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簡論《賦得古草原送別》的意涵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賦得古草原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早年作品。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縣人。生於唐.代宗大曆7年,卒於唐.武宗會昌6年。「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歷史上把它歸之為中唐重要的寫實詩人。其詩風平易近人,以反映民生疾苦的「諷喻詩」聞名後世。《長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詩史流傳不朽的叙事詩。在中唐詩壇與元稹齊名,並稱「元白」。
歷代詩評家對於《賦得古草原送別》都很推崇,如果真的作於16歲,應該是白居易流傳最早的一首詩。
據唐.張固的雜史小説《幽閒鼓吹》之記錄:「白尚書應舉 ,初至京,以詩謁顧著作况。顧睹姓名,熟識白公,曰:‘’ 米價方貴,居亦不易”,乃披卷首篇(即此詩),即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根據我的老師台灣大學羅聯添教授考證,白居易是唐.德宗15年(799年)28歲時才赴長安城應考。而顧况擔任著作郎的時間甚早, 唐.德宗貞元5年(789年)已經離職貶官,所以他們倆是碰不到一起的。顯然張固的記錄,有些穿鑿附會。不過,這個故事仍然可以旁證:《賦得古草原送別》是白居易是一首深受時人歡迎的名篇。
詩題「賦得」表示:題目經過他人限定,甚至有可能衹是自己應考的練習。「古草原送別」是全詩要吟詠的主題。首句「離離」是草長得很長的樣子。「萋萋」則是茂盛之狀。「遠芳」、「晴翠」都是草的借稱。
全詩上半四句大致在叙述:古草原上繁茂青翠的野草,年年都會枯萎/繁茂,循環反覆。事實上野火無法燒光燒盡所有的草,因為春風一吹,它們又馬上恢復生命。
下半四句描寫草花的香氣瀰漫滿古道,艷陽下翠綠的草連接著荒落的舊城。當再次來到古草原,遍地茂盛的草,似乎也滿溢著離情。
這樣的一首五言律詩可謂寫得平易暢達,情景鮮明,假如真是白居易16歲的作品,那麼,就未必有什麼深刻的喻意。清.俞陛雲《詩境淺説》認為此詩「喻小人去之不盡」,就有些過度詮釋。這首詩既然是「賦得體」,有可能是白居易按題目作詩的一個測試,身為現代讀者,衹能説這首詩的表現技巧很到位,值得讚賞,也就不必作過度解讀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