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甚麼

Soma
·
·
IPFS
萬物都有緣由,放屁也是,開日記新頁也是(堆了很多字而評論1200字數限制太煩

2025.2.1 Sat

二月份了,我生日的月份。看了柴靜最新一期梳理薄熙來打黑直到下馬的過程,看得我心跳加速、起曬雞皮。她的節目冷靜克制、卻呈現人性複雜幽微,基於事實作出判斷、而非成王敗寇、是非模糊,這也是我的方向。一個人能夠經歷和了解的事情終歸有限,但那是獨屬於你的那塊世界拼圖,儘管渺小卻很重要。我不要飄飄然,也不要妄自菲薄。

2025.1.31 Fri

媽媽表達愛意的方式,除了把吃的塞我嘴裡之外,還有笑著罵「小宗生」。她時常辭不達意而不自知,但還不肯認自己老。她進安檢以後我止不住眼淚鼻涕齊下,我習慣離別,卻受不了離別的時刻,尤其是在意識到見一面就少一面的時候。

2025.1.30 Thur

越南旅行記錄:胡蘿蔔x沙梨果汁,熱情果x乳酪,小鍋湯粉配香葉,青木瓜沙律拌飯。

2025.1.29 Wed

Fucking 一月底了,說不焦慮怎麼可能。於是我把自己在床上放倒,閉上眼睛,呼出最後一口氣,把焦慮的思緒釋放出來。腦海中有一個聲音說,愛咋咋,我已經沒氣力正向思考了。另一個聲音反駁,不,正是在低谷的時候你才更需要正向思考,拉自己一把。在距離它們不遠處,我拉一把椅子坐下來,嘬一口喝的。看著它們你一言、我一語,我不發一言,繃緊的神經逐漸鬆弛下來。

2025.1.13 Mon

連續兩三日有想要嘔吐的感覺,也愈來愈害怕回覆訊息。說話可以,打字不行,覺得自己不行,想用睡覺逃避。典型的抑鬱狀態。

又或許嘔吐感來自被放大的挫敗感,或是傾訴慾。還沒有回覆魯卡和Mo的訊息,還沒有訂飛台灣的機票,東一下西一下效率越拖越慢。

又是新的一年了。我想要讓停滯的時間緩緩流動起來,我想要接納自己的自卑,也承認屬於我的美。

不知道是因為打下這些字,還是因為滿以為被婉轉拒絕卻發覺不是,沒有強烈的想嘔吐的感覺了。

————————————————————

回到Mo的訊息,剛開始想要處理義工事務就覺得困難想要爆哭。那我先哭一下。

2025.1.4 Sat

感謝划到魯卡,魯卡是個好醫生,我們來分析學習一下他的回覆:

(1) 他的感受:Oh wow sounds a bit toxic (2) 誇誇:Even tho we're just talking through a message app you seem to be a really smart person to me. (3) 誇誇+覆述我的說話: It's good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that there's a generational gap that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and behavior towards such things. (4) 覆述我的感受:I think we are lucky when we see such differences to live in a period of time where the matter of consent has enough attention that when it is not respected it is shocking to us. (5) 誇誇+他的看法:But understanding is good but should not lead you to accepting non-acceptable things

(前情提要: 魯卡- I've heard of the stereotypes of Asian parents having huge expectations and being not too emotional and "warm" (like you're not gonna hug your parents, stuff like that) But I don't know how much of it is true + Asia is big and there's such diverse culture, so I guess it doesn't apply everywhere ? 我-The stereotypes you said are partly true in my bubble but it does feel like that. I was just talking with my fd KK this afternoon about the sense of consent lacking in my mom's generation. My mom never say "I love you" but she keeps persuading me to drink sweet ginger tea and feeding nuts n fruits into my mouth even after a lot of NO THANK YOU.)

——————————————————————

想起柴靜說,「感受」是新聞的靈魂。也可能不是靈魂,總之很重要。

陳虻說,你要這麼想,不要沒信心。你要充滿著樂趣。戰鬥啊,時事造英雄,你把自己當年輕時代的魯迅吧。

2025.1.2 Thu

柴靜昨天上傳新的影片,談陳虻跟崔永元,談到最後她說,「小崔,祝你新年快樂。」

隔著山水高牆的一句問候,份量格外的重。我哭,則是因為柴靜把所有事情都拉得這麼近,人情重過大義,要描述不要結論。我想到自己開一個便擱置一個的訪問,我想不想完成它們?想。那為什麼停筆?覺得寫得太大路。怎麼辦?從我「真不知道,又真想知道」的東西出發。

像是曬太陽心情會變好那樣,看柴靜的節目會重新燃起火花。

2024.12.28 Sat

在母親家住到第5天,想吐想大叫想暴走想大哭想一個人待著。其實我也喜歡有人陪伴的感覺,不喜歡的是被24小時關注、干擾。

————————————————

也是蠻神奇,在跟母親說清楚,不要那麼關注我的一舉一動,就正常各做各的事情照常生活以後,我的力氣回來了。

她辯解說,因為我喜歡你嘛,所以才關注你。瞬間應激。

我喜歡你,你喜歡我嗎?喜歡我的話,就放開自己不要抗拒,那位侵犯我的叔叔說,不要和你媽媽說。

可是現在的我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我可以幫自己劃清界線,不喜歡的就是不喜歡,不需要理由或藉口。

2024.12.19 Thur

約會生涯再次滑鐵盧!兩次都是在回覆愈拖愈久而發來的訊息仍然正面的一個星期後,也在我詢問是否覺得哪裡不舒服而對方否認後,突然被徹底切斷聯絡。兩個都是本地男生,是巧合還是溝通不暢?

雖然我也發覺,自己很容易陷在別人少許溫情或愛意,然後突然很渴望那個人更多的愛。這樣容易讓對方喘不過氣,對嗎?已讀久回,就要明白不要貼那麼緊了,給彼此留多點空間,對嗎?渴望別人無時無刻的關心,只是在關注我的需要而沒看到對方的需要,這樣別人感受不到關心,對嗎?

「你有哪裡覺得不自在嗎?」「沒有,別多想」然後從好友欄消失

2024.12.16 Mon

九分確定,睡了超過12小時的我會滑入抑鬱。

走進市場只想拿簡單煮煮就能吃的食物。粟米、魔芋爽,還想拿燕麥片,想到自己不長住於是作罷。拖延,跟不熟的友人求助覺得困難;想看電影但隨緣捐助一欄讓我卻步。頭疼。

2024.12.15 Sun

用了一個星期收集資訊,又用了一個星期整理成三條題目建議,我真的慢,但看著結果覺得我也是真的蠻厲害。希望愈寫愈快。其中第二條是我的頓悟,copy paste就當日記了。

導演楊曜愷在電影《從今往後》的一次映後分享時說,上個世紀的女同志通常非常符合一方陽剛一方陰柔的刻板印象,而這在當時已經是一種對異性戀模板的反叛。無論真心或策略需要,上個世代的性小眾大多停留在男女、直攣、top/bottom的二分框架中,例如喜歡同性就是同性戀。現在愈來愈多人把性別表達、性傾向理解為一段光譜,對異性戀文化的反叛不再簡單地指向同性戀的身份,而是所有不符合異性戀模板的群體(即係我們理解的LGBTQ+?)。

有以上分析是因為,我的GAYDAR失靈了(哭)。現在性別表達愈來愈多元,遇到看起來gay gay地嘅人就貿然猜測對方是同志的話,甚至會感到自己有點不禮貌。

但也許GAYDAR失靈不算是一件壞事?因為GAYDAR失靈意味著:我遇到愈來愈多不遵循性別定型的人,周圍都是同溫層,可以更安全地表達自己。與此同時,遇到心動的人不能憑藉對方的氣質舉止猜測自己有無機會了。GAYDAR失靈意味著,每個人需要更積極地溝通和重視consent,不再假設對方對我的性別感興趣、就會對我感興趣,也不再假設所有人都是有性戀。這樣好像也不錯?

—————————————————

KK提醒我說,這不是你自己的聲音,你在迎合別人。這樣的聲音像新假期、蘋果動新聞一樣。

我們有共同仰望的對象。單刀直入,不說廢話,每一句都有份量。講緊Zinny。我可以直接找她取經嗎,我要如何更貼近她?還是說,其實我應該思考,如何用我自己的聲音,發光。

2024.12.10 Tue

不小心學到新手DJ小技巧:切入下一首歌的時候,先加強上一首歌的低頻(減少高頻),然後先把下一首歌的高頻切進來;節奏方面,最好調到差不多BPM,或者是兩倍;找一些本身就很有DJ感的混音強的音樂,假裝很忙,實際上調個節奏就好。

做夢夢到墨,她不高興我遇到跟她說話調調一模一樣的人。她突然表現得跟我很親密,我有點不知所措。

JN是那個和墨說話調調幾乎一樣的人。要不時提醒自己,我跟JN沒那麼熟。

2024.12.09 Mon

愈發明確地感受到,衝浪對我而言很重要,但不可以是全部。我喜歡自給自足,喜歡生產、創造、趣味。

深夜和JN聊天。她發覺,不一定所有朋友都要是密友,偶爾關心但各自留有空間也很好。對於我(戀愛腦)來說,也要記得親密的關係可以有很多形態,不一定做愛陪伴興趣愛好全都滿足才算最好,找到彼此都舒服的狀態就已經很好了。

2024.12.07 Sat

接觸到好作品會讓我有多些勇氣做點什麼。JN的短片好看,沒有多餘枝椏,就像是貝斯和鼓點和旋律配合得合眾為一。

皮膚下面的神經還是時不時在我放鬆警惕的時候緊繃,彷彿快要崩斷。不笑會害怕破壞氣氛。不過有愈來愈多時候,是真切感覺到放鬆下來。有種在角樂的感覺:遇到的朋友不管遠近,分享同一個空間都覺得自在。

————————————————————————————————

最近記性有點差,甚至到了張嘴忘詞的地步。可是當朋友說「哈哈我也是」的時候,好像低能兒的感覺就變成了可愛大笨蛋的感覺。

波波爾問,Soma你是無性戀嗎?JN說,Soma玩阿瓦隆超厲害的、上手超快。海邊救生員說,你身上的氣質不屬於城市。阿Mo說,你寫人訪會很好看的。也許這些也是我的特質,只是自己看不到。

—————————————————————————————————

創作的時候,是否寧缺勿濫會更好?由骨架開始,添加筋骨,留白。

2024.12.5 Thur

憂慮、恐慌,好像是類似的東西。

當一人高的湧浪向我撲過來,我失去了追趕它的勇氣。不覺興奮,只剩恐慌。快逃!腦海中有個聲音不斷催促我。

而一算錢,去台灣10天已經用掉5k港幣。我開始憂慮在申請澳洲打工度假簽證時能否留下5k澳幣,加上來回機票。

搬家還沒正式結束,還有一箱書和一箱雜物要從鄰居家搬走。吉米和Jan不清不楚的現狀也讓我覺得頭疼,到底吉米會不會維護我和他的友誼?我沒有信心。四處借宿的感覺很漂泊。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oma既不客觀,也不全面。絕不停止製造垃圾。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有時候,睡覺是因為需要抱抱

Stretch in the dark

灵感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