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把大人的話不當一回事?
#HappyLunarNewYear
例子 1:
答應了孩子某件事,大人沒做到,導致孩子不開心。
孩子不開心,大人道歉的同時又要求「我都到道歉了你要原諒我啊」而且「你以前也做錯什麼事,我也還不是原諒你啊」這樣假同理的誤導只會讓孩子學會我同理別人,別人應該也要同理我。
甚至「我都到道歉了你要原諒我啊」只是在教孩子建立一種「自己道歉了,對方就一定要接受」的錯誤期待,而且加上這句「你以前也做錯什麼事,我也還不是原諒你啊」這樣根本不代表願意真實承認當下的錯誤,只是找各種理由推諉,而不是真心道歉。
孩子眼裡看到什麼?大腦是怎麼想的?內心是如何感受的?
例子 2:
要求孩子東西用完要物歸原處,大人自己卻為了方便東西這邊放那邊放。
孩子有了疑問,卻又跟孩子說因為這樣我待會要用比較方便。殊不知可能下次再用的時候已經不知何時了。
孩子眼裡看到什麼?大腦是怎麼想的?內心是如何感受的?
例子 3:
剛好這兩天看到的新聞,因為年節垃圾沒有收運,但平時的集中處仍被隨意丟棄了家用垃圾堆積成山,這已經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很多人還是不以為意。
大人要求孩子要遵守規則,這些隨意丟棄垃圾不遵守規則為求自己方便的大人呢?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在要求孩子遵守規則?自己都無法或不願意遵守規定,憑什麼要求孩子?
ok!Fine! 憑權威憑你是長輩
但,孩子眼裡看到什麼?大腦是怎麼想的?內心是如何感受的?
例子 4:
孩子所表達出來的話語或狀態不被接受反而還被責備。
在社交場合長輩問孩子:「這個阿姨漂亮嗎」這是很尷尬的問題
當孩子回:「不漂亮」
長輩:「你怎麼可以這樣亂講話,你應該要說漂亮」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輩以為自己在教孩子客套圓融的說話,實際上是不經意在教孩子說謊,同時更是在教孩子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學不會尊重別人。
有人問,有這麼嚴重嗎?有。
因為學習尊重他人的第一步是不遷就他人。如此一來可以保護自己同時能尊重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接著才有機會進入社會化的過程,運用更完整的說話方式,清楚的表達而不會造成彼此的不舒服。才是真正的尊重。一樣不能只做半套啊!
而在這樣的例子中,會問「這個阿姨漂亮嗎」「這個叔叔有沒有很帥」往往才是沒有社會化完全的結果,因為根本只是沒話題刻意想找話題,只是容易搞的氣氛更尷尬而已。
甚至很多日常中孩子「不要過來」第一次或許會比較大聲點,但不少大人都會說「沒關係啊!我只是...」「不可以那麼大聲」「我只是想要.....」的希望對方妥協;但,孩子都已經拒絕了。
難道,我們是在教孩子以後面對別人的拒絕,也可以「沒關係啊!我只是...」
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眼裡看到什麼?大腦是怎麼想的?內心是如何感受的?
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把大人的話不當一回事?
從大人自己不把自己的話和行為當一回事的時候開始。
再加上不把孩子的話當一回事的時候。
非常相信身教,因此大人自己言行有一致嗎?
希望孩子勇於承認錯誤並修正;大人自己卻找各種理由推諉?
道德勸說孩子要遵守生活中的約定;大人自己卻想盡辦法鑽漏洞?
期許孩子誠實;大人自己卻無法說到做到甚至教孩子說出不真實的內容?
希望孩子不要毛毛躁躁要有耐心;大人自己卻急性子沒耐性?
道德勸說孩子不要遇到事情就發脾氣;大人自己卻輕易爆怒?
期許孩子要有彈性面對生活挑戰;大人自己卻容易感到束手無策?
希望孩子要有獨立且多元思考的能力;大人自己卻容易被帶風向不懂查證只願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道德勸說孩子要同理心;大人自己卻無法同理孩子?
期許孩子要努力學習;大人自己卻停滯學習?
所以,需認清並非孩子長大了就不把大人的話當一回事,而是自己造成的。裡面涵蓋著彼此互動累積的結果。而不是那麼單純歸咎在「我們老了沒有用了講的話沒有人要聽」那麼簡單好嗎?
在我們社會主流文化傳統的教育觀念,很容易把教養跟處罰懲罰直接畫上等號,但這只是眾多的教養方式的其中一種,而且是不好的一種。
孩子會長大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再也沒有辦法用幼兒學齡階段那樣的威權哄騙便宜行事。
口口聲聲期許孩子獨立自主的大人,卻用各種理由搪塞敷衍,只為自己的方便,那麼言行不一的大人,是不是也讓孩子跟著錯亂?
當一切被看透,又有一句類似埋怨的話:「沒辦法,孩子會大我們會老,翅膀硬了,我們說的他都不聽了」實際上這句話就只是這樣教育觀念的副作用。以前可能要等到孩子離開身邊出了社會,現在可能國高中、甚至國小就會產生,只會越來快而已!
因此,並不是孩子不乖,不聽話,而是大人自己不把自己的話和行為當一回事、大人自己原則言行不一致造成結果。
小結一句直白的話,希望孩子守規矩;大人自己有守規矩嗎?還是為了大人就可以為了方便而便宜行事?
沒原則的教養、隨心所欲的自我合理化,只是讓大人在孩子的眼中信任感消逝、進一步失去安全感。
那是什麼原因會希望孩子把大人的話當一回事?方便管理。
那是什麼原因會希望孩子要乖要聽話?對,方便管理。
那是什麼原因會希望孩子意見不要那麼多?沒錯,也是方便管理。
針對方便管理,有朋友表示也為了方便訓話....
很多人會:「啊可是....」急著想解釋,先不急著可是。
仔細想想範圍先不要太大,家中所定下的規定又或者有多少對孩子脫口而出說的不可以不能做的事,有哪些是真的會造成孩子的生命安全危險?有哪些只是大人的擔心?
家中的規定是只有孩子要遵守還是大人也要遵守?對於社會的規定大人是否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仍然會遵守?還是選擇性的遵守?
有哪些是真的不可以?有哪些只是大人怕麻煩?
有哪些並非不可以並非不能,只是大人怕別人用「又是一個沒把孩子教好的家長」的眼光看待的狀態?
又有哪些只是為了想要快速達到大人的目的?
所以,大人希望說出來的話是有力度的讓人信服,還是只是仗著身為權力掌握者的讓孩子害怕?
試著持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不要成為自己小時候那種討厭的大人吧...
Be Happy
#責任釐清 #為自己負責任
#自我覺察 #內在安頓
#在安然無事中學習
#在風暴中才有能力實踐
#內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