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 Apple 發表會即將推出 iPad,但我更在意的是?
(很農場的標題,文有點長,認同請分享 XD。)
分享一篇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文章,網址在這。
對於 5/7 發表會及 6 月的 WWDC,我最好奇的是跟 AI 有關的事情,並不是期待 Apple 的 AI 有多少飛天遁地的功能,而是那樣的設計是經過哪些考量的,以及表面便利及背後代價之間有哪些矛盾拉扯。
待過出版業,會知道出版的價值,編輯需要把關作者的內容質量,要檢視是否有剽竊盜用,要評斷內容的道德與格調是否足夠,要感受可讀性及易讀性是否都有,最終還是要問,市場會買單嗎?
.
為了要讓市場買單,或出書壓力,的確就有不少出版社會妥協上面提到的考量,出版不過剛好其產品是文字、圖片罷了,還是個商品,賣得出去大家才有收入。
但我相信多數出版人不是把內容當商品而已,有更多的是想透過出版品來促進社會與文化的美好,讓迷惘的人有比心理諮商便宜的方式突圍,讓想成長的人有比線上課程更紮實穩健的步伐前進,讓想增進談吐氣質的人,不用看人云亦云的短影音來充電。
因此,我很討厭把說書包裹成付費產品的人,美其名幫你看書摘重點,甚至要收高額的費用,才願意幫出版社宣傳那本書,「知識」在讀者、出版商、說書人三者之間的關係裡,淪為流量、變現、速食偷懶的憑藉而已。
.
有價值的內容,一開始都是被「寫」下來的,或最早以文字圖文來呈現,電視電影劇本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出版社的編輯努力的把關產製,結果被說書人,被 AI 公司拿來訓練自己的語言學習模型,然後再包裹成付費服務賣給讀者。
那出版商要賺什麼?作者靠什麼吃飯?有品質有尊嚴的出版商只會越來越少而已。
回到我想分享的這篇文章:
Apple's generative AI may be the only one that was trained legally & ethically。
蘋果的生成人工智慧,可能是唯一一個經過合法和道德培訓的人工智慧。
可以透過 Safari 瀏覽器翻譯成中文來閱讀,我簡單做個摘要:
1.
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學習模型和生成式的人工智慧,背後是需要餵食資料來訓練它變強變快變準的,因此餵食的內容就要有夠好的品質,那些公司拿了紐約時報等媒體或出版商的資料來訓練,用得很開心,於是就被告了。
2.
Amazon 也被告,而且這家公司內部擺明是故意忽視和違反版權法。(我一直對 Amazon 很感冒,人權、隱私、勞動權,他們根本不在乎。)
3.
Apple 看到別人都在忙 AI,不只延續過往重視隱私的路線,加上不想要打版權官司,Apple 會想跟媒體內容公司買版權,同時,也希望不要侵犯使用者隱私,讓這些運算在使用者的本機上運行就好。
4.
這一點是我的補充。Apple AI 的路線如同目前內建的照片辨識,比方說 iPhone 能直接辨識你的人臉和毛小孩,不需要把照片上傳到雲端空間就可以運算,這跟 Google 做法是不一樣的。
誇張的說,用 Google 相簿的人,Google 不只知道你住哪裡、晚上搜尋什麼、你長什麼樣子,連你常去哪些地方、常吃的東西、伴侶是誰有沒常換都知道。.......這樣它就知道要把誰的廣告賣給你了。)
.
每一個便利背後都有或多或少的代價,地下街有超商,代價就是物流司機要找地方停車,要找電梯下貨,打掃阿姨晚上收的垃圾會多很多。
核電廠是,AI 也是,內容的生成,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內容從哪裡來,假設我們的選擇都以便利為優先(即使你願意付錢),但這會影響到整體生產、流通、消費的生態樣貌。
如果那樣樣貌的內部是剝削的,是不平等的,那我們的便利就是走在彼此壓迫跟自我耗竭的路上。比起八卦 Apple 要出第幾代 iPhone、iPad,規格價格多少,有啥新功能?以上這些議題更值得我們關心才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