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大綱》讀書筆記之三
3《國史大綱》
文獻標題:第一章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第三章 封建帝國之創興;第四章 霸政時期
版本: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文字摘錄&讀書心得:
第一編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上古:近理之測想
一、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1)考古: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殷墟(河南安陽,甲骨):小屯文化-白陶,龍山文化-黑陶,仰紹文化-彩陶
(2)神話:顧頡剛「古史辨」派,古史經後人「層累地造成」。
(顧頡剛的方法值得借鑒,但疑古學派的很多結論都靠不住)
錢:1、「層累地遺失而淘汰」
2、後代寫前代史,必然有很多傳說的成分。若完全排斥傳說,則無「古史」。
3、不能因神話抹殺傳說。(p8-9)
司马迁自以秦汉大一统以后之目光视之,遂若黄帝足迹遍天下耳。此就黄帝传说在地理方面加以一新解释,而其神话之成分遂减少,较可信之意义遂增添。将来若能与各地域发掘之古器物相互间得一联络,从此推寻我民族古代文化活动之大概,实为探索古史一较有把握之方向。
「遂若黄帝足迹遍天下耳」的出處在《史記·五帝本紀第一》: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葷粥:古代北方民族,秦漢以後稱「匈奴」】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在司馬遷的時代,關於黃帝的傳說就沒有一個確定的版本,文字不夠典雅純正,文化程度較高的官員和儒生也說不清楚。)
二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尚書堯典》不可盡信。唐、虞當為今山西南部之兩部落。「烏恒、鮮卑、契丹、蒙古,其君主皆由推選漸變而為世襲,唐、虞時代之禪讓,正可用此看法。」(p12)
(氏著認為由禪讓變為世襲是政治制度進步的普遍方式)
《史記·夏本紀第二》: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世襲制之開端)
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
上古史1:虞夏時代,黃河上游
上古史2:殷商時代,黃河下游
《竹書紀年》
漢人傳說「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商民族則正居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相交黃河下游一隈之四周,恰與夏民族之居於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相交黃河上游一隈之四圈者東西遙遙相對。大抵下游低地,氣候土壤均較佳,生活文化較優,而居民較文弱,亦易陷於奢侈淫佚。上流高地,氣候土壤較惡,生活文化較低,而居民較強武,勝於軍事與政治方面之團結。
《史記·殷本紀》中對於商紂王之殘暴有極生動的描寫: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對這三個人的評價: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中稱「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根據殷墟考古發現,商代存在制度性吃人的現象,其政治制度和周的禮樂制度區別很大,商周之變對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但在司馬遷著史記的年代,商的歷史已經被後人改寫——將商文明的末路歸罪於紂王一人,所以在史記中出現了暴君的典型形象——紂王。
夏人勢力逐次東移,漸漸往下,征服下游居民,而漸漸習染其驕侈淫佚之習氣,於是下游民族,乘機顛覆此統治者而別自建立新的王朝。殷人自商湯滅夏,漸漸形成規模較更像樣之國家,至周人則又起於西方,仍循夏人形勢,東侵征服殷人,而漸次移殖于大河下流一帶之平原。如此則黃河上下游相互綰結而造成中國古代更完備、更像樣之王國,是為周代。(p28)
《史記·周本紀》中引自《國語·周語上》的內容:「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厲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後期周王室衰微,進入春秋戰國時期:
《史記·周本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方伯:霸主,即诸侯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