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最成功的內容行銷案例
前幾天第一次知道《Formula 1:飆速求生》(DTS)這部紀錄影集,剛好上週日也是2022 F1比賽的第一站。看到一篇很精彩的Twitter thread,作者是Nathan Baugh,解壓縮一下重點(摘錄重點再加一些自己的看法)。

[改變開始]
2016年底美國的媒體巨頭Liberty Media收購F1成為其最大股東。他們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把F1帶向年輕人和美國。在過去,因為覺得年輕人消費力不足,F1的策略並不注重年輕一代;同時,因為動力引擎等工藝的產業群集都在歐洲,F1在美國的推廣一直說不上成功。
收購兩年後,F1宣佈和Netflix合作製作影集Drive to Survive,跟拍F1的賽季。但是起初並不被看好,因此最大的兩支隊伍Mercedes 跟Ferrari 拒絕參加,參與拍攝的車隊裡,排的上號的車隊只有Red Bull。
[影集的本質]
要拍出引人入勝的作品,緊張和爭執(Tension and conflicts)一定是說好故事的重要元素。這也是為什麼體育競賽這麽迷人。
F1比賽總共有十隊,每隊有2位車手,總共有20台車。因此,影片可以刻畫的,除了隊與隊的競爭,也有隊內車手的交鋒。在F1,當其他人贏你,可以有很多藉口,從動力系統到後勤都影響很大;但是當你的隊友贏你,就是單純的他比你強。這種關係似乎其他主流運動沒那麼明顯,比較像的可能是自行車?
也因為要刻畫競爭的火藥味,塑造人物的性格,上屆的世界冠軍Max Verstappen拒拍新一季紀錄片。他並批評Netflix拍/剪輯的不真實,太戲劇化(dramatize)。
不過大概所有實境節目本來就是需要製造的對立和衝突,因為觀眾愛看。
[成果]
讓一開始不看好的人跌破眼鏡,這部影集的成效是驚人的。
從2019節目推出以來,F1的美國觀眾上升了40%,預估全球粉絲增加了7300萬人,整個F1的估值在三年內上升了63%。最重要的是,在這麼成功的行銷背後,Netflix還要付F1授權金,可以說是有得吃又有得拿,值得列入內容行銷教科書。
有了更多粉絲,企業贊助也持續流入。如果看今年新加入的贊助商,可以看到熟悉的科技巨頭Square/AWS/Google/TikTok等。有趣的是,今年十隊中有八隊可以看到加密貨幣相關的公司/基金會的身影。

稍微整理了一下,可以發現這些加密貨幣相關贊助商剛好代表一些區塊鏈的發展方向。
- 中心化交易所/平台:Binance/FTX/Bybit/Crypto.com(信用卡)
- 迷因幣:Floki
- 公鏈:fantom (DeFi)/Velas/Tezos (NFT)
再回到去年FTX贊助NBA熱火隊,Crypto.com 官名湖人隊球場,再到前陣子NFL Super Bowl Coinbase的QR code廣告,只能說幣圈真的從VC吸收大量的資金,超級有錢。
大量的燒錢做廣告補貼吸引用戶,大概就跟所有的平台經濟一樣吧。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