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共識大會精華|DAO 低潮?還是新階段? - 有大有小
本文出自SeeDAO聯合發起人白魚在第九屆節點共識大會第二天(2024年11月30日)的分享。在節點大會上白魚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思考—— “DAO 低潮?還是新階段?有大有小”。
這是一個主題,兩個問號,DAO 作為加密世界較為宏大的社會敘事的現狀和進展;以及類似於合作社、小型社區組織兩個層面進行表述。
為不曲解作者原意,本文使用分享時的第一人稱。
如果根據DeepDAO 的數據,DAO 似乎仍然很活躍。但深究下去,DAO 的定義過於寬泛......
DeepDAO 統計的數據顯示所有DAO 的國庫累計約有300 多億美元,流動性的高達258 億美元,鎖住的也有47 億美元;數據還整理了DAO 內提案數量和參與治理人員的活躍度。

在數據不斷上漲的前提下,為什麼我們仍然感覺目前DAO 相比於2021 和2022 年的熱火朝天,卻顯得不那麼活躍了?顯然,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深究。
從國庫排名來看,DAO 的定義似乎過於寬泛,目前排在第二名的是Optimism 的DAO,裡面還統計了MakerDAO 甚至以太坊基金會的經濟數據。就相當於只要使用了多簽和多簽延伸,無論是MakerDAO 這樣的DAO 內產品還是專案方本身部分社群金庫中的token,都算是DAO 的國庫資料。

根據國庫數據,SeeDAO 排在大概213 名,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一些NFT上的產品和BTC 上的Swap,甚至有些不清楚是不是DAO。以上顯示,只看數據是非常表面且寬泛的,大家對DAO 的定義大相逕庭。
低潮的原因有三點:
01. 更像是社會實驗,關注宏大敘事,難以避免時代的映射(Network State、DeSociety)
有幾個大家不能避免和否認的例子,例如海外的一些DAO組織,Aragon 宣布從2017 年開始ICO,更早的時候是要做一整套鏈上的智能合約系統,依靠代碼預先設定的規定來處理許多分歧,ICO 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Aragon 宣布解散基金會。 2022 年也聽聞Aragon 成員信心滿滿地想要重建整個DAO 作業系統,後來他們就解散了。還有BanklessDAO 陷入低潮,核心貢獻者基本上離去,BanklessDAO 的創始人也在那段時間發表聲明,要與BanklessDAO 切割。還有海外我們知道的像Utopia 這樣發工資的DAO tool 轉移了方向,以及一些其它的DAO tool 逐漸沉寂。
無獨有偶,華語區DAO 組織顯然也不如2021 和2022 年的關注度高,像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第三方工具也很難維持和獲得收入,沒有賽道也無法發token,致使這些工具缺少生存空間。當時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看到許多熱情洋溢的文章,對DAO 各方面的關注,以及吸引大型企業在想DAO 怎麼樣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
再之後是Nouns DAO,一度讓人感覺好像往前走了一些,SeeDAO 當時也投入了很長的時間,我也在社區內部有推介。我們如果用比較批判的眼光看待Nouns DAO,雖然有了進步的成果,但仍然認為它還不夠好。後來Nouns DAO 不斷地分叉再分叉,相當於在治理陷入了很大的問題,這些都是在業界有發生過的。
前面也提到,我今天的分享方向是有大有小,當我們往大了看,這個敘事大家會把它拉入Network State, 套入一個大型組織的治理,如同以太坊提出的Desociety 層面。從這個層面思考,那麼它就更像是一個社會實驗,彷彿一場社會運動的宏大敘事。不脫離這個層面,那麼DAO 的實踐也就不可能脫離時代的影響。就像是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各個政治層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它也不能避免整個Crypto 產業對它的影響。所以當你把DAO 當作社會實驗,再擴展出來的一些敘事,那麼它就必須置身於這個潮流當中。
而最近整個Crypto 產業,在宏觀敘事上自身就面臨很大挑戰。我在這裡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今年發生了一件讓我覺得很諷刺的事情,一些比特幣極大主義者的一些想法,覺得需要靠美國大選來作情緒拉盤。而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白皮書表達的想法,現在的狀況是比特幣依賴ETF,得到川普的支持,再擴散到美國國會議員的支持,接下來進入主權,甚至是主權儲備,然後是一些海灣國家也在挖礦,進一步獲得了更多的Mass adoption。
誠然,這有它正面的一面,大家更容易獲得比特幣。但另一面也顯而易見,如果越來越多關注這一方面,那就跟原先美國政府控制黃金,或者和華爾街傳統金融資本的故事毫無分別。那麼比特幣想要引領的社會實驗到底該走向哪裡呢?
我在這裡並沒有定義他們是好是壞,只是闡明我們現在正在遇到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尤其是行業從業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02. BTC、ETH 頭部公鏈自身治理離理想情況仍有很遠距離
在我看來,DAO 一直是與治理、組織方式緊密相關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從字面上看,它肯定是更傾向於治理的。於是就有了一些人組織在一起,為了一個願景,投入資源,再考慮如何分配成果。
其他的鏈暫且不提,位於頭部的比特幣和以太坊在自身問題上都深陷泥潭,這不可避免地也會影響到DAO。尤其是以太坊的治理,近期他們也陷入了巨大的輿論危機。即使代幣價格有所上漲,大家也不像開始的時候那麼關注它了。我們可以看到以太坊基金會裡面一些研究員的文章,像EF 那樣一個臃腫的官僚機構是如何影響整個以太坊,甚至出現了一些對Vitalik 個人的擁護和反對聲音。
除比特幣外,以太坊已經是所有的鏈、所有的專案協議裡做得最好的了,尤其在追求去中心化的層面。有一個鮮明的對比是Solana,無需討論就可以直接把它看做是一個公司,如同Open AI,初始說是非營利性組織,現在已經轉變成一個營利性組織,那麼它就可以算是一個矽谷公司。 Solana 與一個矽谷公司沒有太大差別,甚至它本身也宣揚他們的優勢在於效率和價格,期望做一個鏈上的幣安。
以太坊可以說是作為DAO 的發源地,The DAO 事件還引起以太坊分叉,以太坊白皮書就寫了DAO,而Deep DAO 上的統計數據絕大部分在EVM 鏈上。現在以太坊自身的治理陷入困境中,不可避免需要考慮怎麼走出這個問題。或許Vitalik 會寫一些文章,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背後的VC、社區專案方、一般成員各有各的想法。其中我觀察到一些比較離譜的趨勢,每當以太坊出現問題時,不少人會期待Vitalik 出來力挽狂瀾,甚至勸進、去改革EF 使其更加集中,讓以太坊Great again,其中也會有一些核心貢獻者離開。當然以太坊現在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很重要的一個基礎設施,像索尼等一些重要項目,甚至各個交易所,做鏈都是直接參照EVM 修改成一條新鏈,成為以太坊的layer 2。
但Layer 2 和Layer 1 之間的關係現在也是錯綜複雜的。 Layer 2 就像是個諸侯,以太坊就像是宗主國“週”,這個比喻我記得在SeeDAO 也提起。這就導致一個問題,以太坊能否成為一個理想中的“週”,是春秋,還是戰國?更進一步,它會如何從這場危機中走出來,是否會變成「秦」?
這些事件的進程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整個產業中對治理、對去中心化的思考。它的抉擇和做法會吧影響一步步滲透下來,直接被copy 到Layer 2,然後再被copy 到像Maker DAO、Uniswap 一些頭部的協議,再到更下面的項目,進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裡面的DAO 則會受到很大的投射。
BTC 的問題與以太坊不盡相同,第一個問題是過於無為而治。從BTC 提出至今,幾乎沒有太多追求,簡單化的協議,沒有乾預的進程,這些不代表沒有問題。 BTC 現在只有簡單的治理,例如存在一些客戶端的開發者。他們主要靠幾個大型的實體公司捐贈,這些人可能和這幾家大的實體公司之間有一個類似旋轉門的存在。
第二個問題是BTC 協議進展過於緩慢,非常難以達成共識。 BTC 整個生態的共識是非常分散的,這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會帶來其它問題。比如說你想去發一個NFT,但無法明確應該使用哪個協議,存在的流動性也是十分分散的。雖然BTC 對於發展方向有一些隱含的共識,那些比較OG 的人部分想法達成了一致,但歸根結底,發展方向還是要以用戶和市場作根據,這可能會使它走向另外一個方向。
BTC 會因為過於無為而造成混亂。任何事情想要有進展,起碼需要先討論後形成提案,說服Core,即使被說服,開發出來已經是幾年以後的事情,做出來後還需要得到礦工的認可,部署到礦池礦場,又幾年過去了。由於它是沒有任何激勵的,只能靠捐贈,事情就會這樣進展。
03. 重技術輕思想,重分配輕生產,趕時髦追熱點而輕視常識與傳統
我在近幾年DAO 的實務經驗總結了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大家非常重視技術,覺得技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對技術盲目樂觀,而輕視思想建設,或者說輕視政治哲學和組織哲學上已有的東西。
回過頭來看,DAO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組織形式重走了一遍,從最初形態快速發展成了無政府的形態。像當時Constitution DAO,token 發行方都無法確定,到最後,我們才後知後覺,噢,我們還不能是完全無政府的狀態。後來開始出現了一些秩序,組織方式進入了代議制,有部分人還是願意堅持直接民主,要所有人都有投票權。一開始還是憑藉協議所有人決定所有事情,到後來撞了效率的南牆,慢慢就開始有了小組制和專案製。然而,公地悲劇的事情仍在重演,公共治理還是會遭遇到包括腐敗等所有問題。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家都非常重視分配而輕視生產,甚至可以說參與DAO 的人是缺乏生產能力的,也沒有太多社會實踐的經驗。不少DAO 甚至是一些沒有參加過實際工作,沒有創業經驗的人發起的,在沒有經歷過市場實踐的前提下高呼我們要進入DAO,拒絕成為工業化的螺絲釘。在SeeDAO 我們自己也經歷過,忽略了生產規律,發起讓程式碼更具去中心化的倡議,甚至不能稱它為開源軟體生產。結果理想遭遇現實,在實際軟體無法生產出來後,迫不得已還是需要專業小組的介入。一開始,大家都認可這個想法很好,然後開始想像做出來後會獲得多少收益,分配方案要怎樣才能公平,把精力用在了分配上而非生產上。
反思
最後是我自己的一些反思,這個行業有了太多時髦的詞,熱點也是一個接一個,夾雜著專業技術用語,變成了DAO 內的「四不像」。發展至今,整個產業都掀起了搞meme coin、搞鏈上賭場,這個並非一蹴而就的,是一步步出現的。就像我們當初提出NFT、DAO 一樣。在提起之初,這個敘事是非常美好的,大家對它也有很高的期待與願景。但實際落地的過程,就變成了發token 融資,炒作一番過後,只剩一地雞毛。好像只要在裡面的投資/投機有賺到錢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在乎是否真正落腳了。從NFT 到DAO,無一不是這樣,導致行業內非常浮躁,輕視傳統和常識。傳統和常識是我們從投入到生產,再把產品或服務投入市場,得到市場認可形成它的價值,才能有所回報。如果投入和產出的價值長期虧損,自然就會導致破產清算,生產鏈就結束掉了。
無論DAO 領域的實踐,還是在Crypto,我個人覺得大家都不去重視這些。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好、很宏大的敘事,好像裡面的投機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是換湯不換藥也是能讓人心安理得的。在DAO 領域,又恰恰聚集了許多有理想的人在實驗,在相關問題上就會暴露得更明顯。
接下來我想講一下工具理性還是價值理性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圖:

這張圖來自一個網站,這裡邊統計了許多DAO Tooling。從身分到門檻工具,到發薪水。你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這裡甚至不用工資這個詞,而是用compensation賠償,實際邏輯也是做了多少工資,獲得多少回報。而這種彆扭的表達方式,在DAO 、整個Crypto 比比皆是。這裡有一些分析工具,做論壇、做DAO 框架的工具,甚至還有做法律仲裁知識庫。到現在,這些工具很多都不活躍了,程式碼也不再更新,因為營運維持不下去,在token 無人購買和融資持續消耗的情況下,也就難以為繼了。
這就是我想說的當時我們非常重視工具,認可工具的理性,覺得工具可以幫我們拆成一個個模組,分成一個個很小的問題,然後就可以解決DAO 大的那個理想願景的問題。而在過程中,沒有現金流的收入,也沒有一些商業上的基本常識。
這就是我觀察到DAO 陷入低潮的一些顯性的點。但我也同時看到了一些正面的地方,這讓我相信DAO 是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讓我還願意去關注它,探索它,而積極的地方往往是從小處萌芽的。
從我的角度來看,如果人們不講那些宏大的敘事,只從小的,例如DAO 的一個基本精神來說,就是人人平等的概念。大家從一開始本質上都是平等的,投入資源合夥,共同做一件事,做成之後再分配收益。這裡我只講那些小小的集體,不去講那些世界性的話題。
例如我自己嘗試發起白讀書屋,我從來沒有把白讀當作一個DAO ,但在我心裡發起它的形式類似於合夥。我算是主要的發起人,投入了一些資金,然後也有一些朋友,願意來投入他們的設計、付出時間,然後有了「合夥」。我們有自己的合夥人會議,要共同決策,也要定期選出主理人。這個書店的投入和營運過程就要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要先選址、裝修,每天還有水電等各種費用,營運中還要清潔環境、打掃浴室等各種問題,這裡最積極的地方是給愛讀書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空間。書屋從投入至今,起碼已經能做到損益平衡了。書屋雖小,但當時籌備也花費了極大的心思,要知道書店和書店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它有很多種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比如舉辦一些活動。撇開主理人薪水、水電等一些支出,每個月還能獲利幾千塊,好的時候可能有上萬,這件事讓我覺得非常踏實。
我也看到NCC 做數位遊民大會,去年已經做了一年,今年愈加紅火,地點在黃山。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但會議規模很大,也有很多在地。最近我也去了清邁四海,去年慶祝SeeDAO 兩週年的莊園。今年還在市中心寧曼路租了一個區域。四海租在寧曼路裝修過後用來辦公,把臨街的房子也租了出去。這讓我驚訝,等於在泰國有了自己的現金流,當二房東同時還能把以太坊的許多社區都邀請過去。作為一個海外華人社區,老胡的錢啟動了這件事,逐漸地事情本身運轉了起來,它比山裡的莊園更加往前走了一步。這些事情的發生我認為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基本的實踐上也在認可我們去中心化的理想和公平參與。
在安徽阜陽·南塘合作社。我終於看到中國農村合作社在跟DAO的理念發生碰撞,很多人在這裡面有很多的思考,這是我覺得非常好的地方。這個理念在影響人、影響一個地方,真正推動發展。
此外,還有一個我非常關注的對DAO可能有非常大影響的進展,就是AI agent在社群治理和社群生產效率提升上的一些實踐。或許每個多元小眾社群將來都能用上一些低成本的AI Agent ,甚至出現一些AI和人都是社群平等成員的DAO。這裡暫不展開,我是覺得可以玩的很多。
總的來說,我描述的都是一些產業內投射出來的問題,但Decentralize 的觀念在Web3社群中是深入人心的。好比當年,辛亥革命後,各種事情開始慢慢變形,甚至發生了皇帝復闢這種荒誕的事。但那個時代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個錯誤,所以復闢的浪潮就被打壓下去了。 DAO 在上一個階段,它最起碼做到了把Decentralize 的種子生根發芽。即使它是一個中心化的協議,一個中心化的專案方,它也要裝模作樣地設立一個社區金庫,要有一個DAO 的外殼。在這方面,我認為是有進步的。
我們再來看整個密碼龐克運動。從1985 年到1992 年再到2024 年,美國政府釋放阿桑奇,然後比特幣成為大選的關鍵議題。比特幣已經影響到全球,甚至加入了全球金融資本流動中,不管怎樣,你個人都可以透過自託管錢包去持有這個資產,這確實是往前走了一大步。
比特幣接下來會怎麼走?整個密碼朋克運動怎麼走?我認為這些問題都會影響DAO 的進展。整體來說,關於DAO 的實踐,DAO 要走向哪裡,我對這個仍然是非常熱忱的。只是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需要更具體的實踐。我們這些最早參與的一批人,也要走向更加成熟,我也在一直想該如何往下走。
總結
在這裡想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最高的理想作為社會實驗宏大的方面,DAO 陷入了一個階段性的低潮。核心要關注的是這次以太坊的危機是如何度過的,它的治理又會變成什麼樣的形式? Network State 的敘事和Desociety 在合流,合流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也有同學去Network State,有各式各樣的聲音,它畢竟在把Crypto 往更大的方向引。我認為這個東西不是以價格表現來衡量,而是以實際發展程度來看。作為一個小組織的方法,能把一群人組織成一個小的社區,在這方面它的進展是很大的。我們可以在新加坡、成都等地去跟一個在美國、在非洲的人一起協作,我們建立一個多簽工具,管理著共同的資產,讓所有的資產在鏈上很清晰地呈現出來。最關鍵一點是,如果一個小型組織,就不用去考慮很多系統性的事情,因為一個小組織就合夥的幾個人,以DAO 的形式很容易關注到Web3,從而更容易接受到Crypto 溢價。
如果我們把目標縮小在Crypto 申請一些Grants,做一些事情,對一些小組形式來說我認為是有很大可行性、也是正面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時白讀書屋的啟動資金,剩下的錢買了比特幣,後來比特幣漲價,白讀書
屋就有了很多資金;SeeDAO 也一樣,至今國庫有錢,核心正是當初把國庫資產換成比特幣。所以對一些小組織來說,不關心那些系統性的問題是可以有很大進展的,也還能在這裡做更多更多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讓投身DAO社會實驗的具體的人們和一個個組織慢慢獲得正回饋,生產和社區建設匹配上,那整個社會的宏大敘事才是有源之水。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與分享,謝謝大家!
相關播客:蘋果Podcast 可收聽 SeeTalk

節點大會系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