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視障臨床心理師逐字稿

陶樂思
·
·
IPFS
從Jennifer的生命故事,我看見一個不斷突破限制性信念藩籬的勇敢女孩。

作者案:昨天上載了訪問視障臨床心理師Jennifer的節目。有興趣的朋友可點進以下連結:youtu.be/QpUmNyxvMdk


由於節目以粵語進行,以下逐字稿期望能照顧到非粵語群體的需要。

這次非常幸運得到Jennifer願意抽出時間接受訪問。她擔任私人執業臨床心理師已經接近二十年。在她身上,最容易感受到的特質就是勇敢與沉著。她好像總是不會被困難嚇退,反而會想出各種辦法克服困難。究竟接近二十年的私人執業,她是如何一路走來呢?

以下對話中,樂是我自己,而Jennifer則是受訪者。

樂:Jennifer,很高興你能接受訪問。首先能否向聽眾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呢?

Jennifer:當然可以啦!我叫Jennifer。熟悉我的人會暱稱我花花。我是在香港出生,香港成長的人。八歲時因藥物敏感症變成視障。但我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入讀主流學校。中學時前往加拿大升學。2014年回香港工作至今。

樂:之前和你聊天得知你從事臨床心理輔導行業已經接近二十年。能否簡介一下你受訓及入行成為臨床心理師的經過呢?

Jennifer: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我八歲之前成績並不理想。到了中學之後成績顯著改善,後來獲得獎學金入讀大學。在中學時,身邊朋友和老師已經表示我很適合擔任輔導工作。因為同學們遇到問題時,都喜歡找我諮商。我在大學同時主修了心理系和經濟系。在大學實習時已經接觸到輔導工作。選擇成為臨床心理師,是慢慢認識自己之後,發現很喜歡做幫助他人的工作,也在輔導工作中得到很多滿足感。可以說,走上臨床心理輔導的職涯路,是緩慢但很自然的發展。

樂:擔任臨床心理師的視障者絕無僅有。加上視障者就業又比一般人困難。當年你選擇入行的時候,你身邊的親友有何看法呢?

Jennifer:哈哈!你不問,我也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呢!由於擔任輔導工作是經歷了從義務工作開始,慢慢累積經驗與人脈的過程,整個過程緩慢而自然,所以最終成為臨床心理師也很自然和順暢。至於身邊親友的看法,也非常感恩。我的朋友當中,從小學同學到大學同學,都很一致地認為心理輔導工作是我的天職。所以身邊親友對我入行都非常支持。

樂:你是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師,能否告訴大家你如何找到服務對象呢?

Jennifer:執業至今我並沒有賣廣告,也沒有刻意推廣業務。就連個人網站都沒有。對於熟悉的朋友,我會免費幫助他們。受過我幫助的朋友們若發現自己的生活圈子裡有輔導需要的人,就會轉介給我。接受過我輔導而覺得有幫助的病人們,當發現自己生活圈子裡有需要心理輔導的人,也會轉介給我。再後來,一些醫生發現自己的病人有心理輔導需要,也會轉介給我。我主要是靠口碑得到越來越多服務對象。

樂:執業至今遇過那些困難呢?你又是如何克服它們?

Jennifer:哈哈!困難一定有啦!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面對困難的態度。我相信每個困難都有它的解決方法。對視障者而言,處理手寫文件是其中一個重要挑戰。但我的病人們也會用手寫方式提交同意書。後來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得到病人的口頭同意之後,就用電腦填妥同意書並打印出來給病人簽署。為了能獨立地處理文件,我會在文件夾上貼上點字標記,也會把文件數位化方便自己處理。除了文件以外,視障者無法透過眼睛來觀察病人的表情和動作。我也曾經因此而憂慮,並且詢問大學教授這個缺陷會否成為執業的障礙。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那個教授卻輕鬆地告訴我,這不是問題。我開始時也半信半疑。但在擔任輔導工作之後,我才明白肉眼觀察只是了解病人的其中一個方式。了解病人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用心與病人取得連結。我認為遇到困難時積極尋找解方很重要。若找不到的話,就自己創造解方吧。

樂:那麼執業至今,有沒有遇到過令你感動或鼓舞的時刻呢?

Jennifer:當然有。整個輔導職涯可算是充滿鼓舞,且為我帶來源源不絕的能量與動力。每次看見病人因我的輔導而有一點進展,我就會感到十分鼓舞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一次到台中山區進行義診。我的服務對象是一名八十多歲的老伯伯。他的生命有很多糾結,而且非常抑鬱以致不想生存下去。當地同工用了很多方法都無法改善。一開始面對這個個案,最大的挑戰是伯伯只會說台語而我只會說國語。我們只能用文字溝通。但伯伯寫字我又看不見。最後得到一名義工幫忙。伯伯寫的字由義工讀給我聽,然後我在手機用語音轉文字的方法寫回應給伯伯。第一次會面之後,伯伯受到鼓勵變得開心了,而且還盼望第二次會面。到我要離開台灣時,伯伯寫了一句話給我:「我會勇敢地活下去。」當時我非常感動,也回應他說:「以你為榮。」我們這次對話的字條一直放在伯伯的房間。有人會認為我的工作接觸到的都是生離死別之類的不開心情境,時間久了會不會自己都變得很灰。我卻覺得雖然從事輔導工作這麼久,我依然是充滿動力的。

樂:你認為成為一個臨床心理師需要具備怎樣的特質呢?

Jennifer:要真正幫到病人,心理師與病人之間,需要建立心與心的連結。所以一個好的臨床心理師,需要不吝嗇地用心幫助他人。心理輔導是照顧人的工作。而照顧人需包括照顧他人與照顧自己。因此,要真正幫助到他人,懂得照顧自己也十分重要。此外,謙卑、樂於持續學習,以及對他人保持開放心態也是一個好的臨床心理師不能缺少的特質。

樂:若有視障者有志成為臨床心理師,你有什麼想對他們說呢?

Jennifer:若你有志成為臨床心理師,那就勇敢地去實踐吧。不要被視障困住自己,相信自己有視障就做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只是做不到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千萬不要因視障而或個圓圈框住自己。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標籤這東西,若你不相信它,它就不存在了。

樂:非常感謝你接受訪問。相信今天的訪問會對很多聽見的人,提供很有價值的內容。

Jennifer:不客氣。

後記:我很多時也不知不覺地以視障劃了個圈圈框住自己。與Jennifer的訪談,正好給我很寶貴的提醒。即便視障會為生活帶來不少挑戰,但正如Jennifer所說,每個困難都會有它的解方。什麼標籤,什麼限制,若你根本不相信它,它自然就不會影響到你。她的生命,就是不斷突破限制性信念。期望這次訪談,會為身處困境,或感到迷惘的你帶來一點助益。但願更多人有勇氣突破限制性信念的藩籬。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陶樂思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求知之旅
36 篇作品

閱讀《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的領悟:要挖到事業有成的寶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衝太歲的蛇年,我應該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