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忍受的事

蔚藍天空
·
·
IPFS
·

這幾天,這個新聞對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關於幼兒園孩童被餵藥的事件,雖然不到非常憤恨的程度,但依然感覺震撼,孩童尿液被驗出巴比妥藥物殘留,即使報告被稱為「微量」,但這一切仍難以置信,當我們費盡心思為了讓下一代更好而討論並改善教育,這樣的教育管理方式顯然非常劣質,而且悖離文明進展。

先說Barbiturates/巴比妥酸鹽藥物的大概:

1864年這類藥物就被合成出來,直到1903年才發現此藥具有鎮靜安眠的效果,此種藥物為中樞神經抑制劑,故能用於抗焦慮、安眠,中短效型的巴比妥酸鹽,可以快速達成麻醉,來對於病患進行外科手術。二戰期間此藥物被大量運用於士兵身上,令士兵放鬆並且適應當地氣候,這導致不少士兵對此藥物產生依賴性/成癮性,退役回國後造成不少社會問題。
1920-50年,巴比妥酸鹽逐漸被研究的更透徹,醫生也傾向少用此類藥物,1970年美國將其列為管制藥物。巴比妥酸鹽藥物能讓使用者有放鬆與欣快感,也因此除了麻醉藥的管制,用在一般人身上就是所謂的「毒品」,台灣人稱之為「紅中」,而此藥的安全劑量與致死劑量與個體差異有相當關聯,特別是和酒精一起使用會讓藥物效果加乘。另外在代謝功能較差的體弱動物(包含人),或者孕婦都避免使用,因為藥物會通過胎盤或母乳,傳遞到寶寶身體。
目前台灣對於巴比妥酸鹽麻醉藥的管制極嚴,而現代的感冒藥水也都不含巴比妥,這類藥物僅用於少數治療癲癇、極度焦慮或全身麻醉,也用在臨終醫護或獸醫麻醉藥物使用,但據我所知,現在獸醫也大多使用替代麻醉藥品,畢竟要管制還要申請,一段時間還要上報數量,這些程序實在太麻煩,所以轉而使用非管制替代藥品。

講完巴比妥藥物的概論,就更不可置信,覺得這種可怕的事為何會發生?

十幾年前,同事的小孩就發生過一件事,小孩(無論性別)本就活潑好動,在少子化的社會裡,孩子更是珍寶一樣的存在,而同事的小孩比較有主見,也比較外向喜愛與朋友交際的孩子,在上課時屬於難以安分坐好服從管教的那種令老師頭痛的孩子。有一回老師特別攔下去接孩子的同事,並且告知同事小孩子的上課狀況,最後還勸同事帶孩子去檢測看看是否有「過動」或者其他病徵。同事聽完心頭一驚當然照做,帶孩子去醫院諮詢,醫師也開立藥物。

過了一段時間,孩子表示很沮喪難過,也不想再吃藥了,原因是吃了藥全身都感覺沒力氣軟軟的,連去學校都不想去,更不想和同學相處。這才讓同事驚覺,問題不在小孩,或許是這些大人們,老師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好管理因循怠惰的心態;醫生為了迎合病患想把病治好的心態,或更難聽一點為了「業績」所以開立藥物(當然不是醫生都這樣!);而家長因為自己忙碌,維持所謂的「一切如常」的社會群體標準,就讓小孩看病吃藥。沒有想過小孩的性格該如何循循善誘,並且讓其有所發揮。想通這一點後,同事立即讓小孩停藥,並且與老師溝通,而且同事本人是陷入自責。

「我孩子可不是單一個案呢。」同事當時敘述這件事時的最後結論,著實令我們驚訝不已。但沒想到十多年後,已經「進化」成直接給小孩餵藥,若這樣的事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某種圈內不傳之密,那該有多駭人?

這事件應該在很多家長心理是呈現「爆炸」的狀態,也令不少家長心中警鐘大作,姑且不往政治面去考量,維護孩子健康成長,能成為國家未來的能量,難道不是每個大人殷殷期盼的?所以我們才不斷的完善法令,改善社會設施和制度,讓社會越來越適合孩子生活成長,而這件事真的是殘害孩子身心令人髮指! 即便目前相關單位已經展開調查,但該負責的權責單位處理的方式和進展還是需要加把勁,犯錯的固然需要處罰,但孩子未來該如何處置或輔導是更重要,畢竟這世界未來還是他們的,有健全的孩子才有未來可盼啊。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蔚藍天空文字音樂創作者劇場人 閱讀音樂影視分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那天,感覺虛乏至極

【散談】 住院記

【散談】 迎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