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大綱》讀書筆記之七
7《國史大綱》
文獻標題:第三編 秦漢之部
版本: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文字摘錄&讀書心得:
第三編 秦漢之部
第八章 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
三、西漢初年的士人與學術p140
先秦學問可分為一古官書之學,又一百家之學。秦代焚書,最主要者為六國史記,其次為詩、書古文,而百家言非其所重。惟漢室初尚黃老無為,繼主申韓法律,學問文章非所重,學術尚未到自生自長的地位,於是游仕食客散走于封建諸王間,以辭賦導獎奢侈,以縱橫捭闔是非,依然是走的破壞統一的路。文學之與商賈、遊俠,同樣為統一政府之反動。
中央王室恭儉無為之治,不能再掩塞社會各方之活氣。在此種種不安定不合理之狀態下,中央政府覺悟到必須改變其態度,而要一積極勇敢的革新。於是遂有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為西漢文治政府立下一規模。
關鍵人物:賈誼(“西漢中央政府之文治思想,最先已由賈誼發其端”p143)、董仲舒(“董仲舒天人三策與賈誼政事疏,兩篇大文,奠定了西漢一代政治之規模”,p144)
(1)賈誼《過秦論》(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M].長沙:嶽麓書社,2021:342-345.):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2)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一·為人者天第四十一》(董仲舒.春秋繁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1:234.該版底本為清乾隆五十年刻抱經堂叢書本):傅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
五、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p144
1、設立五經博士
2、為博士設立弟子員。(文學入仕,漸漸形成士人政府)
3、郡國長官察舉屬吏的制度。(創于董仲舒)
4、禁止官吏兼營商業,並不斷裁抑兼併。
5、開始打破封侯拜相之慣例,而宰相遂不為一階級所獨佔。
六、士人政府之出現p148
漢政府自武帝後,漸漸從宗室、軍人、商人之組合,轉變成士人參政之新局面。
七、漢儒之政治思想p150
1、變法和讓賢論(聖人受命、天降符瑞、推德定制、封禪告成功、王朝德衰、禪國讓賢、新聖人受命。)
2、禮樂和教化論
八、王莽受禪與變法p152
王莽受禪,一面循著漢儒政治理論之自然趨勢,一面自有其外戚的地位及王莽個人之名譽為憑藉。(王莽姑母為孝元皇后)
歷來對王莽的評價不一。不同於正統史觀下的“逆臣”“偽君子”等評價,氏著稱其「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不達政情,又無賢輔,徒以文字議論政治。」
《七略》的編纂者、目錄學家劉歆(前50年?-23年)是王莽一派的古文經學家,曾出任新朝高職「羲和官」,號稱國師,晚年因兒子被殺與誤信預言,謀叛事敗自殺。劉歆博覽圖書,精通經學,推動把《左傳》及《古文尚書》等古文經列於學官,引發漢代今古文經學之爭。
今文經學是漢代學術的主流,提倡天人感應,符合當時的需要,至漢朝滅亡後,今文經學逐漸衰落。清代學術則有“漢宋之爭”,即樸學與理學之爭。康有為是今文經學的代表人物。今人談“回歸語文學”(跨語言的文獻學,沈衛榮),和對“小學”和“古文經”的重視也有共通之處。根據現實需要解經的“六經註我”式讀書法,終究是權宜之計,而非學術之道。