,畫家充分發揮了巴洛克美學的戲劇性效果,將雜亂無序的感覺和畫面的緊張騷動迸發出來。 於是整幅畫面用色自如,由下而上,從喧囂吵雜的色彩到藍色透明的天空。 至於畫面的用光則呈現純粹的戲劇效果,光線同時來自畫面右邊和下方。

兩位哀求的母親,一個紅色著裝,一個是黃色著裝,她們紅黃手臂之間,是一張被正面光源照亮的年輕女子的美麗面容。 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她不再懇求,當劊子手的匕首正刺向他的孩子時,她雙手相握,意志幻滅,知道奇蹟不會發生。

垂直落下的匕首被安排在構圖中央,它強調了將畫面一分為二的垂直線,同時也和殺人士兵們的手臂構成了一個十字狀。 在這紛亂猖獗的場景裡,這致命的凶器讓畫面左後平衡。 婦人伸出的手臂,讓畫面中央產生一個缺口,手臂體現了微不足道的捍衛,但卻充滿弱小者的震撼。

畫面右邊,母親好似可以掙脫劊子手而逃跑,無辜的孩子仰望著天空,預示了他殉道的必然性。 慘烈的場面讓我們看見逃逸在最前面的絕望的老婦(祖母?)。

任何逃脫的可能性都被畫面的這條地平線阻止了。 畫面最左邊,被拉著頭髮的母親正好處於地平線的延伸處,女子的頭髮被劊子手殘暴地拽住,剎那間,她的臉孔充滿懼怕和失望。

天上是兩個小小的、懷抱棕櫚葉的無辜殉難者,他們和畫面下端倒下的兩具可憐的屍體相呼應。 《舊約》裡聳人聽聞的野蠻性纏繞著基督教的信仰。相反,《新約》的回答卻很明確 : 殉道是為了拯救靈魂。 整幅畫面,這個回答被由下而上的結構所強調,貫穿畫面中的曲線,從人類大地伸向上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nders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