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

行者
·
·
IPFS
·

『規劃』是職場人常掛嘴邊的一種進行式『管理活動』,也是工程界在執行案件初期的運作模式,它是現代管理學說的一環,在達成目的目標上的擬定執行策略、方法及步驟,也是「管理學」上,一系列的功能之一。

不論你處在哪一個群體,只要是負責管理職的,都該有規劃能力,哪怕是業主端或是承攬商、再承攬商,都是一樣的受薪管理職,尤其工程界!

在某個大型建案初期規劃會議中,CEO提出了一個超級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本案諸多障礙及施工危險度高,要更注意周邊的行人安全,及高樓掉落物的不確定風險因素,而腹地也侷限了施工上的效率,困難度自然提高了許多。

英明的CEO提出一個無可救藥的idea!這當然是高危險又不可行的想法,但還是當議題討論,而另一個方法當然也是危險,因為事後經驗豐富的小包老闆認為,沒人敢如此執行的,萬一不慎掉落地面人員傷亡誰擔的起,人命關天而工事沒必要搞的這麼複雜危險,當然,配合CEO天馬行空的繞一大圈之後,最終還是配合現場正常的需求方案執行。

當然,這方法是小陳第一次提出來的方法,只是被CEO繞了一段時日之後還是被引用了,浪費了幾個月的討論在討論還是回到了原點,職場上這種配合演戲詐領薪水的戲碼經常在發生,而且你必須不形於色的努力配合著演,否則高層看不見台階就會對你不利,只是開著束手無策的會議對小陳來說是最噁心的時刻。

這個案子當時號稱地球某個座標位置最大商辦大樓,過程千奇百怪的劇情不勝枚舉,不過最後也還是安全下莊,只不過業務在競標過程中削價嚴重,當然最終還是老闆同意決標的,老闆為了衝業績年產量,當然寸步不讓的削價競爭!而業主發包單位也是老練的狐狸,可想而知過程的誘因話術攻防,促使了總價與市場價格價差快兩億的結果,這種虧本的生意也在當年被其他廠商拿來當茶餘飯後的笑話嘲諷!

不過也讓老闆再次達成大型建案工程實績的口碑,長遠效應來看也是值得的,至少這種開疆拓土的霸氣精神是當時所有競標廠商所怯步的決定。

除了大型建案人力的配置必須符合管理需求之外,小型建案幾乎一兩個人力就必須全盤搞定,但大部分可以獨當一面的人力不多,綜觀其他同業也大概是如此配置,這可能是這個行業初期的管理型態已經根深蒂固的原因,業界也就延續這樣的傳統足跡。

而如果各建案不怎麼順利又遇老闆在開疆拓土遇上瓶頸,CEO在會議上自然而然就會釋放出嚴肅的氣氛,這時候如果替團隊爭取權力或福利的話,通常是最不受重視的議題。

老闆正在轉型上下功夫,高層更不會專注在本業人力多寡良莠的問題上,轉型的焦點會讓高層緊繃情緒,忽略本業的管理能量維繫,當然也就束制了任何嚐試或專注在改善的策略上,這時候噤若寒蟬的EQ都落在幹部臉上一覽無遺,而關心本業工程管理的建言,就常常被高層的情緒所擱置,因為都在轉型,只有轉型成功才能改善一切詬病…。

但其實能力及人力的整合問題沒有解決,未來想隨時解決的話,它可能又朝另一個連鎖性去影響更深的層次,等你遇見問題爆發的時後,也可能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結果了。

在本業裡很多問題不只是外部的問題,內部也是有非常多的長期詬病,例如缺失無法馬上在工廠改善,大部分必須等到工地發現之後的反應,內部才會知道原因!而內部主管習慣遷怒於工地的習性,導致高層也漠視內部長期品管的問題,雖然不能說沒有要求改善,但問題卻不斷的發生,造成工地外部與公司內部長期的對立氛圍,而你的外部權力變成必須解決內部造成的問題,權力才會因此而慢慢生成!

這也是外部人員抱怨的主因,兩個主觀強烈對立的部門,必須要有一個客觀的決策高層來平衡運作整合,這個高層如果有一個優柔寡斷的主觀性格,那對立就永遠存在不會消失,而通常干預主觀的運作模式這個人就是皇上,所以CEO也只是長期不敢突破現狀的一個傀儡而已,說穿了也是沒有改變及扭轉乾坤的能力,久而久之戀棧的樣貌就是如此的鮮明,無能也就成為事實。

在這種氛圍的工作環境學會承擔所謂的責任,就變成一股外部的『專業素養』,如果你願意承擔內部的錯,高層就能信任你外部的對,融入這樣的觀念才能算是忠誠的外部人員,而內部人員也習慣了這樣的文化,可見想解決問題的權力是因此得來的,是要經過這種文化歷練才行!

什麼樣的解決方式都要經過高層同意才能立即執行,你的方式就算再好再快,只要牽扯到修繕費用就不能馬上決定,不然被限制權力就只能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做慢或做不好還是你的問題,這是慣性的問題所在!

而做的好就是高層的領導有方!這種「彼得原理」現象、心態,是在「不能勝任」的管理模式中生成的,雖然養成這種文化非單單是CEO的責任,但CEO沒能力改變這種氛圍卻造成所謂的「彼得原理」現象,坐在「不能勝任」的高階職位,慢慢就變成組織改革、觀念更新的障礙物!

反之,身在這種被鞏固的「彼得原理」態勢中,如果能習慣揹高層的黑鍋,那你才會是得力的助手,權力也才能放心的賦予,因為非你意見造成的皮漏你敢承擔,高層才能持續高枕無憂,這是職場上很廣泛的意識型態,已經存在超過50年,這是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在1969年就出版的一本同名書所揭露的,「無能人物的理由及現象」,可見四海一家真的沒錯,通病無國界不分你我。

在可畏的「彼得原理」職場中,很多時候都在慫恿人性去發展一些無可救藥的本事,讓人內心沉重不安何止職場,而世俗的教育卻又讓人常常看不見世界的原貌!

歷史是人類記取教訓的一劑良藥,但時代的變遷及權力的交融,狹隘跟廣義的記錄,都令人喪志的眼花撩亂…最後你會發現,你想解決的問題,對皇上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行者生命的旅程是靈性提升的唯一路徑,既來之則安之! 所有的靈魂都為自己所鋪陳的負責,藉由三合一的身軀體驗世界,你保有向上的決心也自主著向下沉淪的抉擇,當然,中途放棄並非完美。 你還有更好的認知 每個生命都很精彩,每個人也都會成功,只是有些人需要更多的時間! 生命沒有終點站,它一直是這樣的存在...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然

二元世界

生命是一個創造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