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49《史記》卷三〈殷本紀〉11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商王朝在湯去世後十年內經歷了四次的政權交替(商湯→外丙→中壬→太甲→伊尹)。其中,商湯的孫子─太甲可能是因為態度散漫而被老臣伊尹趕到商湯的墓地─桐宮反省,如此又過三年。三年後,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太甲已經迷途知返下,因此伊尹迎接太甲回來重新執政(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回來後的太甲在勵精圖治下(帝太甲修德),各地諸侯再度歸順了商王朝(諸侯咸歸殷),百姓們也恢復了安寧(百姓以寧)。老臣伊尹嘉許太甲的痛改前非(伊尹嘉之),因此寫了三篇《太甲訓》(乃作太甲訓三篇),並褒美太甲的德行(褒帝太甲),稱他為太宗(稱太宗)。
其實,這一段文字中出現不少錯誤,讓人有點訝異。
其一,這個王朝的名稱是「商」,後來因為盤庚遷殷之後,我們才習慣稱它為「殷商」。但太甲在盤庚之前,此時應該稱商王朝才對,所以司馬遷提到「諸侯咸歸殷」,其實是錯誤的。
再者,「太宗」這個稱呼應該是放在神主牌上的尊稱才對。換言之,「太宗」是所謂的死後放在宗廟裡的「廟號」,所以那句「褒帝太甲,稱太宗」,應該是發生在太甲駕崩之後,而不可能發生在太甲生前。
另外,從「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這句話來看,老臣伊尹代理國政的那三年裡,各地諸侯雖然歸順伊尹,但百姓們應該對此感到困惑而有些浮動的。所以,當太甲回來之後,諸侯們才會改歸順商王朝的太甲,人民才會放下困惑回歸安寧。司馬遷用了「寧」這個字來描述,應該也有這番意思才對。
關於這段老臣伊尹放逐年輕的國君太甲的這段故事,其實在西晉因為盜墓而挖到的《竹書紀年》以及因此編輯下來的《汲冢書》裡,有著完全不同的記載。
根據《汲冢書》的記載:「伊尹自篡立,後太甲潛出,親殺伊尹而用其子。」,而在《竹書紀年》中也寫到:「太甲元年,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這兩段記載不僅時間不相同(司馬遷說放逐三年就迎回,《竹書紀年》是太甲被放逐七年後逃回來),而且動機與過程也截然不同。
其中,司馬遷的記載有他的完整脈絡:先論述商湯的規定,再描述太甲不按規定行事被放逐,最後因悔改而被迎回。相較之下,《竹書紀年》的敘述似乎沒有論及前因後果,而《汲冢書》則是認為伊尹像篡位,最後太甲反撲下,又奪回政權。
對此,我個人還是認為司馬遷的記載比較可信。就像之前曾經提到的那樣,這幾部放在「古墓」中的典籍,但敘述的內容與眾所周知的不相同,那麼這些放在古墓中的書,到底用意是什麼?這點真的很值得深思。是期待被盜墓,讓真相得以大白?還是這些只是古墓主的個人收藏,與真相並無關連?
所幸在今日考古學的發掘下,現代學者依據出土的甲骨文得知,到了商代末年官方仍持續祭祀伊尹,由此可知伊尹的地位崇高,因此可以推論太甲應該不可能殺伊尹的情況下,間接證明了《竹書紀年》與《汲冢書》的記載應該是錯的。看來,這些埋藏在古墓裡的書籍,或許真的只是墓主人的個人收藏,從來都沒有想過會因為墓穴遭盜,而改變整個學術界的想法。
接著來到第二段內容,太甲去世後,他的兒子沃丁即位。在沃丁執政期間,服侍過五代君王(商湯→外丙→中壬→太甲→沃丁)的老臣伊尹逝世,安葬在商代首都─亳。為了用伊尹的事蹟訓勉後人,大臣咎單寫了一篇名為《沃丁》的文章來訓勉後人(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從這幾段文字中都會發現,在古代那個書寫工具不方便,又沒有印刷術,更沒有任何傳播工具的時代裡,只能透過書寫一篇事蹟來告誡後代。雖說這些文章大多沒有流傳下來,但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對於「文以載道」的重視。
以上,就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