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或英皇?沿起印度,備受爭議的名銜

可可與海
·
·
IPFS
·

英王?抑或英皇?英女王?抑或英女皇?關於英國君主,大家都看過不同稱謂,到底誰是誰非?

在西方歷史上,「皇帝(Emperor/ imperator)」沿自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後世有不同歐陸君主自稱皇帝以示承繼道統。在近代英國歷史上,英國君主並未稱帝,但在1876年至1948年統治印度時則加上印度皇帝或女皇的名銜,例如「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King-Emperor/ Rex-Imperator)」。而這個廣為人稱的「英皇/英女皇」名銜,起初並不是大受歡迎。

印度兵變後,英國於1858年取消東印度公司體系,直接管治印度領土,建立英屬印度。同年,代表英國君主管治的印度總督,加稱印度副王(Viceroy of India)頭銜。1876年5月1日,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提議授予維多利亞女王「印度女皇」名銜,獲女王接受。當年,這個提議頗具爭議,經下議院激烈辯論,曾被抨擊將歐陸的帝國主義植入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以及具軍事統治意味。

進稱「皇帝/女皇」,其實有鞏固領土考慮的遠因。1801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合拼成聯合王國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英王進稱「皇帝」。但佐治三世拒絕提議,只稱國王,另外放棄名不符實的「法國皇帝」名銜。

而印度遠在天邊且幅員廣闊,需要對上百計的土邦(Princely state)分而治之,與一般白人殖民地甚異。英國君主增設印度專屬名銜,有助拉近雙方關係,令英國承繼莫臥兒帝國(1526-1857)長年統治印度次大陸的地位,被土邦認同作新的封建宗主。1876年2月17日,本傑明在法案二讀前發言提到:

「增設名銜一事,主要着眼於對印度當地的影響、記載重要注目的法令,及在兩國歷史留下段落。唯有增設名銜,才能令人確切感受到想像中的國家。政府萬萬不能輕視這個元素。」
“The amplification of titles is founded upon a great respect for local influences, for the memory of distinguished deeds, and passages of interest in the history of countries. It is only by the amplification of titles that you can often touch and satisfy the imagination of nations; and that is an element which Governments must not despise.”

至於近因方面,則與女王家事和列強競爭有關。1871年,普魯士王國擊敗強敵,建立德意志帝國。而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此時是德國王儲妃,將有機會隨夫君登基皇帝而晉身皇后(Empress)。如是者,母親的名份會顯得次一等,「維多利亞女皇」的名銜亦會為女兒先取。1873年,維多利亞女王更在向秘書亨利.龐森比(Henry Ponsonby)抱怨為何經常被俗稱為「女皇」,但從沒有正式名銜。與此同時,奧匈帝國,沙俄亦以帝國自居。沙俄更在中亞擴張迫近印度,有需要與之抗衡。

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女皇後,英國版圖和國勢亦逐步邁向頂點,女皇被塑造成日不落帝國的象徵。可是二戰結束後,隨着帝國逐漸瓦解,皇帝頭銜亦隨之消散。

1947年8月15日,印度及巴基斯坦成為自治領(Dominion),從殖民地逐漸過渡到獨立建國。1948年6月22日,英王佐治六世於《倫敦憲報》刊憲取消「印度皇帝」名銜,但英國君主仍是兩地的國王。這樣的情況,直至1950年及1956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正式建立共和國才告終。

至於華文翻譯上,其實亦有同樣的權威考慮。在華人概念裏,一方之王明顯次於九五至尊的皇帝。強調英王的英皇身份,才能與滿清及其他國家的皇帝平起平坐,彰顯「大英帝國」的威勢。

所以,很多香港地名即使英文意思是「英王」亦採用「英皇」寫法,King’s Road叫英皇道,Queen’s College叫皇仁書院, King’s College 叫英皇書院。大家亦因而慣稱「皇家」而非「王家」。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