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之六:台南的外婆家

Flora異想
·
·
IPFS
·

  第六天( 6 月 8 日)

回家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你會形容為「回去」還是「回來」?

不論是久久離開家鄉再重回、又或是短暫的告別而重回,回家那瞬的感覺是怎樣的?比如說是複雜的、疏遠的又或重新連接起來。能否回想一下,分享你心裡想訴說的感受?

本文開始⬇️:

這幾日光是寫七日書,總覺得白髮一下子增加不少,對於沒離過家的人而言太難發揮了,而且腦海裡想到的都是父親,畢竟他離開家鄉這麼久了,經過陪同他回鄉的經歷,似乎較能體會他的離情及感受。那一份喜極而泣的激動心情,身為女兒,總是能明白些許。

但家總不能一直圍繞在我並不十分熟悉的區塊,只能燒盡腦汁,不斷地抓著頭,看看能否擠出一點文字。

接著我想起我的母親,也算是離家的女兒,而且在台灣的南部,這可近多了,況且回外婆家的次數比起內陸實在多多了。那兒也算是我的家鄉,於是試著寫下回外婆家的感覺吧。

回外婆家,對我而言指的是「回」而不是「去」。外婆家是我母親的娘家,也是她從小生長的地方,對於我們這些孩子而言,就是一個家的代表,「回外婆家」當然只能用「回」這個字,而不是「去」外婆家,就如同我現在回娘家一樣,我說的也是「回」而不是「去」。

我發覺「回」跟「去」這兩個字有很大的差別,至少在心境上就相當不同。「回」代表的是一個熟悉的地方,是一個生活在一起的地方,是一個與家人能夠相處共同分享生活的地方,所以稱作為「回」。

但「去」就不一樣,我們可以說「去」旅遊,「去」玩,與個人的連結甚小,根本也稱不上連結,只能當作是一個曾經駐足過的點罷了,這兩個字的意義差別頗大。

我的外婆家在台南的白河鎮,位於一個較為偏遠的鄉下。每當我們回去的時候,除了坐火車,還得坐一段顛簸的公車,然後再走一小段的路才能到外婆家。

感覺到外婆家的距離好遠,有時甚至下大雨,地上泥濘不堪,公車無法繼續前行,我們只好下車拿著行李,一步一步地走回家,淋了雨的我們相當狼狽不堪。

最有趣的是,每當我們回外婆家很容易就遇見下雨,外婆常常說我們是「雨神」,每次回來都會帶雨回去,只要很久沒下雨,我們回去肯定會下雨。

當時的鄉下雖然交通並不便利,但充滿了鄉村裡的人情味和「氣味」。這個氣味不只是感覺的味道,還有實際上聞到的味道。有養豬、養雞、養鴨,還有甘蔗田燒甘蔗的香甜味道,還有我們去樹上摘芒果的味道、跌倒的味道。這些畫面及氣味都藏在我的記憶裡,不時盤旋著,是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童年時光。只有在那裡我才可以盡情地做一個孩子,應該是說野孩子。

十幾年前再回去的時候,人事已非,鄉村的進步讓我一時之間也無法接受,雖然進步是必然的,但那個純樸的感覺似乎全然消失,心中的悵然可想而知。

但我相信那一份在外婆家的盡興及被外公外婆疼愛的時光將永遠深藏在我心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Flora異想喜歡閱讀,喜歡隨寫,期待免於汲汲營營,只想記錄50+的人生,為自己多留一些色彩。文字或許平凡,但在於分享生活、觀點,並能盡情享受在當下,是我想追求的優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想起雪莉

行前的心情變化

#3日本自由行:期待已久的由布院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