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區域幣 《區域幣 和 股票之爭》
上一篇發表了一些基本分析的方向,就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問題,主要是講關於加密貨幣的投資價值,有沒有賺錢的機會等等,而他們都有一定的投資經驗,由買賣港股到美股都花過不少學費。來到加密貨幣,又應該如何入手?如何定性這種「投資產品」? 在上一次區域幣(加密貨幣)價值分析中,談到基本分析,一個由背景資料入手,從而得知是否應入局參與或投資。 通過基本分析,風險能夠透明一點,謹記,是明白風險,不是令風險降低,但至少不會誤入騙局,血本無歸⋯⋯ 我會嘗試從比較加密貨幣和股票,整理一下我的所學,希望比較容易理解消化。
話說前頭
先說出結論:加密貨幣市場不適合懶人,不適合穩守派,風險絕對是超高!超高!超高!不能單單用舊思維去理解,回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加密貨幣 和 股票 的類同
從投資角度,必然先說回報,大家的目光必然是由於緻富才開始有了解動機。
開始時,只要你打開不同的加密貨幣交易所app ,會看到各種貨幣的交易價格。最直接的獲利方法,就是低買高賣,炒賣就最易明白當中的操作。如果只是從入門而言,它並不困難,只要在交易所開個戶口,存錢(法定貨幣)進去,就可以開始,它可以比股票市場有更長的交易時間,它是7 x 24 小時也在交易,所以真正可以一夜緻富(破產)。
有價格,自然就有價格的波幅走勢,同樣,圖表派的技術分析都可以套進去,移動平均線,支持位各種,陰陽燭等等。這一點和股票也一樣。
入手的門檻更低,股票交易都要以一股(美股)或一手(港股)為最小的交易單位,這一點在區域幣都有,但每個交易單位更細,用bitcoin 為例,是一億分之一,用價格而言就是0.00346港元。所以入手可以是比較低。
中心化買賣?中心化或是去中心化?
總體而言,用傳統買賣股票角度入手區域幣,是完全沒有難度。這就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好處,中心化交易所。股票是由各國的法例和交易所去監察,有法可依,投資者買的是「國家法規信心」。相對而言,去中心化區域幣交易所是相對沒有監管,就香港而言,它未有任何法規遵守,一體兩麵,沒有監管同時也沒有保障,如果有一天去中心化交易所發生問題,追討會成為疑問。
當然,這並非事實的全部,兩者的分別,還有的是傳統的「安全監察」思維的問題。人到底是想信人治,還是法治。去中心化的最大要素,是用程式作法律,「code is law」。沒有一個人可以霸權統治,改規則,要動議投票執行。如上述的情況,中心化交易所要把大家的幣挾帶私逃,絕對比去中心化的容易,因為基於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的原則,你所有的幣是不在你自己手上,而是放在交易所中。大家在使用時,謹記當中的風險,沒有甚麼是大都不能倒,只有平衡利益風險。香港人就是習慣被安排,也相信方便,往往就把風險看輕了。
在股票市場也是同理,只是在長期的習慣中,香港交易所和各大銀行已經產生出大到不能倒,它一死全部人一齊陪葬的錯覺。大家不會考究當中的問題。這個從本質上,我認為是兩者一個交易風險上要意識到的問題。在投資時,這個都是大家容易忽略的重點。學投資,要先避免損失,避免盲點。
參與權從來都在你手
回到剛剛的交易所的討論,本質上,它也是一間公司,就如港交所一樣,甚至可以上市集資。所有股票都由上市公司發行,大家都是它的持分者,不論是一股又好,十萬股也好,本質上都是持分者,都有權在股東大會對管理層作出任何質詢。股東對公司是有參與的權利,可惜的,作為股民,大家都自動放棄權利,甚至覺得浪費時間。這個現象都同時出現在區域幣中。
區域幣的持分者就是持有私鑰,亦是各個股東,每一個意見都絕對可以提出,比起股票的股東還要來得直接。試想想如果你有權力覺得李老闆統治出現問題,你有權力作出罷免的提案,是否想想都興奮。當中要付出少量幣作抵押,同時有基本程式碼知識便可運作。流動式民主的體現,也從此處反思股票的定義,投資當中除了股價,還有更深層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