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能源、巧克力:從世界地圖看見30個國家的經濟動能與投資潛力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圖片來源:金石堂


近日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經濟大動盪,也凸顯了過去世界各國所仰賴的經濟模式勢必會面臨許多挑戰與轉型。

這本書是由韓國明知大學教授朴正浩透過旅行及研究調查所撰寫而成,在第一篇就提到台灣在全世界的半導體強國地位,並描寫台灣如何從國際孤兒逐漸成為備受矚目的存在,當然一定要提的是關於台積電的崛起,也點出了台灣必須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忠告。尤其台灣首當其衝的超高齡化社會問題,以及缺乏直接吸引消費者的台灣自有品牌也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荷蘭這個人口比台灣還少的小國,其實「農業強國」的美譽並非直接種植農產品,而是透過先進口的方式,再進行分類與加工出口獲利,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那大家知道全世界新創企業活動最密集的國家是哪一國嗎?答案是「以色列」。是不是想像不到呢?然而,以色列的國防工業也是排名第一,而且其軍事體系以橫向的文化體制文明,而不是上對下的縱向體系,也就是說如果下屬認為上級的指示是錯誤的,是可以相互討論作戰對策,而不是無條件地服從上級決策。

至於我很喜歡的西班牙,則是以文化藝術作為其強大的競爭力,幾乎可以說西班牙這個國家本身就是藝術的象徵,不僅有其前衛的建築風格,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文化藝術也為停滯不前的工業城市帶了全新的經濟效益。

這本書介紹了三十個國家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找到最適合生存的方式,以及各自所面臨的困難與隱憂,能開啟讀者的國際視野,也以此為基礎認識來更深化對國際社會的關注。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