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華文答問|人人在罵大媽,其實是罵同一堆人嗎?

一蚊健
·
·
IPFS
·

作者:越界華文答問

越界華文答問是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的一個新項目,旨在讓不同華文地區向另外一個地區朋友發問,以達至澄清事實、消除成見及互相了解作用。

內地人罵大媽,香港人罵大媽。究竟誰是大媽?這個詞何時變得普及?回想過去,我們稱在公共空間表演、操練的婦女為大媽,幾年前,我們也會稱爭着買金器的婦女做大媽,對象不盡相同。「越界華文答問」早前在社交媒體徵集網民關於大媽現象的問題,再在網上搜集資料,篩選整理後,製作以下答問。本文原帖在此

1. 「大媽」一詞怎樣冒起?何時帶有貶損意思?

「大媽」一詞早已有之。以往人以「大媽」來稱呼中老年女性,跟「大嬸」相若,譬如「黃大媽」、「劉大媽」。此外,在古代,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大媽」一詞用來稱呼元配。

詞語享負盛名,要數到 2013 年。那時發生兩件事。其一,當時國際黃金價格突然插水,內地婦女於是搶購,甚至有說托起金價。《華爾街日報》報導時引進了「dama」一詞,內地社會和財經新聞大量使用「大媽」,尤其是猜測股市有人不理性投資之際。

其二,是即使廣場舞存在多年,卻在同在 2013 年前後爆發。婦女是廣場舞的最大用家,自然是主角。網路和媒體炒起了有關噪音、地方治理、性別、政治、美學的爭論。因為廣場舞爭議多少牽涉素養、公德的爭議,後來當討論到有自私、貪便宜、不顧他人的場面,其他人指控對方婦女無理、無禮(例如買了火車上格臥鋪但強迫要求人讓出下格臥鋪),婦女也會被稱為大媽。

2. 內地大媽舞、廣場舞,如何變成運動,人所共知?

內地的學術圈,多從大媽的成長背景解釋為何產生廣場大媽舞。

在此之前,先要解釋廣場舞的特點:既是團體健身操,又是舞蹈。它是健身操,技術要求低,運動量適合中老年女性。團體操追求大規模,參加者會吸引更多同好,規模逐漸增大。它是舞蹈,需要節拍和音樂,身體也會擺動。跳舞可以展現自我,音樂舞蹈得以維繫群體。

參與的婦女,要麼已經退休,要麼工作沒有很大前景。夫妻和跟子女關係愈見疏離,加上空閒時間較多,產生孤獨感。

她們經歷文革,經歷過集體化時代。中國後來實行市場改革,工作、生活、家庭關係也趨向個體化,跟她們的成長總是格格不入。

廣場舞有助她們建立社交網絡,醫治失落、孤獨感,找回共同存在感,以至重拾集體跳舞的回憶。

另一方面,舞蹈除了找來老歌伴奏,也會找來流行音樂,例如南韓江南 style,為的是追求時尚,證明跟得上潮流。

順帶一提,中央電視台在今年五月播放節目,請來學者闡述廣場舞歷史。在 1940 年代,中共建政前的新秧歌運動,上演秧歌劇,奠定廣場舞蹈的基礎。到了 1990 年代,廣場舞漸成風潮,並由東北流行至南部。踏入廿一世紀,各級政府落力推銷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是其中一項,而廣場舞掀起熱潮。

2015 年 3 月,國家體育總局、文化部推出 12 套健身操,全國推廣。這更加確立廣場舞的地位。

3. 不少香港人討厭廣場舞大媽,內地呢?

跟廣場舞相關的,一定是噪音滋擾和爭奪場地。當每場廣場舞規模大,音樂聲浪一定會大,容易騷擾其他居民。早於 2013 年 4 月,成都有住宅難忍廣場舞音樂,向舞者扔水彈。不同地方,使出不同招數,放狗、扔糞便,毆打,甚至放高音炮,應有盡有。

在城市公共空間不足時,爭奪、衝突會更明顯。2015 年 8 月,烏魯木齊一個藍球場,有大媽跟想打籃球的青年爭場地,對峙了三個小時,由職員調停。大媽說過往練舞的場地太暗,有成員受傷,故要另覓場地。2017 年 6 月河南洛陽也有青年跟大媽(和大叔)爭場地,雙方最後互相打罵。

其實,隨便瀏覽內地網上討論區,輕易看到年輕網民徵集如何驅散大媽的意見。可以說,市民討厭大媽的氣氛,不是香港獨有,內地也如是。

在知乎,有兩個相當熱門的帖文,提及的大媽特指廣場舞,而是日常生活和總體印象:
如何對付火車上那些買上鋪非要換下鋪的身體健康的大媽們?
為什麼我們討厭大媽?
在業主猝死一事中,《澎拜新聞》也冒起不少抨擊大媽的留言,例如「老流氓不要臉真是無敵的」。
到了現在,稱呼大媽,經常聯繫上盲目投機、衣着老土、不顧公德等概念,印象已經相當負面。

4. 香港何時流行「大媽」一詞?

一向也有人用「大媽」一詞,印象也是負面。例如 2011 年 4 月,有本地藝人的妻子諷刺某電視台高層為大媽,批評她苛待演員。翻查慧科搜索資料庫,普及一刻同樣是 2013 年,報導內地婦女大批來港買金,成為一時熱話。

「大媽」一詞用途廣泛起來,以下舉出幾個常用情境。

一、描述起伏不定的股市,例如「大媽」愛股下挫,或者出手托市。有趣的是,究竟「大媽」是否左右股市的群體,還是只是「股民」的代名詞,難以判斷。

二、報章會稱呼在反對民主陣營人士和機構的行動中,參與的婦女為「大媽」,參與的男人叫「大叔」。

三、跟內地廣場舞類似,即在香港各處唱歌表演,掀起噪音和佔場爭議的「大媽」。

順帶一提,香港一向以「師奶」稱呼已結婚,教育水平一般的基層中年婦女。在今天,「師奶」的指涉對象是本地人,「大媽」是內地人,近期也多了稱呼操內地口音粵語的新移民為「大媽」。

5. 跟內地廣場舞大媽比較,香港唱歌大媽有何特點?民眾有何反應?

街頭唱歌是香港特色,但近年牽起爭議。

大媽通常會聯群結隊演出,而歌曲多是國語時代曲或者 1970 至 1990 年代的香港粵語流行曲。歌唱帶着舞步,吸引不少中老年男士觀賞。廣泛報導的地點有旅遊點旺角行人專用區(現已取消)和鄰近公共屋邨的屯門公園。

爭議根本,主要原因是:
一、聲浪太大,滋擾遊人、商戶和居民;
二、街道狹窄,又沒有適當的管理和輪候制度,眾多表演單位爭奪位置,提高音響聲浪,氣氛愈來愈差;
三、不少本地人批評大媽歌舞表演庸俗,沒有美學可言,跟以往以結他配合歌唱,鼓樂,或簡單雜耍為主的街頭賣藝的氣氛大相逕庭,是拖低藝術質素,破壞街道景觀;
四、不少人直指大媽唱歌的目的只是收取打賞,而且收穫甚豐
五、有報導突顯在公園的表演,女歌者和男觀眾有親匿舉動,批評場地淪為夜總會。由於不少表演者的粵語也有內地口音,本地人和大媽的界線格外分明。

在旺角行人專用區,居民和地區議會多年投訴後,政府在今年八月終於取消行人專用區,但歌舞團就轉移陣地,到其他地方繼續,政府又沒有更進一步的管理措施,衝突沒有解決跡象。

大媽時件也挑起政治矛盾,在此前後,間或市民發起行動「驅趕大媽」,參與者和傳媒也把參加者冠以「本土」陣營名義。反對者對於噪音,街頭管理和美學的矛盾,漸漸轉化成香港與內地文化與政治的矛盾,即她們的表演內容和形式,會取代香港的表演和普及文化,威脅本地人的文化身份。政府不作為,唯有民間自救。

從另一角度分析,街頭歌舞表演在港興起,多少反映港人長期渴求街頭表演,甚至在觀賞期間尋求慰藉。那邊廂,表演者也並非全部是批評者眼中的,專門來賺錢和滿足異性。真心表演的大有人在。正如上段所說,政府本來可以居中協調,嚴加要求表演者遵守規例,控制表演數目和音量。官員失責,場面無人看管,任由矛盾激化,「大媽」的涵義愈來愈差。

參考資料

央視網,2018,《聽學者講講我們廣場舞人自己的歷史
張兆曙,2016,〈個體化時代的群體性興奮———社會學視野中的廣場舞和「中國大媽」〉,《人文雜誌》2016 年第 3 期
姚果飛,2017,《廣場舞形成及其被「污名化」的社會學分析》,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