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頭

亂說話的地方
·
·
IPFS

看熱血的運動動畫很像在給自己打雞血,特別是那種看起來平凡,只是偶爾會閃出一些看似天賦的光芒,但最終靠著努力逐漸變成寶石的主角,這樣的劇情對那些在日子裡為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努力的人效果更為顯著。


努力很長的時間自己不見得看的到進步,這件事其實很折磨人,但動畫因為能夠控制時間軸的進展,所以讓觀眾能夠看見角色在過程裡得到的成果,而這樣的成果讓人得以投射一種心情是自己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能得到。


實際上也確實能得到,只要有在累積,就一定能在「量」上面得到反應,但「努力做事情然後進步」本身之所以使人上癮,其實並不是因為量的累積,而是在某一天發現累積許久的自己,突然變的不一樣了,一種內心能明顯覺察到真正進化的感受,連身邊的人都能察覺的那種(但對他人敏感度低的人可能還是沒發現)


《排球少年》在第四季的最後幾集,《藍色監獄》每一關的尾端等等都是類似的感受,每次看都會忍不住泛淚。


「我覺得你現在真的是鼓手了,一年前聽的時候覺得你只是在打鼓。」


最近聽到覺得蠻感動的一句話。好像努力是值得的,離內心的理想世界又更靠近一點。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不是學音樂的,又或者高中、大學都在cover芭樂歌所以終究也只會是玩票性質的鼓手,但這一年嘗試每天擠出10分鐘、30分鐘甚至1小時來練鼓、聽著各式各樣曲風的音樂,加上每個月北上練團的累積,確實覺得現在跟之前不太一樣了,雖然實際上也還不厲害,但有感覺到進步,感覺到比高中、大學、一年前進步,感覺到了、感覺得重量足夠,就還能繼續下去。


努力擠出時間累積的除了爵士鼓之外還有寫作,寫的第三個短篇小說也感覺跟前兩篇有顯著的差別(AI也認同這部分,對自己的信心竟然已經脆弱到尋求AI的支持了)


迷惘時確實需要打打雞血,尤其是把時間都花在喜歡的事情上面,卻感受不到有在前進的時候。滑著社群看著身邊同齡的朋友各個已經買車買房、帶著家人小孩四處旅遊,關掉手機看著窗外下著大雨,但還是得頂著12度的東北季風,穿上雨衣去菜市場的大盤菜攤買這禮拜要開伙的打折蔬菜


聽了很多什麼每個人的生活沒什麼好比較的,什麼路都是我選的,或是我其實很厲害在走別人不敢走的路,又或者什麼社群大家只會發自己快樂照片不用太在意的話,但每個內心軟弱的當下還是會忍不住比較,忍不住責怪自己幹嘛不好好找個薪水高的工作,甚至偶爾還會忍不住的後悔當初幹嘛賠那麼多錢退伍。


想喝酒醉然後躲到無腦的短影音跟無數追蹤帳號的限時動態裡,這樣才不會看見一事無成的自己,但到最後只會越看越感覺可悲,而這一切最荒謬的竟然是已經走到這田地還在守護可笑的自尊心,一點都不想讓任何人覺得自己可憐,覺得需要被同情,需要被幫忙,這一切的可笑到了極致以後,甚至出現了「終有一天,我會成功」的幻覺。


講成這樣好像我的人生真的過很糟,但身邊看在眼裡的人肯定覺得我在無病呻吟。明明工作就不差,工時彈性薪水其實也還過得去,同事又包容又給力,工作內容也稱得上是有意義的事情,生活在好山好水的台東,有好的房子可以住,家人其實狀況也不錯,伴侶很支持著自己,也不缺可以滿足情緒價值,可以喝酒聊天的朋友,只要知足常樂那些憂鬱情緒還是失望挫折什麼的,根本就只是自導自演的產物罷了。


但沒有辦法,我終究還是一個太貪心、太固執的人,對於內心的成功還是有著無法放下的執念,在我捨棄這個劇本以前,應該還是會繼續演著這個好像有點熱血又有點悲情的主角,直到我不再上癮這樣的故事為止。


用了「癮」應該代表這是一種病吧,有時候覺得每個人都上癮著某種角色,但或許只是我這樣認為,真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夠遇見沒有任何病的人,好讓我知道該如何痊癒。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亂說話的地方説了不一定有人想聽,所以在一個想聽才聽得到的地方說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身上的一些東西

東漂青年

ABC營地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