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舊人打卡|寫給讀者的:嘿,謝謝你成為我的讀者!
我並不打算更動我的關於我,純粹作為一封寫給讀者的信,在我待在matters一年半的時間裡!
關於「讀者」,我是這麼解釋的:他看見你的文字,他喜歡你的文字,他留在你的頁面,他記得打開你的文章,他閱讀、他支持、他鼓勵,那麼,他就是你的讀者了!(若是幸運點,如我遇到了幾個不離不棄的,或者遇到幾個還聊得來變成了朋友的,那麼讀者也就會成為朋友了。)
來到matters以前,我有一些長期閱讀我的文字但很少互動的「臉友」,不論我寫什麼總是無法得到共鳴、很少有過分享轉發,很難能被青睞,連幫著寫著推薦書、推薦電影或電視的文章,都很像寫不到出版社、電影公司、電視台的心坎上,永遠無法成為被看見的那個。(是,別擔心,被看見是偶然,不被看見的才是正常。)
我從十九歲寫影視心得到今年滿四十二歲,你有聽過我/換日線(不是天下雜誌那個換日線crossing)/Sunline,比較有可能的是,我們看的電視電影屬性一樣,所以你曾經有讀過我寫的東西,如果不巧你覺得我好像有著什麼一席之地,那一定是你的錯覺,就像誰曾經認為「阿線反正很多人拍手、支持了,夠多了不用再給他什麼了。」都會讓我哭笑不得!
我比較願意相信的事是:我從來都不是那個會被太多眼光注視的人,什麼被挑選的推薦,大概只有在這一年多來在方格子裡三篇文章裡會被挑選中的機率,其他的時候,我的文字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雞肋般存在,要有什麼見天日的機會,大概也只有在matters曾經有過那麼幾個月的台灣被拍手的第一名之類的。
如果你讀到這裡,感覺我是如此的妄自菲薄,或是無病呻吟,那你可能只看見你那個角度的我。如果要為我自己找個什麼座右銘可能其中有過:願意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不會輕易地被擊垮,了解自己永遠是最佳的防禦。(這麼說又太勵志了些,但寫字/人生的路上,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我來matters,寫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文章,我在很多人的文字裡感覺到「青年們」的徬徨,有時我會像拆彈專家那樣,一一找到切入點,拆去那些引爆自我質疑顆炸彈,希望可以輕輕卸下不論在寫作或在生活面上,有那麼一些人找不到方法相信自己的沉重行囊,也許會有一些人會想問我:「你憑什麼做一個說教的人。」但我始終希望我無助的人生裡,曾有那麼一個大人、一個過來人,用溫柔的擁抱告訴我:「嘿!不要怕,你有時候得要好好的相信自己一下下!」那麼也許我就不會支撐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感到無比的絕望。
我來matters,寫了很多關於網路互動的觀察,試圖拆解著現代人在數位時代裡擁抱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還能追回什麼,或者還能在這樣的時代裡,與人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我擅於觀察人的互動、人的行為模式,曾經想以「數位時代前後的人類行為模式」做為研究主題,但從來不擅長考試,沒有考上哪所研究所,跟哪個教授研究這樣的模式裡,人們在關係裡的變動。有時候寫出一些觀察後的「現象」,常不小心踩到現代人的痛楚,很容易被歸納成一種奇怪的角色:「阿線一定是太寂寞了,才會老是講那些互動不互動的事。」
我的確沒有什麼太多深交而且過於緊密的朋友。我在群體裡甚至是維持著我的朋友間彼此不超過三層的關係,也就是我認識甲、乙、丙,但甲也許認識乙,不一定認識丙,他們兩不可能三者都認識彼此。在我觀察人與人交流的模式裡,群體意識是最容易左右事件發展的要件,我會盡可能的讓我的人際關係維持在一個,我不會在甲、乙之中談論丙,我不會說甲的不是給乙、丙聽(如果有,一定是講好事。)我不會透過任何一個人打聽其他人的事。
但我並不會因為這樣的人際互動減少、不在群體裡,而感到寂寞。如果人能擁有很多個座右銘,另一個我會相信的事是:學會獨處是人生中必然重要的事。
我不感到寂寞,因為我有非常會找樂子的腦袋和行動力,無時無刻都想找些有趣的事做。所以我讀書、看電影、看電視、打手遊、聽音樂、做運動(騎單車、游泳、跑健身房)、作菜、逛傳統市場、攝影、寫字、做手工、畫畫、設計產品、研究網頁設計、架部落格、玩所有網路上新的服務⋯⋯
我不偏向「一定要寫什麼」,我所寫的全部都跟我的生活有關,如果你不巧讀到我寫的「自律」而追蹤了我,你可能會沒有興趣讀我寫的同性小說;如果你只是想看我的接案人生,那請你務必一定要加入我的圍爐(我有時候喜歡偷塞一些什麼驚喜在裡頭);如果你很隨性地點開了我寫的書籍、電影、電視心得,你一定會沒有興趣讀我所寫的心靈雞湯;如果你只是覺得我字寫得還不錯想跟我做朋友,那麼還得請你、麻煩、務必不要跟我裝熟,好像你有多麼了解我,我想我敏感的神經只要一被碰到,一定會給你很冷且無情的回應,某些時刻我們得理解透過閱讀、交談,我們才有可能「慢慢地」去「認識」一個人,而不是從這些文字裡「定義」一個人。
我的追蹤數截至2021.05.18的清晨2:00是1.72K,但每日願意閱讀我、給我拍手的人,可能不及30個。但無論如何,我都誠摯的感謝願意閱讀、給我鼓勵、支持的人。
初來matters的時候我曾經說過:「要擴大讀者群,作者才有可能被支持起來。因為沒有人能要求每一個讀者每一天、每一篇,都會完全喜愛,也沒有人真的有空把每一個人、每一天的作品都讀完。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讀者、創造出更強大的閱讀力。」
我的確完成了我的實驗:用讀者數堆疊閱讀數,哪怕是這麼少之又少的,它都印證了,像我這樣的作者,即使不與人過分的往來、不做太社交的互動,我都有機會在茫茫人海裡找到幾個願意跟隨我的文字的讀者,願意衷心待在我身旁,等著我以文字回報那些相伴。
我不是個討喜的作者,也不是一個寫作得非常好的人,更不是一個喜歡待在群體裡那種合群的人;我喜歡走自己的路,看路上的風景,然後分享給身邊所有的人,如果你不巧覺得我的旅程很有趣,我也歡迎你跟著我一起,看著我看到的美麗。
不過,套句我跟其他想跟我自由行的朋友說的話:「我的旅行超無聊的說,你要受得了。」朋友們都說:「不會啊!看你的行程都很有趣啊!」
「那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人、會找有趣的事做。」我說!
你想好跟著我一起旅行了嗎?
如果還能有一句座右銘,那應當是這一句了:
走吧!起身了
圖:20210328興達港觀光漁市旁的漁船(看那標語多有趣)Canon EOSM50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