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台灣 萊豬公投 不同意禁止萊豬的思路

1.萊克多巴胺在科學面上的事實是比較明確的
聯合國CODEX有明確的殘留標準
而衛福部也有因應國人的食用習慣,降低腎臟的容許量至40ppb
2.台灣進口豬只占10%, (見上圖)美豬只佔進口量的13%
而根據政府網站 豬肉儀表板
今年至今都沒有檢驗出萊克多巴胺
目前看來萊豬的價格並沒有明顯的優勢,進口商如果沒有明顯誘因
是不需要進口萊豬徒增商業風險的,直接進最有價格優勢的加拿大豬即可
反對萊豬最強的理由有三
1.標示問題
2.歐盟等國未開放
3.缺乏長期攝取報告
當然所有食品添加物確實都有未知的長期食安風險,但是在美國已經食用多年
相當於有如此長時間多人數的肉身測試,已經把未知的風險降低了許多
而標示問題確實對於軍人有不透明的問題
不過因為前述,食安風險相對小 還算可以接受。
歐盟反對的理由主要也是沒有開放的動機跟反對非自然的添加
當然,一個同樣的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用一個可以接受的食安風險換到了什麼?
如果什麼都換不到那當然沒有開放的必要
關於這點 葛來儀說的很清楚
反萊豬公投若過 葛來儀:台美將重回沒有TIFA狀態
開放萊豬後也重啟了雙邊TIFA會議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依目前的台美關係達到新的高度,也能期待台美TIFA乃至於自由貿易協定(FTA)
但禁止萊豬則TIFA乃至FTA都不大可能了
有人把萊豬牽扯到國家安全是有點期待過度了,美國國防外交與經貿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萊豬如果能夠多爭取幾位參議員的支持意願就已經很不錯了
總和來說就是用可接受的食安風險換取跟美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TIFA乃至FTA
這是我個人覺得可以接受的交換,
而在已經開放的基礎上重新禁止,更有商業誠信的問題。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