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人类
小时候对童话书嗤之以鼻,着迷于各种所谓批判现实的文学小说,每天都苦大仇深,觉得这个世界真是烂透了。尽管我自己不过是个衣食无忧的学生,遇见的最大的事大概是考试没考好担心挨骂,但我依旧觉得这世界哪哪都不行,到处都是压迫,到处都是不公,无数仁人志士想要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但无数的智慧都像是倾泻进了黢黑的无底洞,填不满人的欲望。
当时看《悲惨世界》,看到冉阿让因因一块面包入狱,十余年后出狱,后来做了市长,又全身心抚养珂赛特,等到故事结尾,雨果说,这个男人曾经能扛起一架风车,如今却连一只钢笔都举不起来。我在那里呜呜哭,气人们未知全貌,却暗下决断,气人们让不公蔓延,良善无路可循。
虽然到现在都不是很喜欢卡夫卡,但是看《变形记》时却莫名能体会到格利高的心境,荒诞世界里无助挣扎的孤独之人。
这种东西看多了总是容易觉得冷,要找些热乎的东西。于是我后来不幸跌入动漫的大坑,逐渐成为可恶的二次元。
我一向钟爱各种冒险故事,我愿称之为打小看小鲤鱼虹猫蓝兔神兵小将等等的后遗症。总之彼时正是自我意识膨胀的时刻,总是幻想成为魔法使拯救世界一类的故事,自娱自乐地在脑中上演。既然现实生活如此不堪,做些幻想也是合理的吧?
于是我从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跳入另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一点,很久以后我才反应过来,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考虑和别人交谈,明明在觉得冷的时候应该会找人抱团取暖。对人的不信任似乎在未知的时候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而我甚至都没有察觉。
学校里除了回答老师问题时基本不与人交流,常年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而我对此却很是满意,意识不到我的状态是否有异常。我执着相信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与人言者无一二,既然如此,不如一句不说。我宁可自己忍受不愉快,也不愿将其倾诉于他人后碰上一堵无法穿透却温和的墙。
比这更让人痛苦的是你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告诉别人,然后收获热情却敷衍的回应。把爱的东西将给不懂的人听是一种亵渎,于是越是喜爱的事物,我越是缄默不言。
同时看小说和动漫总会有种割裂感,前者的世界里爱与希望拯救一切,后者的世界里只有刺骨的寒风刮了几千年,谁都脱不了轮回。于是有段时间沉迷各类“黑深残”动漫,但又觉得无趣,只是满屏的鲜血和主角团的死亡就可以算作特别吗?
这种东西就像看丧尸片,开始还怕的发抖,等到后来已经能面不改色地思考演员脸上的妆是怎么画的了。记得曾看不少评论说恶魔人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一时好奇看了看,对画面剧情都接受良好,只是在最终人类居然真得灭绝后诧异一下,还以为又会是恶魔拯救地球的故事呢。
这种心情大概类似第一次看完《三体》,看到最终太阳系晕染成油画,竟有种“太好了,结局终于是人类灭亡而非得到拯救”的感觉。
实话说,我的成长路上没碰到过什么校园霸凌,家庭暴力之类的恶性事件,遇见的最无助的情况是放学发现自行车被偷不得不徒步几公里回家。但我却总是难以对人产生信任,我尽可能远离人群,自己在自己的泡沫世界里生活着。
我没有碰到过足够坏的事情,也没有碰到过足够好的事情,于是我对大多数人没什么印象,对人类整体的概念也往往并不来自身边,而源于文艺作品的加工和剖析。文艺作品总是会夸大人类内心的想法,着重描写人的阴暗与伟大,我耳濡目染,在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时,总会心想,这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卑鄙与高尚。
于是有人态度友好时,我会暗自猜测这人的阴暗面会在何处,而当有人态度恶劣时,我又情不自禁猜测这人的闪光点可能在何方。我眼中的人脱离了外貌的桎梏,变了一团团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形状。一句话背后藏着另外一句话,话语的末端拴着人的心思。
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谈恋爱的时候都很想笑,该怎么解释我其实既不喜欢男的也不喜欢女的,我只是单纯讨厌人类而已。
我在很久以后才意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人往往只能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对方,而语言的折损总会招致误解。我以为不交流即可,一个人也能活,但人是社会关系的组合,我只能笨拙学习着如何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而不要下意识深究每个人的想法。
以及,学习如何不要悲观看待这个世界和所有的人。人类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
学会把对陌生人的初始好感度从负数调整至0,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