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人间鬼故事 · 第三天

七日书(3):一段旅程尽头的裂痕

PassoetrY
·
·
IPFS
有人说,她后来对我冷淡,是因为我没跟她发生点什么;是因为我如此克制,反而显得她魅力不够;又说,人家既然都跟你同一个房间里,你也不主动点……

谈不上有多匪夷所思,也谈不上不甘心和放不下;不过确实是有点不理解,回头想时,确实发现结果就藏在我们关系的起源中。

有一年我认识了E,我们因为爱好文学而认识的,她说自己是文艺青年。当时她在杭州,我在嘉兴。我对她颇有好感,也有一点被她迷住。隐约记得她当时临近硕士毕业,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在这种迷惘中的女生,可能容易被忽悠,她就是这样,被我的朋友包包忽悠去旅行了。当然,包包是在给我打助攻。他挑起她想去云南旅行的欲望,然后再暗示了我是有空跟E一起去的。于是,我和E结伴而行。我们说好了一起去昆明、丽江、香格里拉、雨崩、大理等地。

我们从杭州出发,坐了30多个小时硬座。那是我坐过最长最累的火车,不过一路上有E,我倒是挺开心的。还记得在火车上有人跟我聊起艺术家的灵感难道不是来源于烟或酒吗,我当即说,灵感来自于女人。此言一出,顿时感觉整个车厢一片哗然。

我们到了昆明,按E的要求,我们下榻在青旅,那是我第一次住青旅。补觉休息后,我们神清气爽。我知道我的企图,那种分开住的多人间,当然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我和E同住一个房间。是的,我有我的目的,包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E是否知道呢?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们之后一起游了丽江,这个所谓的艳遇之都。从丽江开始,好像我们就住在一个双人间里了,这样我们可以省点钱。但我还是保持着朋友的边界。丽江玩了两三天,我们去了香格里拉。她好像是从那时起有点不舒服,不记得是感冒还是肠胃了。

(我在路上遇到的一只小野猫,我和它鼻子碰鼻子)

之后我们去雨崩,那里汽车到不了,从下车点到雨崩大约需要走一个白天,但体力差的人可以租马。但那时她还有点要强,觉得她就是来体验文艺青年需要体验的各种事情的。以防万一,我还准备好了随身的氧气瓶(因为雨崩也算高海拔了),并让她把她的行李多放一点在我的大背包上,她背得轻一点。

徒步的时候,有一大队不认识的人,不过大家都是互相照顾的。我和E很快就走散了,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后来,她背着她的小包骑在马上,悠闲自在,而我还是背着一大包行李,徒步前往雨崩的山路。她说她身体不舒服,最后还是选择了租马。

小腿抽筋你们一定知道是什么滋味,但你们知道大腿抽筋是什么感受吗?我就在那段路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大腿抽筋了。

我们在雨崩的第一个夜晚也是住同一间房,而她则不断抱怨身体舒服,以及旅馆里比较差的住宿条件。那里只是个村子,条件确实有限,可那又能怎样呢。她一边抱怨,一边说着,什么宁愿在杭州的咖啡馆里坐着,也不来这种鬼地方了。总之,那一晚,让我对她完全改观。

一个贵妇人来到乡下,抱怨住得不好,这也罢了。一个自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的人,来到乡下,然后开始抱怨环境很差,宁愿坐在城市里的咖啡馆……这就是所谓的“伪文艺青年”、“小资”吧。真正的文艺是要深入生命深入生活,深入苦难,深入遭遇的一切,真正的文艺是有很顽强的生命力的,而不是脆弱的。而在她身上,我感受到的是失望、脆弱、娇气。原本我心里对她的着迷,在一点点消失,她不是我喜欢的那类人。我已经感受到自己做出了决定,在这趟旅程中,保持住朋友的边界。

在雨崩时,她几乎都呆在旅馆休息,因为她说她只想早点离开这里回杭州。而我则去独自去户外玩。大概呆了一两天,她说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她想立刻回杭州看医生,她说的时候已经带着一点情绪了。她的状态看起来确实更糟糕了,于是我们赶紧收拾行李,先到了附近的县城,她在那里的小诊所先开了点药,之后我们回到丽江市(如果没记错),我又带着她去医院看病,一直陪着她吊针。总之,作为朋友,我做了该做的,当然我内心也有一点点可惜,就是在雨崩呆的时间太短了,我还没能深入感受这个地方。不过,毕竟身体要紧,无论什么理由,都必须先照顾好同伴的身心。而随着这一路上带她看病,照顾她,我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一些东西在变化。首先她不再有那么多抱怨了,她说话变得更柔和,这里既有生病导致的中气不足,也有病情好转带来的心安。而我对她也更显得柔情,毕竟人家生病呢。我记得陪她吊针时,用手摸过她的额头,她当时的眼神满是柔和。吊针之后,她状态恢复得很快。没多久就活蹦乱跳了。

我记得我们回到旅馆,那天晚上她洗澡时,隔着那个不透明的玻璃,我看到她婀娜的身影曲线清晰显现。不,我已经确定我们不合适了。所以,不管她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不会有进一步的行为,也不会有任何试探。那是她回杭州的倒数第二晚。我还记得,当时我问起她的身体状况,并且想摸一摸她的额头时,她有点嫌弃地避开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们呆在一起的最后一天,她的态度变得很冷淡,她还说,回杭州之后就要把我的朋友圈屏蔽了,因为她不想看到我在大理的任何动态(她回杭州,而我则按计划去往大理)。她说她又后也不会再来这些地方了,她宁愿呆在杭州的咖啡馆里。

就这样,我们有点莫名其妙地,就不再联系了。从我的视角来看,我做到了一个朋友应有的义务。而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对我如此冷淡。

有人说,她后来对我冷淡,是因为我没跟她发生点什么;是因为我如此克制,反而显得她魅力不够;又说,人家既然都跟你同一个房间里,你也不主动点……

我不知道,其实,从她的豆瓣主页,以及旅行之前和我聊天的情况来看她聊吃喝玩乐,展示自己染色的头发,诸如此类。在我认真地讲述在艺术中感受到的深刻情感时,她的回应都挺苍白的。但这些细节我已记不清了。总之,她确实不像真正的文艺青年,她更像是用文艺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而已。我也是太天真,容易信人,容易相信那些自称喜欢文学、喜欢艺术的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