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IPFS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Anser albifrons
台灣生息狀態:稀有冬候鳥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albifrons,是一種大型的雁鴨科鳥類。學名的Anser在拉丁文中為鵝、雁之意,而種名的albifrons則由albi-(意思是白色的)和frons(額頭) 組合而成,意思就是有白色額頭的雁。
白額雁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夏季於高緯度的苔原繁殖,冬季會遷徙至南方度冬。朝鮮半島、日本、中國等地都有穩定度冬的族群。白額雁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多在河口溼地度冬。

外觀特徵
白額雁的雌雄同型,嘴喙粉紅色,嘴基和額部有白色環帶;頭部至項頸部大致為褐色,在臉部靠近白額處的顏色較黑。腹部為淺褐色並帶有不規則的黑色塊,脇暗褐色,上脇部與翅膀交界處有很細的白色邊線。背面的肩羽和三級飛羽灰褐色,有淡色羽緣,停棲時看起來似有橫斑。幼鳥無白額,胸腹部也沒有黑色的斑塊。

生態
白額雁在度冬地多成小群在溼地、農田、河口等地活動,以植物嫩葉、穀物為食。

參考資料:
1.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2.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