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 ze9|劍指核心,找到接點:融合兩個文本寫下一張永久筆記
我在不同時期讀到兩篇文章,分別是:
當我發現它們(兩個文本以上)不約而同指向一同件事時,我會認真考慮要寫下一張永久筆記,本期的主題。
歡迎來到【創作者經濟 IMO】繼「週報」與「人物誌」外的第三個專題——「卡片盒筆記」📚
▌週四發布
如果該時段沒有「人物誌」發布,就留給「卡片盒筆記」連載,每週四上午都會有新內容可讀。
▌輕薄短小篇幅
每期附上一張實際寫下的卡片,並做 case study,由此帶出《卡片盒筆記》書裡原則的溫習、演繹、實踐。
▌陪跑
如果你遇到以下痛點,那就是我們描繪出來的「化身」(avatar):
1. 看過《卡片盒筆記》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想參考別人的成品。
2. 打算執行這套系統,知道有人也這麼做,有種陪伴感,不孤單。
3. 想透過「做中學」來熟悉書中觀念。
❏ 劍指核心
首先是〈麥肯錫工作基因〉這篇文章
(先讀讀看,抓主旨)
我在文中看到「下一步」、「先講結論,再補細節」、「建設性回饋」、「解決方案」這些關鍵字,都指向同一個前提——每個前來開會的人,都是要來解決問題。
*
再者是〈為什麼許多腦力激盪會議只產生爛主意?〉。
(先讀讀看,抓主旨)
它告訴我們稱職的「會議主持人」應該要做什麼事情——引導、引導再引導。
引導大家溝通,是雙向交流,而不是單向佈達。
每個人都有想法,想法不會自然表達出來,因為在團體中我們會在意別人的眼色,所以需要引導。
也引導這些想法進行收斂,透過標準進行分類、排序、篩選。
*
以上是兩篇文章的核心主旨,乍看之下,要兜在一起好像有點牽強?
❏ 找到接點
又看到〈為什麼許多腦力激盪會議只產生爛主意?〉中間有一段談到,有意義的對話來自於人們之間有共識,對於「我們正在討論的主題」有共識。
例如「活動成果報告」這可不是主題,只是會議討論主題的刺激物、只是素材,幫助參與者認識討論主題的背景脈絡;值得討論的主題是「活動之後的復盤」。哪些事情成功?哪些事情不如預期?下次可以如何調整?
懂!為了要讓會議「會議主持人」好辦事,與會前,每個人都要知道出席這場會議:
不是來報告背景脈絡的;
不是來腦力激盪的;
是來復盤;
是求迭代。
這不就是「解決問題」嗎?正好可以和《麥肯錫工作基因》的核心主旨扣合。這樣一來,整個脈絡闡釋就打通了,所以我寫下這張永久筆記卡片:

先抓核心主旨,
再找找有沒有「接點」串起兩個文本,
讓闡釋脈絡通順。
❏ 卡片盒筆記の家
卡片盒筆記以「鏈式結構」存在,或稱「筆記鏈」。
透過 Heptabase 的「白板」(whiteboard)功能,得以「可視化」呈現卡片與卡片之間的承先啟後。
如果想查看本文永久筆記在白板上的原始位置,以及這張永久筆記和其他永久筆記之間的鏈接關係,我把它放在電子報的進階權限裡 👇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creatoreconomyimo.su...
- 週報:主編後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卡片盒筆記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