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市身分證ID的妙用
IPFS

下載了馬特市身分證,讓我回想起,在馬特市的許多第一次:
◇第一篇文章:抱歉現在才來
快跟上啊啊啊啊啊
◇第一次參加社區活動徵文:難忘的味道 | 不堪的味道
Me說自己動彈不得,他的屁股已經被股間的穢物黏滯在小木椅上。周圍開始有人說:「有奇怪的味道耶」,越來越多人交耳竊語,同學變成海關犬到處嗅吸臭酸的源頭。尤其那位每次見他吃豆豉小魚乾即掩鼻作嘔的女孩,她以為Me又在吃抽屜裡那罐豆豉小魚乾,其實就算蓋緊罐頭,抽屜早就充滿了豆豉發酵味,現在再加上他股間的味道,那綜合疊加的氣味,該怎麼說呢?似乎,豆豉味還略勝一籌。因為沒放冰箱,臭了?Me說,原本很討厭那位忸怩作嘔的女孩,一副老是嫌惡的姿態,現在倒覺得對她感到有些抱歉呢!
◇第一次公布Like收入:來3個月就賺20000 Likecoin
但平心而論,這裡是一個很有活力(活動多),而且溫暖(圍爐多)的寫作平台,背後有很多優秀的市民幫忙造市(致敬),大家互利共生,只求在孤獨的寫作路上,多點樂趣彼此鼓勵,寫作順便擼幣,圍爐取暖,不錯啦!
◇第一次發表小說:尾巴咖啡店(una cola Café)
一點也不奇怪,失眠滿臉蜘蛛網,絕對頂著鳥窩頭的我,坐在一個最遠的位子,離吧台還有二桌四人座的距離。吧台裡頭的二位女店員,一個側著頭夾著甜蜜的話筒,右手甩著鉛筆,另一個則低頭專注於某件事,應該是我的早餐吧。我轉頭若無其事地看著電視,主持人正在訪問電影《佈局》(Contratiempo)的男主角,聲音模模糊糊的,就像外面的天空,混淆一片,感覺淡淡的,沒什麼味道。她也沒有表情,在這彷彿時空皆靜止的切片中,她的移動透露著異樣簡潔的美感,是一種略為邪惡的氣質,輪廓分明而精確,我感受到金屬的豔麗與冷調,卻擁有著美妙的弧度。
◇第一次鑄造NFT:2021年末微感恩💛就是要送你NFT(很任性!)
來馬特市,莫名擁有加密貨幣,也學起人家鑄造NFT,因為無心寫感恩文,就也學人家送NFT,就當做是卡片吧,很任性地想送給,常支持我的你妳,常看我自溺文章的你妳,就是喜歡透過文字思考的你妳,舉辦社區活動好辛苦的你妳,喜歡鼓勵朋友的你妳,樂於分享的你妳,害羞又熱心的你妳,剛好路過的也可以,祝大家在文字裡能夠活出勇敢的、自由的、永恆的,版本的自己。

◇第一次參加Matters年度問卷:◉☉ 小圖小說
寫下一件今年發生的,你想永久紀錄下來的事情。

◇第一次深刻思考詩的創作內涵:不是在唸詩,就是走在與詩相逢的路上
美國詩人Robert Frost曾說:「詩正是在翻譯時所遺失的東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所以,詩善於保存難以言喻的情狀,那些詞窮之境。
◇第一次專訪市民:《後綴》假掰文青誌 ft.職女
下酒菜:妳的閱讀台文#1的標題,故意將龍瑛宗的小說《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改成《職有木瓜樹的小鎮》,是一字三關,「只」能把種「植」木瓜當成「職」業的小鎮,頗能刻劃主角(陳有三)在日治台灣時期,所面臨的階級困境,正如妳說的:「一旦孩子一多,可能像前輩蘇德芳一樣,一家都吃不飽,木瓜的意象昭然若揭,台灣特有水果裡的多子多孫。」
職女:啊哈哈哈哈哈,那又是個美麗的誤會,Matters發文後無法改標題,只是懶得蓋文重發啦!🤣🤣🤣(欸?該不會是在暗諷老娘白癡打錯字吧,媽的,你這個奶控🐮🐮🐮)

◇第一次舉辦Matters社區活動:《後綴》採訪寫作營:陪你採訪一位市民

「因為我身邊沒有第一讀者,所以乾脆成為你的第一讀者,推廣採訪市民的活動」,但這種說詞我已經講膩了,我現在要改成:
因為我沒有參加過寫作營,所以我乾脆辦一個「成為你的第一讀者」的寫作營,給大家參加(啥?)!
◇第一次發表《後綴》特刊:「在文學劇場的咖啡館」:
❑ 編輯者與贊助者
Matters社區裡,除了作者與讀者之外,特刊的目的還想突顯兩種市民:編輯者與贊助者。
編輯者包括舉辦社區活動的市民,搜尋「社區活動」可查閱過去活動。還有推薦市民作品的個人文選,例如,地下文選 | LGBTQ不只是議題,也是我的生活、【捲氏雙週報】穀雨號。
有一群人固定每個月編列預算支持市民,或是打賞喜歡的文章,默默挹注社群活力。《後綴》特刊的主編費、稿費、推薦文章的打賞費,皆由匿名的驗證人提供。
◇第一次見市民:初次見面的Matters市民就是你了!
我在你這年紀的時候,還沒有網路,會有機會和一位大上兩輪的陌生叔叔碰面,是無法想像的事。
應該是近半年因為採訪營和後綴discord 我們互動才變多的吧。當我看到你打出:「想一個人看海!」就猶如一道命令,觸動了叔叔我的惻隱之心:「這人,是在求救嗎?」
我近乎是反射動作說出:「那我可以陪你去!」(我不確定我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否是指你也可以陪我去。)
後來他私訊我:「我還是想一個人去看海,不過,飛地書店我們可以一起去......」

◇第一次提到碼色市:Town版馬特市:從家鄉味聊到了溫柔鄉

會想參加這次的吹水會,是聽說有令人興奮的消息要宣佈,能聽到久違熟悉的市民聲音,感到很親切。主持人一開始複述著Matters網域更改為.town這件事,特別提到底下的留言,被有些市民詮釋為「家鄉」或是「家鄉味」,覺得和馬特市很搭,然而,在Matters Lab discord的文字聊天室,市民們卻顧自將話題從家鄉味聊到了溫柔鄉......

應該看得出來,大家都是在開玩笑(很會扯),所以也不用太認真,不過我還是順手創建了一個標籤(#碼色市),同時想起了曾經寫過的校園愛情故事,正好可以納入。
◇第一次學會鑄造Writing NFT:歡迎收藏 後綴Writing NFT

如何發行 Writing NFT
你在馬特市有哪些第一次呢?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