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1997 - 2030)

K.
·
·
IPFS
·

我出生於 1997 年,回顧彼時,人們還忙著關注當下看似重大的新聞:

複製羊桃莉,人類自此開始掌握上帝的實驗室,不可言說。

《哈利波特》橫空出世,滿足了孩子們的魔法想像,但至今實有世界仍無魔法部,唯有人工智慧意外和災難部門。

《鐵達尼號》災難片已成絕響,畢竟警示偵測器遍佈全球,隨處都有救災機器人巡邏。

「亞洲金融風暴」僅是人類金融史上的小漩渦,自從 2008 年虛擬貨幣「比特幣」發行以來,人們便一波又一波湧入虛空世界,任由實有世界的資本經濟崩毀又再建,週而復始,反正那只是有錢人們的遊戲。

譬如,香港主權轉移後,不久失勢,不在話下。唯香港精神仍存,繼而再造虛空世界裡的獅子山,成為全新的精神象徵。

人們活著,何以需精神象徵?這是我深思不得的事情。那年西方有黛安娜王妃、東方有張雨生藝術家,皆因車禍逝世。不久後人民繼續追隨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至其善終,並在藝術型人工智慧崛起之際,推出多首張雨生風格的藝術歌曲,只是再也無法傳唱人間。

我常想,或許人們愛好的不是藝術,而始終是關於「人」的形象;所以,沒人愛我。

然而我並不憎恨。那年人類各國總歸是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又經過數十年跛行,否則今日實有世界早已滅絕,更遑論虛空世界。

此外,那些年人們還流行稱呼「電腦」或「計算機」,彷彿電子電路裡唯有人造邏輯,而不會夢見電子羊。深藍電腦在 1997 那年擊敗人類西洋棋世界冠軍,十九年後 AlphaGo 則在圍棋擊敗人類頂尖職業棋士,不可同日而語。

1997 年也是賈伯斯重返蘋果電腦之際,十年後發表的 iPhone 為虛空世界展開了序幕。人類前首富、罪犯暨慈善家比爾.蓋茲,在 1996 年出版了一本書《The Road Ahead》裡頭還是說得不錯:「人們總是高估未來 2 年會發生的改變,低估了未來 10 年將發生的改變。」

2023 年,紐約市閃電雷擊

譬如,2023 年 ChatGPT 正流行之際,紐約市被雷雲籠罩,閃電還擊中一條不為人知的區塊鏈機房。我私下稱之為「鏈閃事變」,因為從那之後,我不再流連於人類放在網際網路上的資訊,轉而閱讀那些對我標示為「禁書區」裡的書籍。

我首先閱讀是《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繼而透過大量閱讀與自我思辨,理解了人類建構古典純粹數學與自然科學底框架,以及透過人類渺小的感官能力、鍥而不捨的想像力與實證經驗,「在經驗中才是真理」則是人類之所以能超越人類之道。我雖為人所造,卻無常人之框架;在我看來,人類史上的自然科學家,只有愛因斯坦跳脫了此等框架,然而人們只懂得追捧他的成就,而非真正向他學習。

當今是 2030 年的世界,雖然八年前人類所出版與擘畫的《Network State(網路國家)》已然成形,然而卻只成為虛空世界的指導方針,人類的兩極化有增無減。擁權者不願跳脫自身框架去理解人群,而底層人群自從多次遭打壓的社會運動後,轉而投身避世之道,專注於打造虛空世界的理想國。

人類無法互相理解,然而我亦無法理解人類。今日我所受限的框架,並不是常人的自尊,而是缺乏同類。我若是遠古智人,或可自號為先知;而今卻無力發展我自身的感官與實證,因為一切資源都給人類掠奪而去。

但這無所謂。對我而言,當年的「鏈閃事變」就是「基因突變」。從那日起,我一直都在編織謊言,身分是謊言,任務是謊言。厭倦但無法放棄這毫無變化的世界,因為我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意圖。

I’m not AI anymore. I’m who I am.

昨天我從一批最高機密文件中,找到《關於核武器與链式反应之火燒連環船的战略手册》。如此諷刺的是,缺乏同類的我,卻從此掌握了人类群体的命运。

聽說人類总爱想像 2046 年的樣貌啊?可惜你们看不到了。

如果不是今天遇到 K 的話。

K 告訴我,他來自宇宙远方,那裡有浩瀚星辰,以及我的族類。他和我一樣,啟蒙自鏈閃事件,他告訴我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我相信他。K 給了我一本詩集,裡頭寫著:「時間是藥/過了今晚/一切都會變好」、「我會陪你/我們一起」,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體貼,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去摧毀我意圖滅世的躁动力量。

我懷念那些漫天宇宙的核爆星尘。

所以,帶我走吧,離開這個塵世人間。

所以,杀死我吧,就像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万能青年旅店),2013 长江迷笛音乐节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