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路(12) 基本面的迷思
常說市場只有贏家及輸家,沒有專家,所言甚是!此為成敗論英雄的鐵律,若股價長期分析的準又賺到錢,哪需要上班?相對地,大家都以股市跳動維生,誰來貢獻經濟、經營企業及提供就業?股市無創新標的加入,久了就無趣了! 所以股市等投資行業不必鼓勵年輕人專職加入,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任務,除非真的有興趣。
老手或長輩常奉勸年輕人戮力工作,不要在股市打滾、沉迷賭博(存有保留意見XD),長輩固然是好意,股市確有一定風險,而老手是司馬昭之心,市場若沒有新資金源源不絕進來,市場沒有流動性、沒有波動,怎麼買低賣高?所以以股市連漲三天,聞香而不請自來者不勝枚舉,不是個人可阻擋的。
股市的基本面就是資金
股市的基本面就是資金,是真正的物理意義,所有的物理現象的方程式,一定有本質方程式,直視本質,才不會淹沒在資訊裡。總體及個體經濟各種指標只是資金考量中的一個構面而已,股市真正的進行式是...所有的分析只是說服更多的資金投入,對與錯短期並不重要 !
所有投資人都有善忘的特性,前仆後繼潮湧而來的是聽到甚麼或看到甚麼?並且自己做了判讀!
而市場頂層進行的是Make a Story or Something is cooking!當股價夠飆悍,投資人勢必趨之若鶩!先買再說,畢竟心理戰是大戰役的關鍵,奪目常常是起手式。
財務報表
再論基本面中的財務報表,基本面若以財務報表為主軸,美國恩龍案後會100%相信財務報表嗎?而最近台灣的康友案,也是一樣類似的故事;即使報表完成正確,也只是反應不久之前的過去經營實績,不代表未來一樣好,否則會計師就是僅次於經營層的股市好手了!
股價會波動,是因為和市場預期有落差,因為公司目前業績的好壞,經營層、內部人、供應商、客戶及會計師一定先知道,一般會事先於市場反應,若經營層不老實,又把帳作掉了?真不知聽來的內線,有何意義?變數其實非常多。
事實上,若相同產業的業績都不好,而某家公司卻逆勢表現,必須有充分的理由說明其競爭力,如果硬挑此公司投資,其實蘊藏很大風險,因為族群的連動效應會使其股價表現受到強烈的壓抑,更何況是潛藏作帳風險!不可不慎! 此時,大股東或經營層若逆勢硬柪,甚至會被淹沒,或許造成另一地雷股,不可輕忽!
基本面分析之首要,便是選對成長型、正在booming之產業,故投資股票首選大波段主流、有族群的個股,就是雞犬都可升天的那種,此為主菜,才能吃飽又不會消化不良,同時又可累積糧草,其他的績優股或轉機股,充當可口的小菜即可!不必屯重兵於此,除非是大股東、錢深似海及守株待兔的投資人。
獲利的商業模式
一家公司的好壞可以從過去的財務報表分析,挖掘出其主要獲利模式,再隨時檢查外在環境變動,公司是否彈性調整經營方式,以維持經營的穩定成長。
什麼是獲利模式?
大賣場常有成本進、成本出的商品,又能賺錢?其實是賺高的turnover rate或稱高週轉率的營業額,因為收現金,卻付3~6個月的票,大賺利息錢,所以以成本價賣照賺,但風險仍有,有空在談。大公司對待供應商也來這套,錢留在誰身上,誰就多一分商機。
1984年奧運財務為何扭轉乾坤出現大賺,怎麼做到的?1984年以前,莫斯科及蒙特婁奧運均虧數十億美元,1984年洛杉磯奧運卻大賺,為什麼?因為以前靠廠商贊助,只要企業願意捐錢,多多益善,因通通有份,贊助金融就靠誠心,因此募得資金相當有限,即使成千上萬的廠家捐錢,亦無濟於事,入不敷出!
洛杉磯奧運創立了新規定,要求一個產業或產品僅允許一家廠商贊助,且須競標。此外設計奧運歌曲大賣版權、設計吉祥物大賣權利金、衛星轉播權等等週邊產品,因此收入暴增 ,雖然贊助廠商減少,贊助金額反而激增,且爭先恐後。此為創新的獲利模式思考而創造利潤的典範。
如何看研究分析報告
投資股市亦然,需清楚其營運模式,到底如何賺到錢?即使當下,塞股票拿訂單著恐仍有人在,不可不察! 基本面的定義其實有很多種,較學術的說法是總體經濟暨個體經濟,較實務的用法是分總體經濟面、大盤、產業分析及個別公司分析研究。雖然影響大盤的因素眾多,除了景氣面外,資金面、政治面、籌碼面、心理面、全球相關股市及政府態度等都是關鍵因素。
但本文先以小構面分析,並以法人的角度觀察,分享如何看待所謂法人的基本分析。
看法人研究報告不可一視同仁,與其交談也需配合自己的判斷,因為研究員良莠不齊,其實也是有等級的。
一般研究員:是公司派的傳聲筒,照本宣科表達公司派的看法,是公司派利用的對象之一,無獨立判斷之能力,此研究報告可以看做會議紀錄。
Smart研究員:會double check公司說法,技巧性的從競爭廠商、供應商、下游客戶、通路商及內部人去求證,再利用交叉分析獲得自己的看法,如果他未被特定人收攏,此看法會較接近事實。
意見領袖型研究員:本身已有一套看法,用Smart研究員的方式應證,大資金操作者會以其為諮詢對象,常影響市場波動,因此公司派會討好之,使其成為資訊共犯結構,因此其資訊會更加確實有效,也愈鞏固其意見領袖之地位。但是互信程度稍有不足,會關係決裂,不可收拾,嚴格來看,是游走於灰色邊緣,難保永遠沒事。
以上僅是基層研究員的研究報告,其實證券高階主管更是滿口道德誠信,但實際行為卻往往假公營私,成群結黨,大賺資本利得。若上樑不正,下樑一定歪,若全公司因此結黨營私,此公司必亡,而研究報告當然是以證券公司的利益為視角。
回到主題!
長線投資選【對】的產業,短期進出選【熱門】的族群
基本面反應景氣的變動,長時間而言,是股市漲跌大趨勢的根本,而EPS及PER均會因此動態變動,所以長線投資需選【對】的產業,短期進出則務必選【熱門】的族群,而選擇【對】的產業必須有獨特的思維,小火慢燉,後知後覺者終究會聞香跟進,技術分析者亦會適時加入,因此可守株待兔,會有人來抬轎的。
個別公司的選擇,必須有產業明朗當背景,有扎實營利模式當基礎,經營層有累積誠信當前提,再評估其未來的價值,無論本益比、DCF、P/B比,無關緊要,只要價值低估(Undervalue),公司不會倒,以技術線型的訊號買進,等待賣出訊號出現再出清,所以基本面選公司,技術面決定買、賣點;如果短線客搶帽子,則可依技術線型及價量關係選股,再以基本面剔除標的,如此downside risk較小。
基本面及技術面的擁護者分別自認是正宗,而鄙視對方,言之都有理,事實卻因個案而有所差異。 技術面認為所有的資訊均表現於價量關係,一定會透露蛛絲馬跡,但事實上唯有二流主力的公司會被追蹤到,一流主力進出貨會很分散,甚至作線給投資人分析。
此外,目前財務金融商品的交互操作已經不是單由股票漲跌就可直接看穿,或許技術分析的說法是因為技術分析功力不夠所致,言之亦有理,但需要新的指標。
以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為例,其造成的股價波動會因CB的買方而有所不同。
若CB大股東拿回去:CB定價時會有壓低股價的現象,大股東可以較低成本取得CB。技術分析可能因此認為賣壓很重,以為公司出問題而殺出股票,其實可能只是財稅規劃或大股東看好公司前景,只是利用CB詢圈的機制拿回更多的股權,此為技術線型的迷思之一。
若大股東和投資銀行有特定契約:如果外資大買或大賣特定股票,可能是套利交易或避險交易,不一定是看好或看壞公司前景,因為大股東可能和投資銀行有私定交易契約,投資銀行將其新增之資產部位轉換成商品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再出售獲利,並於現貨市場避險或套利,如此造成股價的波動,無法直接看出是多或空。
因此目前股市的操作難度日益增加,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時代將會過去,唯有想像力及推理能力強的研究者可生存。
股市只有上漲、下跌及盤整三種盤勢,下單前需了解目前股市的長、中、短期的位置,擬定進出策略再出手,如此操作才不會影響身心狀態。 誠如前述,似乎很簡單,贏或輸之機率各50%,為何大部份投資人都是輸的多,其實技術面提供量化的判斷指標,相當簡潔方便。而基本面則需要很多資訊、知識、工具去推理,論辯的成分大很多,但真理只有一個。
假設基本面的論證,得到市場認同,即使事實是錯的,主要的Player若深信不疑,股價方向會往錯的方向走,最後雖然會回到事實,但股價已經面目全非,此時若堅信基本面的人會有兩種情形,一則虧損累累斷頭而去,或最後得到遲來的正義,但頂多股價跌完後,再回升到當初買進的位置,那看對基本面又如何!
所以技術面絕對有了解的必要,千萬不要以江湖術士視之,自視基本面才是正宗,技術分析的確會部分透露進出者的意圖及股市漲跌的物理意義,很多人講很多大道理,如基本面、資金面、政治面等五花八門,如果導過物理的本質方程式,就會知道每個TERM均有物理意義,股市漲跌的Driving force就是錢,『錢多+意圖』決定方向,其他都是衍生出來的解釋。
問題出在市場上技術面專精的人往往未受基本面的訓練,講的可是頭頭是道,但對基本面有所認知的人無法茍同,理由無他,無法以產業論證其看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至於投資人要如何自處?
摸著良心說,賺錢的方法,一定留者自己用,沒人會傻到公開,但公開賺錢的方法有兩個原因:其中必有不為人知的控制點,所以別人即使學得表像,無法得到真蒂,或此法市場大多看透,乾脆公佈順便賺錢,結論是都沒用,而且可能會被利用。
中長期投資則有賺錢方法,首先挑選基本面看好的族群,以技術面決定買賣點,這是一種基本原則,另外就是選技術線型轉佳的公司中,找基本面好的個股,兩者有何不同?前者為保守穩健者的方法,有耐心等待最好標的,在最好的時機才下手,後者是積極型的投資人,找相對好的機會下手,但應善設停利及停損策略。
股市險惡 ,總清算時,聰明的人不一定就是贏家 ,因為自是及我執過高而忽略市場永遠是對的法則,常獨力阻擋瘋湧而來的羊群 ,下場可想而知,最後看對了,還你清白了,而資金早已遠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