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信仰 宗教(一)
我是台灣出生成長的小孩,自幼就接觸了台灣最普遍的信仰。這個宗教有點複雜,我一直到了高中以上才知道是道教不是佛教。包含初一、十五固定拜祖先牌位。家裡有事業還請了尊土地公,台灣的財神。中元普渡拜好兄弟、偶爾拜天公、拜地基主。祭拜貢品包含全雞、魚、豬肉、各式水果、米酒。
放好貢品後父親會燒香跟祖先及神明說話,因為一直都很小聲,我也不知道說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等一段時間後會擲筊問神明吃飽沒,然後接著燒金紙。這些都是爸媽在張羅,並且記得日期,絕不會忘記,算是相當虔誠。
我從小也就在一旁跟著閉眼拜了起來,大家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從來沒問過為何要拜、這個神的來歷為何,祂可以幫我什麼?
我長大後才理解到其實大部分人的信仰都是從家庭傳遞下來的。
後來上了國中第一次接觸了基督教,是舅舅及小阿姨的緣故。
舅舅念研究所跟舅媽交往後改信基督教,記得那時外公外婆很是不滿意。他們生了五女一男,結果男的卻信了基督教,對他們來說就是斷了香火。未來沒有人可以祭拜祖先,舅舅也很誠虔的從此不拿香拜祖先。
小阿姨也念到碩士,可能是念東海大學的關係也信了基督教。國中時的我的想法很單純,其他的阿姨們及媽媽都是國中國小畢業,而舅舅跟小阿姨都是高學歷,是不是代表基督教比較好,基督教才是真理?
我對基督教因此產生了好奇心,舅舅也給了我聖經,跟我分享他的信仰。細節記不得了,只記得當時我問過舅舅一個問題「上帝會不會是外星人?」
他的回答是:「也許喔」
當時因為一些原因我一個人跟著外公外婆在嘉義的山上生活。舅舅跟小阿姨很久才回來一次,我也忙碌在升學課業中,基督教就此擦身而過。
山上的生活是傳統的瓦房,房子的地基及腰部以下的牆雖是水泥,腰部以上的牆則是由泥土、米糠、白石灰建成,裡面沒有磚塊。為什麼我知道牆壁裡沒有磚塊? 因為國中小屁孩手賤,用手去挖。
洗澡的熱水是用大鐵鍋燒材,睡覺時躺在床上往上看會看到老鼠在屋樑上爬,蝙蝠在房內飛舞,壁虎在牆上鬼叫。真的是鬼叫。
廁所不在房子裡,反而離房子約30公尺距離,是投糞式的蹲式馬桶。馬桶就一個洞,下面就是化糞池。每當我晚上想上大號時,我都會有些猶豫,因為不僅僅廁所沒有燈,從房子到廁所這段路也沒有燈,我得一個人拿著捲成一條的報紙,帶著打火機。點燃報紙後,快速小跑步衝向廁所。到達廁所後,把廁所門打開,跟裡面的蒼蠅、大強跟喇牙(大蜘珠)一一打聲招呼後,快速把火踩熄,若不踩熄我回去就看不到路了。
進了廁所後,門也不用關了,因為黑麻麻的也沒有人看的見你,除了化糞池傳上來的可怕味道,只剩耳朵能聽見颼颼的風聲,我算是體會到了月黑風高。
然而,我並不感到害怕,當時鬼這個字,似乎不在我的字典裡。我上完廁所後,再次點燃剩下一半的報紙,慢悠悠的走回房子裡。
待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