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裡的大陸這些年 (上)

Cherryyoko櫻桃陽子
·
·
IPFS
·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有些事的發生時間已記不准確,但前後誤差不大,且絶無虛假,造謠,或者誇大其詞。

好了,言歸正傳,進入主題。

1.

關於吃樹皮與反攻大陸那點事......

念小學時,課堂上確實教導了幾件和大陸有關的事。

有朝一日反攻大陸

然而當你看著黑板上掛著的地圖,聽著老師說明,台灣這麼小的一塊土地,要去反攻那麼大的一塊土地時......我只能說,我們是小學生但可不是儍的呀,根本沒人當真,應付考試聽聽就罷了。

物資缺乏吃樹皮

小學生的我們讀到對岸人民吃樹皮時無不覺得他們好可憐,但心底也不是沒懷疑過,一直吃樹皮不會拉肚子嗎?營養夠嗎?能長大嗎?

所以考完試後相信也沒人當一回事。不過好笑的是,我幾年前還看到新浪新聞上有所謂「去大陸念書的台灣人」現身說法,直指台灣人到現在還以為大陸人過著啃樹皮的日子......

到底是什麼樣素質的記者能編出這樣的文章?

現在網路世界發達,台灣也沒有那麼落後,不敢相信還有人會這麼認為,然而新浪時不時總會有些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的文章,偏偏底下還能引起一面倒的評論,跟著聞歌起舞,無怪乎記者要編造這些來騙流量了。

保密防諜 人人有責

這是我小時候在很多地方都會掛的標語。

然而這已經不是有沒有人當真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就聽不懂,防諜是為了什麼?防諜的具體操作是什麼?甚或是匪諜到底長什麼樣根本沒人知道。

這個謎,隨著時間也漸漸被人淡忘......

水深火熱

小學六年級,我媽帶我去美國讀書,由於老爸開書店,我偶爾會看到一些關於大陸的書藉和雜誌,本來只看八卦新聞的我,某次無意間看到一本記錄六四的書,圖文並茂的,真的給震撼到了,兒時教育一下子湧上心頭,覺得大陸人吃樹皮也就算了,還遭到這種待遇,果然是水深火熱啊!實在是太慘了!

2.

在香港未回歸前,大概在我二十岁左右,我陪我媽去廣州,探訪她在當地設廠的朋友,我這才有機會踏上教科書里寫的地方-大陸。

幾天的行程都在廣州,當時正逢夏季,熱到哪都不想去,記得某次跟車去了個景區,才一下車便逢熱浪來襲,我立刻縮回車裡,不肯再下車了,後來只是很勉強的在景區門口照了張相做紀念。

這趟旅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反而是發現飯店的餐廳里,一杯白開水都要收費五元人民幣,但在台灣的任何餐廳里,白開水都是不用錢的。

如果要收錢,也應該是給礦泉水吧?不過當時台灣也不流行喝曠泉水。

還有就是,到晚飯時刻,我們住的飯店會突然出現一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姐,分散著坐在二樓的咖啡廳,聽我叔叔說,她們是在招攬生意,主要目標是台商。

那時候到大陸不管是旅遊還是工作的台灣人我覺得都挺有優越感的,大陸人看台灣人的眼光,多半也是好奇,稀奇,覺得台灣人"都有錢"。

當時還有部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是關於大陸開放探親後,台灣人回鄉發生的事,正巧我外公的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親人,聽說他回去一次就花了好多錢,一堆人要這個要那個,就和電影演的一樣,所以他們不停的買買買,填補內心的愧疚感,帶回來的消息自然也是大陸很窮,人民生活水準普遍不高。

萬元戶這名詞也是第一次聽到,直覺就是家裡有上萬元的資產就算有錢人了,那確實很窮啊!

然而,對大陸的認知也就僅止於此,畢竟當時的資訊沒有現在發達。

3.

2000年時,我去英國留學,學校里有很多大陸學生,人數遠比台灣學生多很多,這是我第一次"大面積"的接觸大陸人,和他們交談,討論,出遊,算是有比較多的瞭解。

透過自己的觀察,發現幾件事;

上海人特別有優越感。

當時在英國念書時,如果被外國人問到你從哪來的,一般人會說,台灣,大陸,挪威什麼的,但上海人很多會回答,上海。

我第一次聽到時有些錯愕,幾次後就總覺得他們很有優越感,尤其是同學們聚在一起聊天時,上海人會聊著聊著就「情不自禁」的用上海話溝通,他們這樣的行為總讓我覺得有點沒禮貌,因為他們讓其他人頓時陷入尷尬不知所措的境地,那我們是還聊不聊?還是各聊各的?還是你們以為大家都聽的懂上海話?

對於政治,大陸人似乎更加「敏感」

這也是很奇怪的現象。

正常來說,台灣的政治活動是我們從小生活的一部份,碰到政治話題,我們應該比較激動才是,但很多時候,當同學間不小心有敏感話題出現時,大陸人的態度絶對強硬許多,台灣人反而會採取息事寧人不願討論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同學們在聊天,一香港同學說自己下周要回香港,一大陸同學不知哪根筋不對,指著對方質問道:你為什麼不說你是回大陸?

那個香港同學一怔,然後更正了,用英文再說一次,但那大陸同學還不消停,突然又對我同學說,你們台灣也是我們大陸的!在場的台灣人有些愕然,而生氣愕然的原因並不是台灣的歸屬問題,而是他天外飛來的傲慢態度,大家都是同學啊,什麼毛病真是的!

但"台灣人"的我們都不想吵架,所以沒人吭聲,反而是英國同學好奇的問我們,是真的嗎?(這少一根筋的同學😂......)我同學蹩著一肚子氣再也忍不住,大聲說不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護照!

不用我說你們也猜到了,現場的緊張氣氛頓時上升到最高點,因為政治一向是同學間心照不宣最好不去觸及的話題,雙方這樣激烈的言詞是極少出現的。

大陸同學當然很生氣,回罵反駁什麼的,只記得我那個同學毫不退讓,還天外再補一劍說,我們是中華民國,他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忘了最後怎麼收尾,只記得我好緊張,但還好沒打起來。

其實在我的印象里,即使是私底下也沒有台灣同學討論獨立不獨立的問題,大家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能順利畢業找到好的工作。

被父母寵上天

我那個年代,台灣家家戶戶有幾個孩子很正常,家裡資源被分散的結果就是,孩子少有被當成寶的經歷(要不就是我沒被當成寶,以為大家都和我一樣😂),反而該打就打,不該打的,例如誰家的孩子吵起來了,家長趕到現場後也一定是不問原由,不分青紅皂白的先打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公正","通情達理"。

皮帶、棍子、排尺、藤條、掃把我都經歷過,那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家家戶戶差不多都是這樣教訓孩子的。

如果在學校給老師打了,家長不但不會「心疼」,還會和老師說什麼「盡量打,我這孩子就是頑皮」,「老師費心了......」的鬼話,然後還會送水果......

所以如果說大陸人讓我最吃驚的地方,絶不是他們到底啃了多少樹皮,而是我很多的大陸同學和朋友與父母的關係都很好,父母親很寵他們,他們之中很多也會和父母親說我愛你,這一點讓我就覺得很汗顏,我到現在也做不到。

不想回大陸

在英國念書時,不管是台灣人也好,大陸人也好,都想打入英國人的圈子,原因當然是我們希望自己的英文更好,還有就是,很多人希望畢了業能留下來工作。

尤其是大陸來的同學,很多都不願意畢業後回國發展,學期不到一半就在找工作機會的人很多,但對我們而言,在英國找工作哪有那麼容易?

那時同學們會自嘲說,想要在英國工作,只能做一,英國人不屑做的工作;二,英國人不會做的工作。

很多人一路找到畢業了都沒著落,只好再念一個碩士學位,或是想其他法子待在英國,總之能留多久算多久。

前面不是說,大陸的父母親很寵孩子嗎?念書時我就碰過幾個同學,家裡環境其實只是小康,但會舉家傾入所有資源供孩子在國外念書,或是想法子一年又一年的待著,我的一個同班同學,在英國待了三年,拿了兩個碩士學位仍找不到工作,再加上之前念的 pre MBA 課程,把家裡的積蓄幾乎全用盡了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國。

回國後倒是如願以償的進入外企工作,薪水不錯,他人又節省,沒幾年就在浦東買了房,現在應該賺了不少。

如果當時真讓他在英國找到工作待下去,我覺得成就反而不會比回來好,不過這是後話了。

沒有想像的「有錢」

剛到英國時,我驚奇的發現大陸留學生多的超乎想像,徹底把當年「萬元戶」這個詞給顛覆過去,覺得他們沒有想像的窮啊!

但也沒有像現在的大陸留學生各種瘋傳的花錢行徑,絶大部份的同學還是克勤克儉,有些還會去打工補貼生活費,偶爾也會有大陸留學生為了誰的菜不見了吵架。(冰箱是公用的)。

看到這你們肯定會問難道台灣人就不會?都會不高興,只是大陸留學生比較會上升到吵架層面。

記得有一次,一個大陸學生的盤子不知給砸碎了,由於不知道「兇手」是誰,他很生氣的要同層住宿的學生分擔賠償,這種要求讓大家都很傻眼,但同層的日本同學第一時間說好,立刻賠了。同層的台灣同學很不高興,但不想惹事,一邊嘀咕一邊賠了自己的部份,同層的大陸同學反而嚴詞拒絶。

後來貌似「兇手」是希臘同學,他們老是不洗碗,要用的時候就直接拿別人的,被現場逮到也只是笑嘻嘻,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真是一群開心的傢伙......

4.

畢業回國,找工作時我專找能外派上海北京的工作,除了因為那時外派薪水較高以外,還有三個月額外休七天的福利,我特別響往上海,在雜誌上看到上海的照片,覺得真是漂亮極了!

半年後如願以償,找到了在上海的台灣公司,興衝衝的去上海工作,還因為這樣,不接受遠距離戀愛的男友直接和我分手了。

犧牲很大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上海我來了!

到了上海,心涼了大半,原來公司在松江,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偏偏吃住都在公司,只有假日才能坐專車去市區逛逛,回來還得自個兒想辦法。

雖然待遇很好,但心情是欲哭無淚,往窗外一看,除了竹子還是竹子,和想像中的上海天差地別,下了班只能看碟,每天都很苦悶。

但在這間公司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台灣人在大陸的優越感。

當時公司有三千人,管理職只有十多個人,其中九成是台灣人。

我雖然是新人,但公司卻發給我管理職的外套,這代表坐專車時我可以坐在前座,其他還有什麼福利我忘了,不過光是坐車這一項就讓我心裡有點怪怪的。

沒錯,我是既得利益者,但這種「階級制度」實在有點可笑,當時我偶爾會想,公司里的大陸人會怎麼看我們?心裡一定覺得很不爽吧?

待遇就更不用說,即使是小職員如我都能領到將近一萬人民幣的月薪,吃住公司包不用錢,在十幾年前的上海來說算過的很不錯了,但是日子真的很無聊,上班下班吃飯都和同一批人(管理職和其他人吃飯的地方是分開的)。

松江唯一能坐會兒的地方是上島咖啡,但爛得可以,又貴,還烏煙瘴氣,幾乎每桌都有人抽煙。

但上海的同學來看我時,我們也只能在那見面,因為是松江唯一像樣的地方,可在台灣的上島卻是很普通的泡沬紅茶店。

這時發生了一件很離譜的事。

我當時的職務是業務員,也是唯一的台灣藉業務員,我的直接主管是業務副總,也是少數的大陸人主管,因為業務經理的職務暫時空缺。

我剛到公司不久,業務主管就離職了,還沒搞清楚公司發生什麼事的我,突然在一封老闆 cc 給我的郵件裡看到我被點名,大意是和美國分公司的人說平常的事務暫時先轉為和我聯繫,然後我看到了我的職稱赫然變成了副理!隔不到一個月我還以副理的身份和老闆財務長等人一起去美國出差了!我問財務長怎麼回事,她只輕飄飄的說了句,老闆不相信大陸人,只相信台幹........。

好吧,但不管你相信什麼人,我是再也受不了這枯燥的生活了。

幾個月後我再也待不住,辭職打道回府。

5.

2005年,因為一間公司的投資計劃,再次到上海考查。

和上回的松江一游其實也沒隔幾年,卻感覺上海變化好大,也可能是因為我之前只待在松江,現在卻住市區。

後來確定在上海設點,公司給我在徐家匯附近的東方曼哈頓租了間一房兩廳的房子,光月租就要八千人民幣。

附近的港匯廣場有很多餐廳,其中哈根達思和一間台灣餐廳特貴,卻總是人滿為患。

去餐廳吃飯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兩三個人點一桌子的菜,雖說是注定吃不完但也不打包,真的很浪費,我同學朋友請我也是這樣,拼了命的點,前菜幾樣,熱菜幾樣,還有主食,即使沒有甜品的習慣,加起來也太豐富了,那時覺得大陸人的愛面子經常體現在吃上頭了。

我鬧過幾次和吃有關的笑話:

上海的朋友問我吃不吃甲魚,我說吃,我這人隨和嘛,哪種魚都好。

沒想到甲魚非魚,居然是鱉!

鱉!!!!!

當我知道真相時差點哭出聲,一群人還笑我說鱉很好吃啊怕什麼!

可是很奇怪呀!

兔頭就更不用說了,某電影里那句:你怎麼可以吃兔兔!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聲。

有了經驗後我變得比較小心,有次又有人問我要不要吃烤白鼠,我臉色都變了,搖頭搖的頭都快掉下來,滿腦子都是以前看過的圖片,渾身通透還帶血絲的小白鼠......別開玩笑了!要吃自個兒去吃!結果搞半天人家說的是烤白薯......

6.

2006年初,公司幫我把一箱箱的東西寄到我在上海的住所,我才意識到這回是真真正正的在上海住了下來。

後來從生活瑣事到公司裝修到面試員工碰到很多事,確實影響了我對大陸人的觀感,當然,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壞人,鳥事破事,但比例高的話就容易讓人對該地方形成一種印象,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吧?

那麼到底是發生的哪些事讓我心生反感呢?

說幾件生活瑣事給大家感受一下:

消費很高

當時上海的消費已經很高,連我這種租金不用自己付,在外吃飯還能報銷的人都有點吃不消,隨便舉個例,頭一個月領了薪水後,我去小區對面的SPA館護膚,被推銷儲值辦卡,一萬就不見了,但不辦卡的話,做個臉要上千人民幣,辦了卡好歹打了五折。

高檔是真的很高檔,都是獨立房間,私人大浴缸,桑拿蒸氣什麼的,就是收費太貴太貴了,同時期我在台灣的施舒雅做臉都沒那麼貴,後來施舒雅好像在上海還是哪一省也設了點,價錢比台灣貴很多,可能是因為租金的關係。

去餐廳吃飯時,服務生上錯菜或菜品與圖片不符等顧客都只能認了。

有一次我們一群人去湘鄂情(當時很有名的餐館)吃飯,一服務生端來水煮牛蛙,但我們點的是水煮魚,所以就和服務生說你弄錯了,沒想到服務生居然睜眼說瞎話,說這裡的水煮牛蛙叫水煮魚,我先是難以置信,跟著笑出聲,這也太離譜了!同行的友人有大陸人,很生氣的說自己從沒聽說過,但服務生抵死不換菜,最後以我們收留了水煮牛蛙結束這場辯論。

既然大局已定,其中一個同事挾了一只牛蛙,正要吃的時候,服務生突然過來把整盆水煮牛蛙端走,招呼都不打一聲。

我們想大概是他們自己發現上錯菜了吧,沒想到買單時, 水煮牛蛙出現了在我們的帳單上。

雖然報的是公帳,我還是叫來服務生詢問,服務生居然說,因為你們夾了一只......

但你把牛蛙端走了呀!

這次我們一桌子十個人都加入辯論,然後,全敗下陣來。

我們安慰自己,大伙時間寶貴,犯不著為了盆牛蛙.......實際上我們已經和餐廳經理爭執了十來分鐘,還看到疑似「吃不起就不要吃」的眼神......

有一次去外地出差,一行人去吃飯,我看到有大閘蟹,便點了只母蟹,但來的卻是公的。

和服務生說,答:沒有母的了。

正常的作法不該是在客人點餐時告知嗎?怎麼會是先送來再說?

我搖頭說我不要公的,服務生竟堅持已經做了不能退,徬佛還是我的錯似的,爭執到最後仍是大伙儍眼,無語,認栽。

某次在北京的新旺茶餐廳點了份湯,圖片上是配了個奶油豬,送來時卻變成了吐司,我指著菜單問服務生,對方理直氣狀的說奶油豬沒了,所以給你換吐司。

問題仍是,這不是應該事先告知客人的嗎?

類似這樣的"自作主張"多不勝數,直到有次我和做餐廳的朋友聊起這些趣事才知道,原來很多餐廳會因為員工上錯菜什麼的扣錢,可工資就那麼一點,哪經的起扣?所以遇到任何事當然就只能矢口否認了。

去名牌店逛街要看臉色

去名牌店閒逛壓力很大,售貨小姐的態度仿佛自己就是個名牌,高貴不可侵犯,多拿兩件衣服比試一下卻沒顯出要買的誠意她們就會露出不耐煩的表情。

如果試穿沒買,那種臉色就是晚娘也比不上,然而我是那種買東西前一定先問有沒有折扣,如果店員拿來的衣服我覺得太貴,會老實告知不划算的人,所以很容易遭到店員冷眼對待。

後來我就很少在大陸的商場逛街了,一來是有淘寶,二來當然是犯不著找氣受。

現在聽說服務態度有進步,希望如此,雖然我已享受不到了哈哈!

看電影時講手機,坐電梯時抽煙,排隊時插隊。

我為了這些事和人起過幾次爭執。

尤其是在電影院,先不說你為什麼能接電話,你接了電話講一句兩句也就算了,有的就聊起天來了,你請他出去講,他還未必聽你的。

還有坐後座的人三不五時的踼你的椅背,忍了二三次還這樣後,我會不客氣的回頭向對方抗議,對方立刻注意和置之不理的比例大概各占一半吧。

坐電梯時抽煙以前挺常見,碰到這種狀況時我偶爾會瞪視對方,希望他能自覺,有時也就算了,還好現在已經沒人在電梯內抽煙了。

排隊時插隊也是常見的一個現象,最多是發生在洗手間,很多人會隱忍不發,我則會請對方去排隊,通常對方被這麼一說,就算不高興也不會硬頼著,不過這兩三年,插隊的情況已大幅減少。

面試的態度"離奇"......

上海分部籌備時,我們在母公司面試工作人員,因為母公司是上市公司,辦公室又大又漂亮。

先進來的公司同事每每會在面試前和對方再打電話確認,當時我很不明白,怎麼會有人約好面試後不能來也不說一聲呢?沒想到還真發生了好幾次,哦不,是無數次,讓我非常火大。

我是一個很老派的人,非常注重這些禮儀,我也不能明白,我們也不是騙人的公司,好不容易得到了面試機會,不來不要緊,說一聲有個交待也是一種責任心不是嗎?你連這種"低級"責任感都沒有,還能指望你什麼?

此外,按持參加面試,或遲到的也有不少人在面試前毫無準備,對公司和所要應徵的職位不瞭解的就更多了,但最離譜的是履歷表造假。

資歷稍寫的誇張點我還能接受,但憑空揑造就過份了。

記得其中一個職位是需要考過日檢一級,來面試的人有好些連基本會話都不行,更誇張的是壓根連日檢考試都沒考過一次,而且騙人前也不先做功課,在被我問到各科考數分數是多少時,不是支支吾吾,就是報了一個加起來會破表的分數。

那時我聽另外一間公司的主管說,他剛來上海時也面試了好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職位上要求會電腦,結果居然有來應試的人只會開機和關機.......

寫到這我要再次強調,什麼人哪裡都有,什麼事在哪都會發生,但次數太多,比例過高就有問題了。

即使知道有人看了會不爽,我還是要如實的說,2006年我在上海面試了上百人,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有誠信或態度(例如遲到未到,握手時你站著他還坐著,對自己面試的公司和職位要求不了解等等)問題,真教人難以置信。

【未完待續......】

封面圖: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Cherryyoko櫻桃陽子♥️Twitter:https://twitter.com/Cherryyokolov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erryyoko/videos (Cherryyoko櫻桃陽子)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終於和狗寶們在美國一家團聚了......

家裡有個小粉紅是怎樣的體驗?

修行人為什麼要預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