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就先不加各位Facebook好友!

(今天沒有貓有狗)
我說那個。稍微寫一下這件事好了。我實在非常不愛自己的生活裡圍繞在一個話題、一個群體意識裡,也不特愛閒聊或者是花時間在無謂的社交上。所謂無謂的社交就是談論任何與我無關、與跟我說話的人無關任何沒有意義內容(比如說誰跟誰又分手了、誰嫁了什麼豪門、誰誰誰家的孩子長得多可愛……之類的,而這些人都與我和跟我說話的人無關。)
我的facebook一直維持在55個好友上下,這些多半是會跟我互動往來說話關心彼此的人,也有身在遠方會關心我的長輩(當然她並不會像個長輩時時刻刻緊盯我的言行,或對我的發言多有意見),我把不需要常聯絡:他不關心我、我不關心他生活細節的人全都刪了。
因為演算法跟大數據的關係。我再替大家試算一次。假設我們各自有300個朋友、追蹤一些粉絲團算100個,這400個帳號每天發3則訊息,就會有1200條消息在你的Facebook頁面竄(事實上,你只會看到不超過10%左右。)根本看不完吶,而且我根本不想要看到太多朋友跟他那我不認識的朋友閒聊那些我不需要知道的事(也沒有參與過的事)。
大部分在matters上的討論、留言,我都很認真回應了,有其他需要私下聯絡的事我很樂意回email交流,用Messenger回覆、用豆瓣私信……這些我都很樂意,但真的容我先不加matters上在facebook的交友邀請了。也許日子久了,多了解彼此,真的發現可以分享生活的時候再加吧!但其實,如果能透過matters的互動往來和其他交流的方式,成為可以分享生活的朋友,那也就不需要加facebook了對吧!
前陣子發生有個寫文的朋友被我刪掉後衍生出無謂的情緒,讓我很是覺得困惑:
到底是因為在Facebook取不到暖所以到matters?還是真心認為「大量的社交」讓人疲累想到matters圖個清靜?或是真的想要找一個地方寫創、創作?
我很喜歡交流也很喜歡讀大量的訊息,但很不喜歡「社會交際」(也不擅長),尤其是群體意識太過高昂的事我都很少參與(我會默默在旁邊觀察就是了。)我也幾乎不會與一群人群聚討論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我的即時通訊完全沒有群組!)
最近送交友邀請的我都沒同意,很是抱歉!特此說明。
圖20100512去一個部落格旅遊團在花蓮拍的小黑狗也是萌萌的。Canon EOS 5D Mark II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