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運動是無意義的嗎?

兩宋遺風
·
·
IPFS
·
白紙運動表面上是結束了,但它引發的火種則很好地保存著,只要再次有風,這些表面看上去冷透的黑炭就會再次變紅燃燒,需要的只是風。

看到一篇文章,說白紙運動一年了,作者更加抑鬱了,因為好不容易爆發一次,卻沒有爭取到更多東西。生活正常了,歲月又靜好了,人們又把很多事情都忘記了,看上去好像希望遙遙無期。其實,這些都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而已。

作者只有一句話是說對的,即「白紙運動並沒有爭取到更多的東西」,但就是這句話,其實也不全對,因為除了解除清零政策以外,還有很多看不到的東西,是這次運動帶來的。至於說人們又靜好了,忘記了,希望遙遙無期了,這些都是作者自己的感覺了,TA沒有也不可能找到客觀的數據支持。

有人可能說會說,那你有客觀數據支持「人們不靜好、沒忘記、希望就在眼前」嗎?是的,我也沒有,但我知道一些歷史的事實,通過這些事實,我可以推測出也許情況不是那樣的。

太遠的不說,就說稍微近一點的:同盟會及其前身興中會,從1895年到1910年,發動過十一次旨在推翻清廷的起義,全部失敗。也許在1910年那次起義失敗後,當時有些反賊和這位作者的心情是一樣的:「付出了這麼多,什麼也沒改變。朝廷還是那麼強大,屁民還是那麼無知,稍微有點物質基礎的人還是歲月靜好,馬照跑,舞照跳,希望遙遙無期。」

遙遙無期嗎?1911年局面就急轉直下了。

再近一點的:1976年4月,人們藉著悼念周恩來在天安門聚集,當時也許也有人希望就此搞掉四人幫吧?結果是被鎮壓。從4月到10月這半年內,壓抑嗎?絕望嗎?10月份,四人幫被捕,文革結束。

歷史並不能簡單複製,但其內在邏輯是一再重複的。當出現大規模人群聚集,表達共同訴求時,站出來的那些所謂的「大規模」,其實也絕對是少數,那些沒站出來,卻有共識的,那些看不見的民意已經是相當龐大了。

當一個政權或掌權者一再受到衝擊,說明其統治根基相當不穩,那麼它離真正失去對局面的控制,也就不會太遠。一般人只會看到它一再擊退衝擊者,卻看不到它每擊退一次,就會變得更加脆弱一些,下一次被擊穿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我覺得很多人對時局感到悲觀,還是對於中國歷史了解得並不多,包括這位作者。我相信TA很可能對歷史並不感興趣,也許不借助搜索工具,都不一定能完整說出中國的朝代順序。

如果能對中國歷史稍微多一些了解,就會知道中共目前正處在史上所有集權王朝末期同樣的歷史軌跡中,包括TA說的那種令人絕望的現象:「朝廷雖然腐朽,但依然能一再擊退反對派。」但TA並不知道的是,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朝廷每擊退一次反對派,就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虛弱,內部也更加分裂,直到最後,或因為無力擊退反賊,或因為內部各派趁機做大架空朝廷,從而變天。

從秦到漢,從隋到唐,從元到明到清,但凡是因底層反抗而直接或間接滅亡的朝廷,莫不如此。其中秦、隋、元、明是前者,漢、唐是後者,大清兼而有之。

土共,我感覺走漢唐老路的可能性更大些,即朝廷無力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質上萎縮成一個地方性政權,最後慢慢消亡。

白紙運動表面上是結束了,但它引發的火種則很好地保存著,只要再次有風,這些表面看上去冷透的黑炭就會再次變紅燃燒,需要的只是風。

至於具體是哪股風,我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間,我更加不知道。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一定會有風,而且並不會太久。

當然,還是要再次說明一下:中共失去對全中國的控制甚至消亡,並不代表整個中國會馬上變成民主國家,這是兩碼事,這其中可能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但不管怎麼說,中共退場都是第一步,沒有這一步的啟動,後面統統免談。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