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首先,你們還是要先有個概念,所謂留白就是留有餘地,不要過滿、留有空間退路,讓人有種言有盡、但意無窮的想像空間。

你們應該也遇過,自己想表達的意思遭人斷章取義,曲解了原先的本意。
你們很依賴言語上的交談,偏偏這種溝通方式,又是最容易遭到誤解的方式,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探討有關於溝通的話題。


回到主題,留白。
話不要說盡、點到為止,不管與人初相識或想勸告他人時,皆是如此。
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自己被批判與指責的,所以當你想對另一個人不當的行為給出意見與勸告時,話語輕說、點到為止即可,聰明人自然能聽得懂,若不巧他聽不大懂,你也可以採取分段分次地說。
一次把話說滿說盡,一來對方吸收、消化不良;二來對方也可能因此惱羞成怒、反唇相譏。這兩種方式,其實都不算很好、很正確。
當然這種建議也是因人而異,畢竟你們彼此緣分深淺,是否有義務提點他人;他人是否願意接受,則又是另一回事。

做人處事也一樣,留一點白,事不要做絕、話不要說盡,給彼此一點退路,相信你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較為圓滿。
留白的相處哲學其實運用還很廣泛,比如說,你在思考一件事情時,你總覺得十拿九穩,那麼你是否有預留配套空間,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狀況呢?
再比如男女之間的相處與交往,太膩了你覺得厭煩,太遠了你覺得冷淡,留白的相處或許會適合彼此也不一定。

另外在對待自己的情況也一樣,不要將自己的時間與思緒佔得太滿。要留些空間給自己,不要把自己榨乾,讓自己有空間可反芻自己的思緒並沉澱自己的心靈,適度給自己放鬆,你才能再度上緊發條,重新向前走。
比如你們應該能理解那種「無聲勝有聲」的心靈觸動。一個人話說得再多、再滿,都遠不如他的默默陪伴,更令人動容。

沒有色彩的留白,看似無色,實則色彩豐富,需要你們用心去體會。
source 優莉莎的天空


這幾天心情有點悶。
與人溝通上有無力感。
雖然儘力用禮貌理智方式進行。
想來每個人價值觀重點不同。用文字進行溝通又比面對面艱難的多。
好在陽臺門窗一開,就是自己的祕密樂園。
幾棵蘋果樹,幾朵花。
一望無際藍天。
枯枝中冒出來的鮮芽嫩花提醒我。
溝通是爲了讓自己更能夠看清本質,不爭輸贏。
更巧的是回想到上文這一段話。
留白 留白。
重新讓心靜下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