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人應該關注白紙運動
IPFS
在選後各黨內部尚未穩定的這段期間,剛好可以換個思維。我認為中國近日的「白紙運動」(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值得大家更多關注,無論你是否支持這場運動。
首先,中國內部的政治與社會動盪,對台灣產生影響的機率頗高,一但出了更大的事,台灣很難獨善其身,而不了解就無法判斷應對。
其次,作為一個高度集權監控的獨裁政體中的抗爭型態,也可以給台灣乃至於全世界的社會力量有更多的啟示與知識儲備。或者更直接地說,這或許是「在網路與社群媒體被高度控管的狀況下,集結與抗爭如何可能」的珍貴資料。
我不認為「白紙運動」象徵著中國社會控制的失敗。相反地,正是因為中國社會控制的成功,才使得運動只能在「廣泛且強烈的共同受苦經驗」這種非常嚴苛的條件下出現,也因此任何口號都無須落諸紙面,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明白彼此要說什麼。
同時,歷史上有許多經驗告訴我們,運動最終的政治訴求層次,與初始的導火索不必然有關,1968年的法國學運,導火索之一也不過是南特大學的學生反對「男生不能進女宿」。
因此我也不認為因為運動是來自於「反對封控」,就可以認定這是一場訴求枝微末節的「請願運動」。針對封控這種強力社會控制的反對,尤其容易引起人們對抽象權利的思索,比方說「對,我們是要反封控,但為什麼國家可以把我們封成這樣?」,或許這也是中國群眾高呼自由與習近平下台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種運動模式仍然有很多侷限與需要克服的挑戰,而從他們對其他群眾喊話的文宣中,也顯示了這個運動還有很多社會層面的困難要克服。
但總之,我還是支持、也很期待中國人民可以做出什麼事情。我不覺得我能夠在任何層次幫助到他們,只能希望這件事有更多人關注,並且讓他們探索出來的任何正確或錯誤的答案不要白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