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通告 蛇年春节随感

「青春18×2」與「慢行列車」

Benno
·
·
IPFS
蛇年春節隨感

去年看了「青春18×2」,一直想寫點什麼但是不知道從何說起。2025年1月在日本過新年,正好中國農曆新年也在1月末,這期間看了「慢行列車」,發現這兩部作品正適合放在一起寫,就開始準備寫這文。

正巧@Robert 發起蛇年春節隨感活動,這兩部作品的感想正好也符合我2024年結束、2025年開啟的心情,就一併寫下。

如果單獨寫關於「青春18×2」的感想的話,可能會流於表面,例如許光漢非常用心地塑造角色、成功駕馭了兩個年齡段兩種心境的大男孩與初熟男、初學日語的笨拙與多年後的流利對比很明顯,在男主角踏上追尋少年時愛情萌芽女友的旅程後,在路上遇到的角色有許多驚喜的客串,等等。

但是在看完「慢行列車」後,恍然大悟兩部作品的主題有許多相通之處。兩者都是基於「失去重要的人」為前提展開對失去、執著、迷茫的故事構建。「青春18×2」是男主角在失去戀人、失去公司後,放下對事業的執念,踏上旅途,在旅途上遇見、傾聽、分別,直到旅途完成時才算了結了當初對女友的不解。

而「慢行列車」從「三姐弟失去家中長輩」開始,便一直被困在不敢向前的躊躇中。因為是三姐弟的設定,各自的故事線都有精彩的敘事與演員深厚的演繹,整體故事更加完整,也更加的有笑有淚。大姐放下了對弟弟妹妹的束縛,弟弟妹妹放下了對姐姐的愧疚,三人都朝著自己想要的人生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慢行列車」中台詞的結構非常完整,不但前後呼應、還與劇情緊緊相扣,推薦喜歡揣摩台詞、摘錄金句的人觀看。我從中截取了兩小段個人比較有感的台詞。

一段是星野源對松坂桃李說的有關「孤獨」。

另一段是酒吧老闆回答松隆子關於「寂寞」的提問。這位老闆的回答,不知道編劇是否有意,完全呼應了「星新一的不可思議短劇」中「ボッコちゃん」。

2024年末時,在Matters寫下了我的年末回望。2025年始,感謝這兩部作品,提醒了我很基本也很簡單的道理:人生有捨才有得。在來日本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迷茫和焦慮,擔心自己日語學不好、學得慢,考不過日語測試,簽證到期前無法就職,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不敢抱任何期望。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我一直抱緊不放的包袱。不放下包袱,沒法向前一步。人難免希望先得再捨,有得才會願意捨。但是現實往往是先捨才有得。

最後,請原諒我老土地玩一下諧音梗:祝Matters的各位,蛇年有“蛇”有得。

(封面用了我認為很適合蛇年的Medusa,嘶嘶嘶~)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