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當社會新世代遇見傳統經營

yuan1219r
·
·
IPFS
·

這幾天跟在音響代理商的朋友聊聊,他提到很直接面對到的問題就是他們家的公司(家族產業)「想要拓展新客群,但又不願意改變」,所以在執行上來說,可說是阻礙重重。

圖片取自Pixabay

今天是我第二次進到合作的公司,這兩次的經驗下來,發現在工作模式、溝通跟想法上出現許多差異

最明顯的是步調
  1. 溝通模式:「阿姨我們的通路商有哪些?」,過兩天我收到的是一張A4手寫紙,上面密密麻麻分成北中南的經銷商,對於習慣快速拿到資料電子化資料的我,實在是我哭笑不得;會議、有疑問的時候習慣「見面談」;除了加Line,也會詢問「手機號碼」
  2. 事項安排:原本今天進公司是要去拜訪通路商,結果業務大哥來後說是下個星期會去,且還沒有決定要拜訪哪家,所以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先行離開;過去協作時程習慣安排在公開行事曆上且先想好要去哪邊的我,還蠻難以適應的。
再來是領域與世代差異
  1. 職務認知的差異:在這個時代,品牌行銷是一個常見角色,其中又可以細分企劃、廣告、社群小編、數據分析等等,從綜複雜卻又相關聯;不過這些概念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新的領域,可以有初步的想法跟想像,但卻很難考慮到背後所需花費的時間跟技術成本,以至於會出現過於理想化突然蹦出跟其他品牌層面沒有關連的想法
  2. 接觸事物的差異:新世代有新媒體,不過對他們來說,雖然可能會看看Youtube,不過可能對於自媒體、Podcast或年輕族群關注的議題比較沒有興趣,以至於說出來的觀點或想法會有明顯的差異

簡而言之,生於網路世代的我們,已經習慣追求快速、講求效率,能坐著在網路上解決的就避免站起來;跟上個時代親力親為,習慣面對面、紙本作業有明顯的不相同,而這真是一大挑戰啊!

不過慶幸的是,雖然他們有固有的想法,不過也有空間願意聽聽或討論彼此提出的想法(至少現在感覺是這樣),而面對這樣的狀態,不再能夠以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角度來快速戒絕問題,而是需要更有耐心的讓他們了解,同時也要學習了解他們的模式與想法、取得平衡畢竟我們也都處在各自的同溫層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yuan1219rStartup / Outdoor / Photographer 喜歡創新的東西,喜歡旅遊,喜歡住在背包客房,越Local越好! 不過同時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軟爛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嚮往規律人生

旅行又是什麼呢?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