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喝酒
酒真的使人不再憂愁嗎?還是用酒精麻痹了自己大腦的功能不回憶那憂愁呢?憂終歸沒有消散。我是不好酒的人,每一次喝酒給我的感覺也不大好,不只不能解憂,還徒添不快。
初嘗酒已是很久之前,在小學階段,父母給了約小半杯的啤酒我試試(是不對的,大家不要學),入口後不大喜歡,很苦,喝完還有暈暈的感覺,我的初體驗給我留下一個壞回憶,直到成年之前再也沒有試過喝酒了。
之後再喝酒都是旅遊時興起喝的,去韓國旅遊時,當時深受韓國綜藝和劇影響的我在想,吃炸雞不配啤酒也太對不起自己啦吧,然後我點了一公斤的生啤酒:)味道是不錯,有麥香味而不算苦。但把那一公斤喝完之後,重點就來了,我整個人都變成紅色的,煮熟的蝦子一般,感覺很熱,脖子上還出現一點點的紅點,暈頭轉向的,心還跳得很快,像心臟病發作一樣,很辛苦,其實我可能是對酒精過敏體質,我喝了一大支水希望緩和我的症狀,當時同行的旅伴也嚇壞了,最後也真的有好一點,但對酒的印象又更差了。
經歷了以上的事情,我還是沒有學乖,到了我到德國做交換生的時候,那段時間可能是我暫時人生中喝最多酒的時刻吧。大家都知道酒在德國是比水更便宜的地方,去餐廳吃飯點酒比起點果汁還要便宜上許多,黑啤酒的確很不錯,我很喜歡它的麥香,加上受朋輩影響,大家都喝我不喝就像異類,因此在交換的前期喝了不少酒,雖然量都不多,每次大概一杯,但頻率很高。其實每次喝完都不大舒服,不醉,但心跳加速,有點喘不過氣的感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喝,別人的想法真的那麼重要呢?我跟朋友解釋他們會不會理解我呢?
我有問一些喜歡喝酒的朋友喜歡喝酒的原因,可能我會找到同感,從而喜歡喝酒這件事,有的說喜歡醉生夢死的感覺,很放鬆,甚麼也忘記了;有的是單純喜歡酒的味道;有的說是喝氣氛,一班人聚會的時候,喝上一杯,很愉悅。以上的原因都不能蓋過喝完酒的不適感,所以我選擇了聆聽自己的聲音,在德國的後期我也不太常喝酒,都點Apfelschorle(蘋果汽水)XD。
意外的是其實沒有人在意我喝不喝酒的問題,是我自己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了,我的朋友對我說了一句很印象深刻的話:「不喜歡就不喝啊,為甚麼要強迫自己,因為你不喝而排擠你的人從來就不是你的朋友。」我聽完當頭棒喝,好似一直以來都沒想過可以做自己,對啊,其實交朋友也是想找一些明白你的人,與其迎合他們,不如真的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到現在,氣氛好的時候偶然我會和朋友喝個半杯(半杯是我喝完不會不舒服的量),不過真的很少喝了。
關於喝酒這件事,我是不愛的,但我很感謝它教會了我要聆聽自己的聲音,認識自己才能讓別人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